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黑客 > 正文内容

芝麻是从哪里获取出来的「图文」

访客3年前 (2022-01-01)网络黑客812

很多农村人对芝麻并不陌生,以前在北方的农村广泛种植,近些年则慢慢变少,多存在于一些人的田间地头。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这个东西是从古代一直传下来的。其实芝麻这个词出现得并不早,南宋才开始出现。明清时,一些诗词和小说中喜欢拿芝麻说事儿,晚清文学家吴趼人在自己带有自传意味的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中这样写:

他吃烧饼时,虽然吃的十分小心,那饼上的芝麻,总不免有些掉在桌上。

宋朝人写诗时也会将芝麻写进去,比如在宋伯仁押麻韵的五言律诗《村市》中这样写:

山暗风屯雨,溪浑水浴沙。小桥通古寺,疏柳纳残鸦。苜蓿重沽酒,芝麻旋点茶。愿人长似旧,岁岁插桃花。

在宋朝以前的诗词中,压根就没有这个词。这就让我们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了,难道宋朝以前没有?仔细想想的话,这是不可能的,宋朝以前当然是有的,但却并不叫芝麻,大多叫胡麻,要不然是脂麻。比如晋代道教学者葛洪在《抱朴子·仙药》中记载:

巨胜一名胡麻,饵服之不老,耐风湿补衰老也。

其实不管是胡麻还是脂麻,这两个名字都意有所指,我们会在下面一一求证。芝麻作为一种农作物,是戏精转世吗?咋自己身的戏这么多呢?名字为什么多种多样?起源地在哪里?什么时候开始被人们榨油食用?在古代的种植情况又是什么样的呢?

一、关于起源

多数人认为我国原产作物中是没有芝麻的,芝麻是个外来品种,这同时也是为什么名字带“胡”的原因。而我们也知道,但凡是作物中带“胡”字的,大多都是汉朝时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芝麻也不例外。但这里面却是有疑点的,而且疑点还不少。

芝麻起源于外国的证据非常多,东汉末年,经学家、南安太守刘熙在《释名》里这样说:

胡饼之作大漫冱也,亦言以胡麻著上也。

这句话啥意思?就是说人们在做胡饼时,上面要撒胡麻。这说明早在汉朝时,我国已经开始种植,而多数人也认为芝麻也正是那个时候传入古代中国的,北魏末年,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卷二·胡麻第十三》中开篇就说:

张骞外国得胡麻。今俗人呼为“ 乌麻”者,非也。

但这句话前面其实还有两个字,莫名其妙的带了个《汉书》,而班固的《汉书》中是没有写张骞出使西域带回胡麻的。后世人多采用了张骞出使而带回的说法,宋朝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有过类似的记载:

汉使张骞始自大宛得油麻种来,故名胡麻。

南宋最后一名词人张炎在《词源》中这样解释芝麻:

相传汉张骞得其种于西域,故名。

他在这里用了“相传”,而不是说从什么史料中引用的,这说明他对这件事是存疑的。于是,有一些人认为我国古代是有这种植物的,《神农本草经》中记载:

胡麻,一名巨胜,生川泽。

作为之一部医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号称成书年代非常早,甚至早到了三皇五帝时期,其实并不是的,《神农本草经》不过是东汉时期人假托神农之名的作品,在东汉时,早已经传入当时的古代中国了,用这个做为反驳材料是没有权威性的。那这个生川泽又被人觉得是野生芝麻,要知道张骞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出使的西域,到了东汉时期,有种子散落山野间也是说得通的。

所以,起源地应该不在当时的汉朝国内,汉朝时被张骞带了进来。但我们查遍资料,并不能找到具体是从什么地方带来的,假如能找到这方面的资料,将会对古代中国有没有芝麻起源佐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古代地理和现代地理有很大的差别。可在没有找到的情况下,我们只能算成是被外面带回。

二、关于名字和榨油

芝麻叫胡麻这样的名字我们上面已经说过原因,那这个脂麻是咋回事呢?我们要知道,在魏晋南北朝以前,是没有“油”这个说法的,人们吃的油并不叫油,叫脂或者膏,不管是脂还是膏,代表的其实都是油,也就是动物脂肪化成的油。而脂麻这个名字有了上面的解释就一目了然了,换种叫法就叫“油麻”,叫脂麻是古人认为这是一种可以出油的麻。

至少在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已经开始用芝麻炼油,也就是俗话说的植物油,同时,人们不再称油为膏,而是开始膏油互用,东晋史学家王隐的《晋书》中曾经有过这样的记载:

上言麻膏,下言麻油,膏油互用。

我们可以看出来,这里说的很明白,有叫麻膏的,有叫麻油的,膏油互用。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唐朝房玄龄他们也共同写过《晋书》,但咱们这里引用的是东晋时期成书的《晋书》,应该和唐朝房玄龄他们区分开来。

在这个时候,已经有了完整的取油 *** ,非常成熟,东晋张华在《博物志》中记载了煎麻油的 *** :

煎麻油,水气尽,无烟,不复沸则还冷,可内手搅之。得水则焰起,散卒不灭,此亦试之有验。

说在煎麻油时,等到水汽蒸发完,不再沸腾,温度就会降下来,这时候可以放手进去搅拌,但要注意,如果这时候有水滴入,就会起火飞散……

从汉朝时候引进,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已经开始食用,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曾经有过明确使用植物油的记载:

打破,著铜铛中,搅令黄白相杂。细军葱白,下盐米,浑鼓。麻油炒之,甚香美。

他在这里面记载了一起炒鸡蛋,而且这也是我国古代宋朝以前唯一的一次记载炒菜,这里明确说用的就是麻油。

到了宋朝时,人们用麻油已经非常普通,动不动就用来煎东西。但我们这里要说明一下,这时候的麻油不只是指单一的一种,蓖麻和苏麻油都已经开始流行。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这样说:

今之北人喜用麻油煎物,不问何物,皆用油煎。

到了南宋的时候,胡麻和脂麻的名字进行了统一,开始正式被叫成芝麻,之一次这样记载的是南宋庄绰,他在《鸡肋篇》中这样写:

胡麻俗呼芝麻,言其性有八拗,谓雨旸时薄收,大旱方大熟,开花向下,结子向上,炒焦压榨,才得生油,膏车则滑,钻针乃涩也。

到了明朝时,取油更加的成熟,当然了,这时候的植物油多种多样。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有过详细的记载,《天工开物·膏液·法具》中,他这样写:

凡取油,榨法之外,有两镬煮取法以治蓖麻与苏麻。北京有磨法……以治胡麻。其余则皆从榨出也……

芝麻油从魏晋南北朝时被人们开始食用,那种植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三、关于种植和用途

芝麻从汉武帝时期被带进来,但在汉朝成书的古代之一农书《氾胜之书》中,氾胜之并没有记载种芝麻的 *** ,这说明那个时候种植面积和种植技术还不成熟,到了魏晋南北朝时,种植技术已经完全成熟,北魏末年,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卷二·胡麻第十三》中记载了种芝麻的 *** :

胡麻宜白地种。二、三月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五月上旬为下时。月半前种者,实多而成;月半后种者,少子而多秕也。种欲截雨脚。若不缘湿,融而不生。一亩用子二升。漫种者,先以耧耩,然后散子,空曳劳……

而到了明朝时,芝麻的分类和各种用途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这样说:

胡麻取油,以白者为胜,服食以黑者为良。

这里说得很明白,如果榨油,用白芝麻更好,而直接食用的话,则是黑芝麻要稍胜一筹。

其实到了明朝时,由于经过了宋朝农业大完善,这时候的农作物种植和现代已经没有多大的区别,所以在这个时期,关于种植 *** 非常的详细。但不可否认的是,明朝毕竟在后面,前面经过了无数朝代的农业完善,他们的记载多是从前人的记载中参考加上他们当时的经验给叫结出来的,对我们后世研究古代农作物种植有着巨大的价值。王象晋关于芝麻的种植和阐述更加的详细和全面,他的《群芳谱·谷谱·芝麻》中是这样说的:

脂麻,俗作芝麻,一名油麻,一名胡麻,一名方茎,一名狗虱,一名藤弘,一名交麻……种植须肥地,荒地亦可,但多加粪。二、三月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五月上旬为下时,望前种,实多而成,望后种,少子多秕。每亩二升,取沙土中拌和之,则入地匀,须多种。宜甲子、壬申、丙子、壬午及六月三卯日,忌南风及辛亥、寅未日。

到了现代,我国芝麻产量一直都稳居世界前列。从最开始的被带进,到魏晋时期被食用和种植技术成熟,宋朝时的全民食用,明朝时的全部完善,作为一种农作物,做到了完全不断层的发育发展。我们在记录这些农作物时,主要得益于从古到今,无数学者的不懈记载,他们留下了笔墨,以供我们后人查阅和考证。我们说的虽然只是一棵简单的芝麻,但这里面却包含着我国从古到今,极为复杂的不断层文化发展史!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黑客技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123.com/104143.html

标签: 是从

“芝麻是从哪里获取出来的「图文」” 的相关文章

SentinelLabs 敦促 Azure Defender for IoT 用户尽快安装补丁

SentinelOne 的 SentinelLabs 去年就曾发现 Microsoft Azure 的 Defender 存在多个安全漏洞,其中部分漏洞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被评为“关键”。微软已经为所有的漏洞发布了补丁,但 SentinelLabs 敦促 Azure Defender for IoT 用...

安全专家发现新型恶意 Windows 11 网站:镜像内含恶意文件

自 Windows 11 系统 2021 年 6 月发布以来,不断有各种活动欺骗用户下载恶意的 Windows 11 安装程序。虽然这种情况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有所遏制,但现在又卷土重来,而且破坏力明显升级。 网络安全公司 CloudSEK 近日发现了一个新型恶意软件活动,看起来非常像是微软的官方网站...

泄露的 Facebook 工程师文件承认违法使用用户数据 或将面临全球收入 4% 的罚款

Facebook正面临一场世界各地隐私法规“海啸”,这将迫使该公司大幅改变处理用户个人数据的方式。根据外媒获得的一份从Facebook泄露的文件,Facebook这场“劫难”的根源在于,他们自己都搞不清楚用户数据的用途和去向。 这份泄露的文件是由Facebook广告和商业产品团队的隐私工程师去...

Emotet 垃圾邮件软件在全球范围内攻击邮箱

Hackernews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Emotet恶意软件在中断十个月后,于15日开始运行,该软件通过多次垃圾邮件攻击向全球邮箱发送恶意文档。 Emotet是一种恶意软件感染,通过带有恶意附件的垃圾邮件攻击传播。如果用户打开附件,恶意宏或JavaScript文件,将下载Emotet DLL并...

犯罪集团持有超过 250 亿美元加密货币 它们来自众多非法来源

伦敦的大都会警察局(MPS)进行了英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加密货币扣押,从一个涉嫌洗钱的人那里拿走了价值1.8亿英镑的加密货币。同时吗,美国司法部查封了与2016年Bitfinex黑客事件有关的价值36亿美元比特币,这是目前有史以来最大的加密货币或法币被盗资产的回收。 这些故事很重要,不仅因为它们允许对加...

FBI 发出警告:勒索软件集团正在利用财务信息进一步勒索受害者

FBI日前警告称,勒索软件集团正在瞄准涉及重大的、时间敏感的金融事件–如兼并和收购的公司,以此来胁迫受害者支付其赎金要求。FBI在本周写给私营公司的一份咨询中指出,网络犯罪分子在针对参与重大金融事件的公司时往往试图找到非公开信息,如果他们不支付赎金要求网络犯罪分子就会威胁公布这些信息。 “在最初的...

评论列表

辙弃森槿
2年前 (2022-07-12)

人觉得是野生芝麻,要知道张骞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出使的西域,到了东汉时期,有种子散落山野间也是说得通的。所以,起源地应该不在当时的汉朝国内,汉朝时被张骞带了进来。但我们查遍资料,并不能找到具体是从什么地方带来的,假如能找到这方面的资料,将会对古代中国有没有芝麻

辙弃娇痞
2年前 (2022-07-12)

时期被带进来,但在汉朝成书的古代第一农书《氾胜之书》中,氾胜之并没有记载种芝麻的方法,这说明那个时候种植面积和种植技术还不成熟,到了魏晋南北朝时,种植技术已经完全成熟,北魏末年,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卷二·胡麻第十三》中记载了种芝麻的方法

冢渊吝吻
2年前 (2022-07-12)

们也知道,但凡是作物中带“胡”字的,大多都是汉朝时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芝麻也不例外。但这里面却是有疑点的,而且疑点还不少。芝麻起源于外国的证据非常多,东汉末年,经学家、南安太守刘熙在《释名》里这样说:胡饼之作大漫冱也,亦言以胡麻著上也。这句话啥意思?就是说人们在做胡饼时,上面要撒胡

鸢旧长野
2年前 (2022-07-12)

书》中是没有写张骞出使西域带回胡麻的。后世人多采用了张骞出使而带回的说法,宋朝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有过类似的记载:汉使张骞始自大宛得油麻种来,故名胡麻。南宋最后一名词

孤央鸢栀
2年前 (2022-07-12)

名胡麻。南宋最后一名词人张炎在《词源》中这样解释芝麻:相传汉张骞得其种于西域,故名。他在这里用了“相传”,而不是说从什么史料中引用的,这说明他对这件事是存疑的。于是,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