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客技术 > 正文内容

20多个孩子替去世同学孝敬父母

访客3年前 (2021-12-26)黑客技术757

近日一则20多个孩子替去世同学孝敬父母的消息让大家很是感动,好人有好报这句话还是没错的,正因为这一家人如此善良,才换来了这么多人的真心相待,据了解,袁松涛夫妇的儿子在参加高考时不幸遭遇车祸去世了,之后他的同学们便决定将袁松涛夫妇当成自己的父母,每年除夕和中秋夜,孩子们从未缺席。那么,20多个孩子替去世同学孝敬父母具体什么情况?大家可以和百思特小编一起详细了解一下哦~

 

 

20多个孩子替去世同学孝敬父母

8年前,袁松涛夫妇18岁的儿子袁振因车祸去世,他们捐出儿子的器官,让5个人重获新生。

8年间,袁振的20多个朋友代他尽孝,并改口叫夫妇俩“爸爸妈妈”:“我们就是袁振,爸妈放心!”有人结婚时,夫妇俩都会以父母身份参加婚礼↓↓传递温暖~

 

具体详情

 

儿子8年前车祸去世,如今菏泽这对夫妻却有了20多个孩子。

 

“我记得可清楚了,他们几个骑着自行车,一进门就喊了爸妈,我眼泪就流下来了。”“好像觉得袁振又到家了。”陈美云和袁松涛现在回想几个孩子当时叫他们爸妈的时候,还忍不住落泪。

 

袁振是陈美云、袁松涛的亲儿子,八年前,高三备考的他在一场车祸中离开了父母,这些孩子是袁振的同班同学。

 

袁振车祸去世后,陈美云夫妻决定捐献儿子的器官,袁振成为菏泽之一个器官捐献者。2018年,袁振的父母收到了一封受捐者的回信,袁振的肝脏给一个男孩带来了新生。“因为后期还需要很多钱,我现在就希望从我的工资里拿出一半给这个孩子,希望能让他活下去。”袁松涛告诉记者,由于“双盲”原则,他们也不知道怎么找到这个孩子。

 

从袁振走的那一天起,袁振的同学们也做了一个决定。“既然他们少了一个孩子,那就让他们多四个孩子。”袁振的同学王玉龙说,“从袁振走我们就喊爸妈,之一次喊爸,大家在一起吃着饭,我爸啥也没说,手里一杯酒就干了。”

 

每年的除夕夜和中秋夜,孩子们从未缺席,到今年,陈美云和袁松涛已经有20多个孩子了。

 

一双筷子一个碗,一个你一个她,没有血缘关系,不是一个姓,也组成了一个家。这个家,抚平了父母的伤痛,这个家,也让互相珍惜的人爱的更久。

 

 

百善孝为先,中国文化传统美德,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

 

首先,要把“孝”字刻在心头。

 

“孝”最基本的寓意是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在上面为孩子遮风挡雨;孩子长大了,父母老了,孩子在下面背着父母,这就是“孝”。真正意义上的“孝”是以“敬”为前提的,对内心的“敬”更好的表达就是“顺”,“顺”就是趋向同一个方向,即“孝顺”、“孝敬”。孔子曰:“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养父母,没有一定的形式,但皆要出自敬爱之心。

 

“孝顺”就是尊敬父母,顺从父母,不违逆父母心意。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讲的“百善孝为先”在中华民族这个礼仪之邦永久不会过时。

 

我认为:孝来源于教,又是更好的教。这句话怎么理解?教育的教,一半是孝,一半是文。字面上理解,教育别人的人,既要讲孝道,又要有文化。一个人懂得孝道,是小时候与父母的言传身教分不开的,等这个人长大成为为人之父母时,教育自己的子女要知书达礼,首先自己要以实际行动孝顺好自己的父母,来影响和感召子女知礼仪、懂孝道。只有人人这样做了,才能把孝顺这个传统美德一辈辈传下去。

 

其次,孝顺父母要从现在做起。 要感恩父母。在人的一生中,对自己恩情最深重的莫过于父母。是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是父母辛勤地养育着我们,我们的成长凝结着父母的心血。每一个人都是在父母的悉心关怀、百般呵护和辛苦抚育下慢慢长大的。父母的亲子之爱、舔犊之情只能用两个词来形容:无私、伟大。

 

他们可以为子女付出一切,也甘心情愿付出一切。所以说,父母之爱位于人世间各种各样的爱之上。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受恩不忘,知恩必报,这也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也即一个人的良心。一个人如果对给予了自己生命和辛勤哺育自己长大的、恩重如山的父母都不知报答,不知孝敬,那他就丧失了人生来就该有的良心,那是没有起码的做人道德可言的。试想一下,一个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爱的人,怎么能指望他去爱别人呢?可见,人世间一切的爱都需要从爱父母开始。

 

孝顺父母不分贵贱。有人说,等我有钱了一定要好好孝顺父母。我说这句话不成立。设想,如果你一辈子没挣到钱,也就是说不用孝顺父母了。孝顺父母关键在做,不在花钱多少。孝顺父母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自己工作业绩出色,为父母挣得颜面,这也是孝;有时间陪父母聊聊天,替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庭事,这也是孝。

 

孝不能做表面文章。孝顺父母不是给别人看的,要实实在在,要合父母的心意,真正让父母内心高兴满意,能够开心的笑,放心的安度晚年。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是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孝敬父母不只是在心里想着,口里念着,更重要的是要付诸于行动,不要以工作忙碌为借口,而忽视了父母的存在,而冷落了父母的情感。在闲下来的时候,多多陪伴在父母的身边,拉拉家常,让他们享受到天伦之乐的亲情体验也是难能可贵的。

 

许多时候,我们总觉得父母有他们自己的生活圈子,自己会照顾自己,我们尽可能地不去打扰他们,给他们点钱就可以了,就算是尽到孝心了。其实,父母更需要的是子女们的关爱和理解。一个问候的 *** ,一次家庭聚会,哪怕是请子女们来吃一餐他们自己亲手做的饭菜,他们都会觉得十分满足的。有时候,父母就像一个孩子,为他们做一点小事情,就好似对他们的特别宠爱一般,就会像个孩子般似的开心满足地笑着。

 

孝顺父母不能等待。有位哲人说: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步入老龄化的父母,在生活上、精神上越来越需要子女孝顺,而且这种孝敬主要应该表现在亲情上,而绝非全都可以用金钱或雇佣个保姆来替代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女孝敬父母的机会逐渐减少,商机错过还会再来,而失去父母健在的孝敬机会,那就会时不再来,会遗憾终身。父母一天天变老,特别是步入七八十岁高龄的老人,余生非常短暂,稍纵即逝,可能过了今天没明天,孝顺父母刻不容缓。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黑客技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123.com/105293.html

“20多个孩子替去世同学孝敬父母” 的相关文章

CISA 发布 AA22-103A 新警报:警惕针对 ICS/SCADA 设备的 APT 网络攻击

本周三,包括美国能源部(DOE)、网络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局(CISA)和联邦调查局(FBI)在内的多个机构,向关键基础设施运营商发出了严重的潜在攻击警报。近年来,某些持续威胁(APT)参与者创建了许多定制工具,并在针对工业控制系统(ICS)、监控和数据采集设备(SCADA)等关键基础设施的攻击事件中...

ESET:黑客借中东新闻网站对目标访客发起攻击

经历了持续一年多的追踪,网络安全研究人员终于摸清了“中东之眼”新闻网站入侵事件的来龙去脉。由 ESET 周二发布的报告可知,一群黑客入侵了总部位于伦敦的这家热门新闻网站。这家网站着眼于中东地区的新闻报道,而攻击者的最终目标却是网站访客。 伊朗驻阿布扎比大使馆网站的脚本注入 据悉,这轮黑客活动一直从...

Chrome 新增 Privacy Guide:帮用户理解和实施安全设置

适用于桌面 PC 和笔记本的 Chrome 稳定版将新增“Privacy Guide”功能,它将帮助该网络浏览器的用户理解和实施隐私、安全和在线安全设置。虽然 Chrome 浏览器一直有大部分的这些设置,但现在 Google 声称隐私和安全控制应该更容易理解。 图片链接:https://static...

零日漏洞允许在 macOS 系统上运行任意命令

独立安全研究员 Park Minchan 透露,苹果 macOS Finder 中存在一个零日漏洞,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个漏洞在运行任何 macOS 版本的 Mac 系统上运行任意命令。 这个漏洞是因为 macOS 处理 inetloc 文件的方式会使它运行嵌入在其中的命令。SSD Secure Di...

每周针对教育机构的网络攻击数量显增著加

援引以色列时报报道,网络安全公司 Check Point 发现了令人不安的统计数据:每周针对教育机构的网络攻击数量显著增加。学校、学院和研究机构是目标组织之一。2021 年 7 月,每个机构平均每周发生 1739 次攻击,比去年同月增长 29%。 受该问题影响最大的 3 个国家包括: ● 印度 –...

刷好评服务器出现数据泄露 20 多万亚马逊账号恐将清洗

近日,一个开放的数据库揭示了 20 多万人的个人数据,而他们似乎都参加了亚马逊的虚假产品评论计划(刷好评)。虽然亚马逊采取了各种手段遏制刷好评现象,但是各种商家依然会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刷好评,以便于在和同类产品竞争的时候获得优势。   这其中就包括付钱给个人要求留下好评,或者通过免费物品来换...

评论列表

断渊南简
3年前 (2022-07-03)

个骑着自行车,一进门就喊了爸妈,我眼泪就流下来了。”“好像觉得袁振又到家了。”陈美云和袁松涛现在回想几个孩子当时叫他们爸妈的时候,还忍不住落泪。   袁振是陈美云、袁松涛的亲儿子,八年前,高三备考的他在一场车祸中离开了父母,这些孩子是袁振的同班同学。

掩吻各空
3年前 (2022-07-03)

特别宠爱一般,就会像个孩子般似的开心满足地笑着。   孝顺父母不能等待。有位哲人说: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步入老龄化的父母,在生活上、精神上越来越需要子女孝顺,

嘻友晚雾
3年前 (2022-07-03)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