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黑客 > 正文内容

监管点名蚂蚁花呗透露什么信息

访客3年前 (2021-12-26)网络黑客1017

11月3日,马云被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 *** 、国家外汇管理局四大部门的消息引发了外界的议论,四大部门除了约谈马云以外,蚂蚁“花呗”、“借呗”也被点名涉嫌侵害消费者权益,引得外界纷纷猜测监管点名蚂蚁花呗透露什么信息,那么蚂蚁金服马云被约谈又意味着什么呢?大家和百思特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

“花呗”、“借呗”被点名 涉嫌侵害消费者权益

另外,近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郭武平发文称,金融科技公司的“花呗”“白条”“任性付”等产品,其内核与银行发行的信用卡没有本质差别,也具有信用供给和分期付款的功能,消费者支付的利息与费用是其盈利主要来源;再如“借呗”“金条”“微粒贷”等产品,与银行提供的 *** 无本质差别。

郭武平还表示,对于金融科技公司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目前缺乏明确规则和要求,出现了监管套利行为,与持牌金融机构形成不当竞争,最终难以有效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这些乱象的本质是将本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数据,变成部分公司谋取自身利益、向消费者收取高额服务费的资本。所以金融科技公司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乱象更加值得高度关注。

监管点名蚂蚁花呗透露什么信息

这件事我们觉得要从几个角度出发来看:

先说花呗的业务,花呗的业务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银行业务,银行可以凭借低成本的吸储获得资金来源,通过派生存款来进行业务拓展,其本身的金融成本较低,但是花呗理论上是商业授信,其业务成本本身就比传统银行业务较高,所以相对而言收的分期手续费较高也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当然从普惠金融角度来说,更低一点肯定是更加有利于市场的普惠金融发展的,应该支持花呗的分期利率进一步下行。

其次,这次点名对于在上市关键时间的蚂蚁其实影响是相对有限的,这是因为在整个资本市场上,蚂蚁属于影响力较大、资产健康程度较高、盈利水平较强的优质标的,从资本的角度来说,资本市场会用脚投票,所以对于蚂蚁来说的影响是相对有限的,市场上的投资者依然会追捧蚂蚁。用数据说话, 由于蚂蚁集团港股定价为每股80港元,每手50股,一手入场费仅为4040.3元。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蚂蚁此次入场费表现十分亲民。华泰国际就蚂蚁IPO的散户认购提供33倍的杠杆,这个倍数应该是市场上更高的,亦准备了近400亿的融资额度给零售客户。其他券商也大多准备了超百亿的融资额度。再看A股,蚂蚁集团网上发行的有效申购户数为515.56万户,网上投资者初步有效申购倍数达到872.31倍。按照68.8元的发行定价,蚂蚁认购金额超19.05万亿元,创下A股认购历史新纪录。其实,从这个角度出发,蚂蚁的资本市场影响是相对有限的。

第三,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其实国家对于小贷市场的政策一直都是相对不确定的,各家企业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当监管逐渐加强之后,实际上是有利于整个市场发展的,毕竟当监管逐渐明确之后,对于企业来说是有利于企业按照监管要求整改,也明确给小贷机构指明了方向,实际上在监管逐渐确定之后,市场将会更加明确,反而有利于整个市场的发展,有助于形成稳定的市场预期,这对于蚂蚁的长期发展反而不是坏事,有可能坏事变好事了。

监管为何要在这个时间点摸排“联合贷”形式的消费贷?为何要把“花呗”、“借呗”单拎出来统计一次?蚂蚁集团要怎样应对监管的这种“特殊待遇”?

从统计口径我们也不难看出,蚂蚁集团放出去的消费贷到底有多少,对央行来说也是个谜,而现在监管准备揭开谜底了。

摸底蚂蚁集团

根据目前流出的《通知》内容,《通知》指出,为了掌握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业务的创新情况,央行调查统计司决定开展线上联合消费贷款调查,这次摸排的对象主要是银行和农村信用社。

此次统计涉及的时间跨度是从2018年到2020年,具体的统计节点包括2018年12月、2019年6月、2019年12月、2020年1月、2020年2月、2020年3月、2020年4月、2020年5月、2020年6月。

线上联合消费贷款统计指标包含:月末线上联合消费贷款余额、当月发放线上联合消费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当月发放全部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个人信用卡透支)加权平均利率、月末线上联合消费贷款余额不良率、月末全部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含个人信用卡透支)不良率、个人信用卡透支不良率。

可以看到,央行希望掌握的情况主要包括规模、利率以及不良率。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蚂蚁集团下的主力产品“蚂蚁借呗”、“蚂蚁花呗”成为这次摸排的重点。在每一项统计统计类别下,都要单独列出,“蚂蚁借呗”和“蚂蚁花呗”的情况。

监管意图

摸底联合贷,是否意味着后续监管会限制联合贷?目前看这种可能性并不大。

银保监会7月份发布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已经认可了联合贷的地位。

第五十三条【与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商业银行与其他有贷款资质的机构共同出资发放互联网贷款的,应当建立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本行与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的管理机制,并在合作协议中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商业银行应当独立对所出资的贷款进行风险评估和授信审批,并对贷后管理承担主体责任。商业银行不得以任何形式为无放贷业务资质的合作机构提供资金用于发放贷款,不得与无放贷业务资质的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

实际上这意味着,联合贷的存在已经有了法律上的认可,短时间内监管不可能出现两个相去甚远的思路去限制联合贷。

恰恰相反,监管的意图应该是想鼓励消费贷, *** 消费,只是在鼓励之前要摸清不良贷款的规模,住户部门消费贷的不良率是偏低还是偏高?这一定会影响后续政策的调整。摸底的目的,恐怕是为了后面的措施能够更精准。

监管在《办法》中,虽然没有对联合贷的余额占比做一刀切的规定,但也明确表示了,不希望银行对联合贷这种形势过度依赖,以防形成过于集中的风险。

现在很多中小银行,包括已经上市的农商行,对与蚂蚁金服这样的巨头联合放款的积极性很高,在这些银行看来,与蚂蚁金服合作,风险低,收益高。

蚂蚁金服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小贷牌照放贷的,但是监管对于小贷的放贷规模有约束,手持巨大流量的蚂蚁金服,自然而然会选择“联合贷”的方式规避杠杆的限制。在商业模式上来说,这很正常,而且监管也是允许的。

在联合贷模式下,蚂蚁金服的出资比例大概在10%左右,90%的资金由合作银行来出。但这样的一个结果是,蚂蚁金服的金融业务看起来很小,但其实很大——很多贷款通过联合贷的方式进入了银行表内。

根据以往多家媒体报道,腾讯、阿里两大巨头实际掌握了1.7万亿规模,比所有国有大行个人短期消费信贷余额的总和还要多。作为蚂蚁集团消费金融的支柱产品, “花呗”和“借呗”的规模大约在1.3万亿左右,在整个消费贷市场上占比太高,这是监管必须要掌握“借呗”和“花呗”情况的最直接原因。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刘世锦,在金融四十人最近的一场活动上表示,“有些方向,央行不希望资金流入,甚至会采取措施防止流入,比如房市、股市。”

之前,消金界在《自查、抽查!消费贷违规入市被监管盯上》中,就提到过,目前在监管通知下,银行内部正在进行“三查”,重点是涉及“资金使用用途”的贷后检查,消费贷的资金流向是监管重点关注的领域。

要知道,现在银行“未能及时发现消费贷流入股市、房市”都要被银监处罚,在这样的严监管态势下,蚂蚁金服底下的花呗、借呗,显然不会成为“法外之地”,纳入监管只是时间问题。

对于监管来说,需要知道消费贷规模有多大、成本有多高、不良有多少,这样才能确定还有多大的 *** 空间,降低费率的余地还有多大。

带上“紧箍咒”?

草灰蛇线,要理解此次央行为何将蚂蚁集团单独拎出来,就不能不提还未正式出台的《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

早在《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发布之前,央行就选了5个金控公司,作为模拟监管试点,蚂蚁集团就是其中之一。

“征求意见稿”发布之后,蚂蚁内部就成立了独立团队,研究央行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要求。现在央行在摸底联合消费贷的时候,又把蚂蚁单独拎出来排查规模。作为巨头,蚂蚁理应接受这样的“特殊对待”。可以看到,开发更多的有消费场景的、实际用途可追踪的产品,是创新产品的一个思路。

7月30日,花呗宣布正式上线新产品“花呗月月付”。“月月付”将为用户提供分月向商家付款、无任何手续费、少占用花呗额度的新服务。目前,花呗月月付采用邀约制,先向部分用户开放, 8月份将加快邀请节奏,扩大用户数。

另一个不能忽视的“强监管”信号——花呗上征信,则表明了监管要给蚂蚁带上“紧箍咒”的决心。只要通过蚂蚁集团放出去的贷款,最后全要上征信,对于监管来说,首先就掌握了资金规模,其次,可以看到资金流向。监管之后的工作开展,也就有了抓手。整个银行业的零售时代,可能才算真的开启。

综合这些动作来看,蚂蚁集团闷声发大财,享受比银行还宽松的监管日子,结束了。

马云等人被四部门约谈!蚂蚁集团回应了

11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 *** 、国家外汇管理局对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总裁胡晓明进行了监管约谈。

2日晚间,蚂蚁集团回应称: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与相关管理层接受了各主要监管部门的监管约谈。蚂蚁集团会深入落实约谈意见,继续沿着“稳妥创新、拥抱监管、服务实体、开放共赢”的十六字指导方针,继续提升普惠服务能力,助力经济和民生发展。

其实,马云被部委“约谈”,并非首次。2015年初,时任工商总局局长张茅曾“约谈马云”。张茅表示,阿里巴巴在打假上做了很大的努力,但仍然还有大量的问题没有解决。“第三方平台,我跟马云一再强调,你不是法外之地,首要责任是你。”不过马云、井贤栋等一众蚂蚁金服高管,被央行等四部委联合约谈,尚属首次。

2020年7月20日,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宣布,启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寻求同步发行上市的计划 。10月20日消息,蚂蚁初步计划于27日至30日招股,拟在11月6日A+H股同步挂牌 。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上午11时,蚂蚁集团H股公开发售部分超额认购约150倍。同时,蚂蚁集团于11月1日公布的A股网上摇号中签结果显示,中签号码共有701696个,每个中签号码对应认购500股蚂蚁集团股票。

随着蚂蚁集团上市,如何对金融科技巨头落实更有效的金融监管,引发了市场热议。10月3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指出,当前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快速发展,必须处理好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关系。
就在四部门联合约谈蚂蚁集团有关人员的同一日,银保监会、央行发布两项监管规定同样引起市场关注。

11月2日,银保监会会同央行发布《 *** *** 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规范 *** 公司 *** *** 业务,统一监管规则和经营规则。

此外,央行还发布了《金融控股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备案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促进金融控股公司专业管理队伍的形成,规范金融控股公司运作,防范经营风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黑客技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123.com/105313.html

“监管点名蚂蚁花呗透露什么信息” 的相关文章

精心伪造的微软客户支持和帮助文档实际上是窃取信息的 Vidar 恶意软件

网络安全公司Trustwave的安全团队SpiderLabs警告Windows用户,一个名为Vidar的新恶意软件活动将自己伪装成微软支持或帮助文件。因此,毫无戒心的用户可能很容易成为受害者,而Vidar是一个偷窃数据的恶意软件,可以窃取被利用者的信息。 微软编译的HTML帮助(CHM)文件虽然现在...

脸书被欧盟罚款 1.2 亿:大规模数据泄露

Facebook母公司Meta被欧盟罚款1700万欧元(约合1900万美元),原因是它未能阻止Facebook平台在2018年发生的一系列数据泄露事件,违反了欧盟的隐私规则。 Meta在欧盟的主要隐私监管机构爱尔兰数据保护委员会表示,他们发现Facebook“未能采取适当的技术和组织措施”。 20...

Google 发布第 3 个紧急更新 修复 Chrome 中另一个零日漏洞

Google 今天发布了第 3 个紧急更新,修复了存在于 Chrome 浏览器中的另一个零日漏洞。周四,Google 面向 macOS、Windows 和 Linux 发布了 Chrome 100.0.4898.127 更新,会在未来几天内完成部署。 本次更新修复了追踪为 CVE-2022-1364...

以色列政府数个网站遭遇网络攻击:现正从瘫痪中恢复

以色列似乎正在从一场大规模的网络攻击中恢复过来。据Haaretz和Kan的Amichai Stein报道,攻击者在周一晚上攻陷了几个以色列政府网站,其中包括卫生部、内政部、司法部和福利部网站。总理办公室的网站也受到了影响。以色列国家网络管理局在一份声明中称,现在所有的网站都已重新上线。 虽然以色列政...

育碧通报网络安全事件 全公司已采取重置密码的预防措施

在周四的一份网络安全公告中,育碧(Ubisoft)证实该公司在上周遭遇了一起“网络安全事件”。尽管攻击尝试似乎未能造成破坏,但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育碧还是采取了全公司范围内的密码重置措施,以防发生其它意外。在此期间,育碧暂停了部分服务,但坚称没有玩家数据受到损害。截止发稿时,该公司旗下所有游戏和服...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称“国家支持的”黑客利用未修复的漏洞发起攻击

据TechCrunch报道,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最近遭到网络攻击,超过51.5万名“高危人群”的数据被泄露,这很可能是国家支持的黑客所为。在周三发布的更新中,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证实,最初的入侵可以追溯到2021年11月9日,即在1月18日攻击被披露之前的两个月,并补充说,其分析表明,入侵是对其...

评论列表

竹祭树雾
2年前 (2022-06-03)

有贷款资质的机构共同出资发放互联网贷款的,应当建立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本行与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的管理机制,并在合作协议中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商业银行应当独立对所出资的贷款进行风险评估和授信审批,并对贷后管理承

颜于铃予
2年前 (2022-06-03)

括2018年12月、2019年6月、2019年12月、2020年1月、2020年2月、2020年3月、2020年4月、2020年5月、2020年6月。 线上联合消费贷款统计指标包含:月末线上联合消费贷款余额、当月发放线上联合消费贷款加权平均利

澄萌妏与
2年前 (2022-06-02)

费贷违规入市被监管盯上》中,就提到过,目前在监管通知下,银行内部正在进行“三查”,重点是涉及“资金使用用途”的贷后检查,消费贷的资金流向是监管重点关注的领域。 要知道,现在银行“未能及时发现消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