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从连续流反应器技术领先者美国康宁公司(CORNING)方面获悉,康宁公司日前宣布康宁®反应器AFR (Advanced-Flow® Reactors) 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推出单台年通量万吨的G5反应器。
浙江巍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惠和化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康宁反应器技术有限公司合作,采用康宁G5微通道反应器成功实现了单套年通量万吨级农药中间体全连续化生产,成为全球首套康宁万吨级G5微反应装置,至今已经安全稳定运行6个月。
浙江巍华新材目前有两条生产线采用了康宁G5反应器,装置于2019年11月成功开车至今已运行半年。据悉,各项指标均达到既定目标:实现了重氮化反应 水解反应 下游分离纯化的全连续稳定生产;实验室到G5无放大效应,全流程收率和年净利润大幅度提升;生产本质安全化,重氮化持液量减少99.99%,水解持液量减少96.5%;减少占地90%,人工80%;减少三废和能耗。
上海惠和化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则是一家创新型流动化学工艺技术开发公司,是康宁在华的之一家康宁反应器应用认证实验室(AQL),使用康宁微通道反应器和其他流动化学工具,为客户提供连续流合成工艺包和生产项目落地服务。
康宁反应器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兼总经理姜毅博士表示,“康宁反应器技术拥有18年创新积累、12年工业化经验。解决方案覆盖从实验室多功能开发平台到模块化工业化连续生产、以及流动化学教育平台和培训。康宁持续创新、提升功能、拓宽领域,G5就是我们努力创新的最新例证。”
微反应技术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相比于传统反应器,微反应器分子扩散距离短、传质快、通道内为层流、停留时间分布窄、无返混、单位体积的比表面积超大、传热速度快、换热能力强、易控温。早期微反应技术主要用于实验室研究,无法放大。近十年来,微反应器技术发展迅速,使之适用多相难混合、强放热、难控制的快反应及中间体不稳定、易燃易爆反应。微通道反应器也被认为是21世纪化工产业的革命性技术。
早在2008年,康宁微反应器技术就进入了工业化应用阶段。目前康宁与医药、农药、精细化工和新材料行业的客户全面合作,在亚洲、欧洲和美国安装了60多条康宁AFR微反应连续工业生产线。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19年9月26日,康宁公司宣布其常州制造中心正式投入运营,将为康宁反应器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连续流反应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表示,“康宁单台万吨级通量G5反应器的发布,标志着微反应器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应用的不断提升。微反应器技术不再局限于需求量小的化学品生产,而是可以扩大到几万吨甚至几十万吨的基本化学品生产。”
康宁公司成立于1851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康宁市,是全球材料科学的领导创新者。2018年,康宁公司核心销售额达到114亿 美元,2019年美国财富500强排名第279位。康宁参与中国市场已逾35年,康宁公司通过其子公司康宁(上海)管理有限公司经营其在中国区的业务。迄今为止,康宁公司在中国投资已超过70亿美元,拥有超过5000名员工。
近日,应用交付领域(ADN)全球领导者F5公司发布了一项安全警告,其研究团队监测到一个关键漏洞正在被积极利用。漏洞的追踪代码为CVE-2022-1388,CVSS 3.0评分为9.8,危险等级非常高。该漏洞允许未经身份验证的网络攻击者执行任意系统命令,执行文件操作,并禁用BIG-IP上的服务。 根...
据TechCrunch报道,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最近遭到网络攻击,超过51.5万名“高危人群”的数据被泄露,这很可能是国家支持的黑客所为。在周三发布的更新中,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证实,最初的入侵可以追溯到2021年11月9日,即在1月18日攻击被披露之前的两个月,并补充说,其分析表明,入侵是对其...
2018年,英特尔、AMD、ARM曝出CPU安全事件,引起广泛关注,舆论一片哗然。虽然英特尔公司表示此次事件不仅仅是英特尔,还涉及AMD/ARM等厂商,且CPU 漏洞补丁基本不会给普通用户造成任何影响,但这次bug依旧被定为成行业大事件。 时隔几年,CPU又再次曝出一个大bug,有意思的...
包含敏感数据的数千个 Firefox cookie 数据库目前出现在 GitHub 的存储库中,这些数据可能用于劫持经过身份验证的会话。这些 cookies.sqlite 数据库通常位于 Firefox 配置文件文件夹中。它们用于在浏览会话之间存储 cookie。现在可以通过使用特定查询参数搜索 G...
Hackernews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Emotet恶意软件在中断十个月后,于15日开始运行,该软件通过多次垃圾邮件攻击向全球邮箱发送恶意文档。 Emotet是一种恶意软件感染,通过带有恶意附件的垃圾邮件攻击传播。如果用户打开附件,恶意宏或JavaScript文件,将下载Emotet DLL并...
澳大利亚信息专员发现,Clearview AI 在许多方面违反了澳大利亚的隐私法。在此前的双边调查中发现,该公司的面部识别工具未经同意并以不公平的方式收集澳大利亚人的敏感信息。由澳大利亚信息专员办公室(OAIC)和英国信息专员办公室(ICO)进行的调查发现,Clearview AI 的面部识别工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