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全球变暖和空气变冷并不冲突,人们经常所说的全球变暖代表的是整个地球气候发展方向,而天冷是寒潮天气所带来体感,全球变暖并不代表人们就感觉不到冷。
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多,来自于西伯利亚冷空气以及大洋上寒潮都会涌上陆地,会造成一天之内连续2~3次降温,气温出现这种骤降情况,甚至伴随着雨雪天气会让体表温度急速降低,人们会感到冬天特别寒冷。
一、全球变暖说明环境极速恶化。
我们都知道,全球变暖代表着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高,大量臭氧层被破坏,紫外线通过臭氧层直射到地球表面,给地球表面地表温度带来了很大改变,全球变暖是一种趋势,说明整个地球生态环境越来越差,人类生存环境也在逐步恶化。
二、冬天寒冷和全球变暖并不冲突。
像之前我所提到的全球变暖代表整个地球上温度结构变化,像南极冰川,北极冰川正在逐渐融化,海平面正在逐渐升高,但是并不代表不会产生冷空气,也不要代表整个冬天温度会上升,冬天变得不冷。冬天寒冷是受寒潮和冷空气影响,而全球变暖是说明生态系统正遭到破坏,全球地表温度温度结构在发生缓慢变化。
三、生态环境的保护刻不容缓!
个人认为,虽然我国短暂性生态环境正在逐渐改善,但是整个地球生态环境依然在恶化,澳大利亚大火让整个地球肺部受到了严重损害,酸雨、冰川融化、南极冰川雪盖消失都代表着全球温度正在逐升高,一直以来频繁性降雨无一不说明着整个地球生态环境和生态结构在发生着微妙变化,所以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应当加大力度,保护生态环境变得刻不容缓。
今冬确实像大家感受到的那么冷吗?不仅是北京,全国都冷。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入冬以来(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5日),全国平均气温为-4.4℃,较常年同期气温(-3.8℃)偏低0.6℃,为2000年以来第六冷。
实际上,从统计数据来看,与历史同期相比,今冬以来冷空气活动的频次并不多。2020年12月,先后有两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分别为2020年12月13日至15日(全国型强冷空气)和2020年12月29日至2021年1月1日(全国型寒潮)。这两次都是全国型冷空气过程,影响范围大,冷空气强度也较强。
特别是2020年12月29日至2021年1月1日的全国寒潮天气过程,影响范围广、强度强、部分地区风寒效应明显,过程降温幅度超过8℃的面积有321万平方公里,降幅超过12℃的面积有122.7万平方公里,降幅超过14℃的面积有40.7万平方公里。综合考虑其强度和影响面积,为近10年来排名第六的寒潮天气过程。
而这一次,新年之一冷,一场“王炸”级的强冷空气席卷中东部。北京地区由于之前基础气温就低,加上再次降温,也是冷出了新高度。特别是今晨近6时,南郊观象台更低气温-19.6 ℃,已经明显超过近20年冬季低温极值-16.7 ℃,为1966年以后冬季更低值(-27.4℃,1966年2月22日)。
今冬到底为何这么冷?
冷成这样,究竟是为什么?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表示,原因主要是“一南一北”。
之一就是北极海冰。北极可以说是冷空气的老家。“去年秋季,北极海冰为历史上第二少。”海冰少,就意味着北极温度高。北极上空的极地涡旋,本来起着将冷空气锁定的作用,然而一旦北极温度升高,海冰减少,极地涡旋就会减弱,冷空气会随之南下。而这是强寒潮发生的背景。
第二个原因是赤道中东太平洋目前处于发展盛期的拉尼娜事件,对我国冬季气候有明显影响。一般而言,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全球暖冬概率较高;受拉尼娜事件影响,冬季全球温度偏低的概率较大。拉尼娜事件会有利于冷空气从高纬度地区南下,同时,影响我国的副热带高压位置和强度也会发生变化,难以阻挡冷空气南下。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后期我国还会有冷空气活动,或达不到过去这几次全国型寒潮的强度,但冷空气活动还是会比较频繁,部分地区的气温可能会持续偏低。
气温变化主要是受正午太阳高度与昼夜长短变化影响。
冬夏的变化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在地球公转过程中,不同时间的上两要素变化,造成的。
不同纬度,即使是在同一半球,同一时期太阳高度不同,气温当然不同。
但冬季,我国比同纬度的西欧气温低得多,主要是因:
1、海陆差异。海洋上由于吸热、放热均较慢,冬夏温差较低。
2、冰雪覆盖(反射阳光,使地面吸收减少)的西伯利亚,形成极低温度区,由它吹来的“冷空气”,严重影响我国冬季气温。我们可以看到在冷空气过后气温有所回升。
今年天气冷是由于寒潮的原因。
寒潮是一种大型天气过程,就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会造成沿途大范围的急剧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一般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时节。中央气象台2006年制定的我国冷空气等级国家准中规定寒潮的标准是:某一地区冷空气过境后,气温24小时内下降8℃以上,且更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或48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且更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或72小时内气温连续下降12℃以上,并且更低气温在4℃以下。
最新标准是:一次冷空气活动使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48小时内降温10℃以上,长江中下游地区更低温度达到或者低于4℃,陆地上有相当于三个行政区的范围出现5~7级大风,沿海有三个海区伴有6~8级大风。达不到此标准只能叫做较强冷空气或者一般冷空气。
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群众习惯把寒潮称为寒流。所谓寒潮,是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这种冷空气南侵达到一定标准的就称为寒潮。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降温,一天内达到10摄氏度以上,而且更低气温在5摄氏度以下,则称此冷空气爆发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从中国往北去,就是蒙古国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西伯利亚是气候很冷的地方,再往北去,就到了地球最北的地区——北极了。那里比西伯利亚地区更冷,寒冷期更长。影响中国的寒潮就是从那些地方形成的。
位于高纬度的北极地区和西伯利亚、蒙古高原一带地方,一年到头受太阳光的斜射,地面接受太阳光的热量很少。尤其是到了冬天,太阳光线南移,北半球太阳光照射的角度越来越小,因此,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热量也越来越少 ,地表面的温度变得很低。在冬季北冰洋地区,气温经常在 -20℃以下,更低时可到-60℃—— -70℃。1 月份的平均气温常在-40℃以下。
在北极地区由于太阳光照弱,地面和大气获得热量少,常年冰天雪地。到了冬天,太阳光的直射位置越过赤道,到达南半球,北极地区的寒冷程度更加增强,范围扩大,气温一般都在零下40℃—50℃以下。范围很大的冷气团聚集到一定程度,在适宜的高空大气环流作用下,就会大规模向南入侵,形成寒潮天气。
由于北极和西伯利亚一带的气温很低,大气的密度就要大大增加,空气不断收缩下沉,使气压增高,这样,便形成一个势力强大、深厚宽广的冷高压气团。当这个冷性高压势力增强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像决了堤的海潮一样,一泻千里,汹涌澎湃地向中国袭来,这就是寒潮。
每一次寒潮爆发后,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就要减少一部分,气压也随之降低。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冷空气又重新聚集堆积起来,孕育着一次新的寒潮的爆发。
入侵中国的寒潮主要有三条路径:(1)西路:从西伯利亚西部进入中国新疆,经河西走廊向东南推进;(2)中路:从西伯利亚中部和蒙古进入中国后,经河套地区和华中南下;(3)东路:从西伯利亚东部或蒙古东部进入中国东北地区,经华北地区南下;(4)东路加西路:东路冷空气从河套下游南下,西路冷空气从青海东南下,两股冷空气常在黄土高原东侧,黄河、长江之间汇合,汇合时造成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接着两股冷空气合并南下,出现大风和明显降温。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对于IT管理员和网络安全团队来说,勒索软件攻击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关键比赛,以检测和控制损害,同时抢救公司的数据资产的剩余部分。但是,当这种事件发生时,有多少反应时间呢?似乎不是很多。正如对10个候选勒索软件的测试所揭示的那样,一种名叫LockBit的勒索软件效率惊人,在四分钟内就加密了一台Windo...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的一个月时间里,许多组织机构纷纷颁布了针对俄罗斯的制裁。但是对于开源社区来说,将制裁的范围无限扩大,显然并不是声援乌克兰的最佳途径。开放源码倡议(Open Source Initiative)组织指出:尽管大多数软件开发者只是在运行时显示反战或亲乌克兰的信息,但还是有个别项目的维护者...
尽管发布了一个更新来解决macOS Monterey中的两个零日漏洞,但苹果还没有将其应用于最后两个macOS版本,这可能会让多达40%正在使用的Mac计算机处于危险之中。 苹果在2022年3月31日对macOS Monterey的更新中解决了这些关键的漏洞。然而,到目前为止,它还没有更新macO...
在 4 月 5 日的活动中,微软宣布了适用于 Windows 11 系统的新安全功能,从而在操作系统层面提供网络钓鱼保护。通过 Microsoft Defender SmartScreen,微软提供网络钓鱼的检测和保护,保护 Windows 11 设备免受恶意程序侵害。 在更新日志中,微软表示:...
微软今天正式宣布,它已经禁用了MSIX应用安装程序协议以防止恶意攻击。该协议允许用户直接从网络服务器上安装各种应用程序,而不需要先将其下载到本地存储。当时的想法是,这种方法将为用户节省空间,因为不需要下载整个MSIX包。 然而,这种Windows应用程序安装包后来被发现用来分发恶意的PDF文件,如...
UpdraftPlus 是一款可靠、易用的 WordPress 备份/还原和克隆插件。上周由于该插件存在严重漏洞,超过 200 万个 WordPress 网站得到了强制更新。该漏洞可能让未经授权的用户下载 WordPress 网站的备份。 JetPack 的开发人员在对 Updraft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