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天气原因,飞机已经延误6个多小时还没起飞,没有买延误险是不会得到赔偿的,但是航空公司应当协助旅客安排餐食和住宿。
我们出国旅游,或者只要坐飞机出门,多多少少都会遇到航班延误的事情吧,可是我们在买机票之前都会看见,购买单子上有一个航班延误险,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只要延误我们就可以有理赔吗?我们要买吗?
那么,今天小编写这票文章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大家了解一下这个航班延误险,告诉大家这个航班延误险,我们要怎么理赔,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航班延误数据统计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今年在官网发布的《2017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全国客运航空公司的平均航班正常率仅为71.67%,其中由于天气原因导致的延误占比高达51.28%。
2017年,全国客运航班平均延误时间为24分钟,同比增加8分钟。
如果是航空公司自己的原因(如机务维护、航班调配等),延误的话一般都会给予一定的补偿,但如果是天气等非航空公司的原因,想拿到补偿就得靠航空延误险了。
分清航班延误险和航空意外险
航班延误险是指根据航班延误保险合同规定,投保人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当合同约定的航班延误情况发生时,保险公司按照约定支付赔偿金额的保险。
航空意外险是航空旅客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简称,指在保险期间内因飞机意外事故造成人身伤害导致身故或残疾时,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约定给付保险金的保险。
从性质上说,延误险是一种财产保险,而航空意外险属于意外伤害保险。
需要注意的是:
①单独购买航空意外险并不包含航班延误的保险责任。如果想要获得航班延误风险保障,应该购买航空意外险和航班延误险的组合产品,或者单独购买航班延误险。
②有些航班延误险不包含航班取消责任。在航班取消后,是不能获得赔付的,我们在购买时需要提前了解。
购买航班延误险,关注4个细节
1、保障范围
有些延误险仅针对自然灾害、机械故障、恶劣天气等原因引起的航班延误或取消进行赔付,而对于航班计划调整、个人原因未办理登机等情况引起的延误则不予赔偿。
2、延误时间
不同保险公司的航班延误险对延误时间、起赔时间和理赔金额的合同约定不同。一般延误时间的计算有两种情况:以原定起飞时间直至航班实际起飞之间为止,或以原定到达时间直至航班实际抵达时间为止。
3、改签或退票
有的航班延误险只保障保险合同载明的航班,被保险人进行退票或改签操作以及由此导致的延误损失属于责任免除,购买时需看清楚。
4、怎么理赔
航班延误险赔偿处理有自动理赔和主动申请理赔两种,选购时要明确自己买的是哪种。自动理赔是指保险公司根据系统内数据自动识别航班延误情况,发生约定的保险事故时自动进行理赔。
主动申请理赔则需要被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后,于规定时间内主动向保险公司报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航班延误证明、身份信息等)。
如果购买了需要主动申请理赔的保险产品,出现航班延误时,一定要注意保留好乘机凭证和航班延误证明,并在约定期限内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申请。
现在一些互联网平台也出台了延误险,与传统延误险更大的区别在于,在互联网上投保不需提前1天购买航班延误险,尤其适用于机场候机用户人群。
比如,当我们到达机场发现航班即将延误,只要是在航班计划起飞前15分钟,都可以投保,延误1分钟也可以拿红包,延误时间越久,赔付越多,当然也是有更高额度的。
好了,虽然内容有点多和枯燥,但是了解这些,对于经常坐飞机的人来说,这也是未雨绸缪,是保障自己权利的一种方式啊!
天气原因不会赔钱。除非你在订机票的同时购买了延误险。一旦延误,保险公司会赔付。
南航延误险一般以非承运人原因(如天气原因、流量控制、空中交通管制原因、旅客自身原因等)一般不予赔偿,由承运人原因即公司自身原因造成的航班取消或预计延误四小时或以上,航空公司要承担客票的退、改、签费用,并应根据延误时间向旅客提供免费的餐饮服务和休息场所,“延误4小时”作为起赔点,每4小时赔300元,赔偿额度递增,南航更高可达900元。
与此同时,多数保险公司的条例规定,由于恶劣天气、自然灾害、机械故障、 *** 、劫持,航空公司超售或航空管制、流量控制等原因而导致被保险人原计划搭乘的公共交通工具的延误,均在赔偿范围。如果是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造成的延误,旅客有权申请航空公司与保险公司的双重赔偿,二者并不冲突。
测一测你的抗风险指数,专家为你免费解读!
对航班延误进行赔付,赔付金额和延误时间各家保险公司不同,平安的是20元,延误4小时及以上赔偿400元/次(赔付总额以保险总额为限)因天气、自然灾害、 *** 行为、航空管制、航空公司超售等原因导致航班延误,即可获赔。
春秋与保险公司合作的延误险是20元一份,不论是天气原因、机械故障,还是流量控制,只要不是旅客自身的原因,起飞延误达到3小时,就能获得200元的赔偿,6小时以上可获赔400元。航班取消,即可获得300元赔偿。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Microsoft Defender for Endpoint 今天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误报事件,竟然将自家的 Office 应用程序更新 OfficeSvcMgr.exe 检测为勒索软件。今天早些时候,系统管理员在更新 Microsoft Defender for Endpoint 时注意到了恶意程...
近期,网络安全公司Binarly研究人员发现16个影响惠普企业设备的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高危漏洞。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漏洞植入固件,使其能够在操作系统更新后继续存在并绕过 UEFI安全启动、Intel Boot Guard和基于虚拟化的安全性。受影响的设备包括多个惠普企业设备,如笔记本电脑、...
据Techspot报道,根据卡巴斯基的一项调查,30%的人认为使用跟踪软件来监视他们的伴侣是正常的。跟踪软件是一类允许一个人监视另一个人的软件,通常是在目标的移动设备上安装该软件,而他们并不知情。这类应用程序通常伪装成家长控制应用程序或防盗解决方案,可以监控互联网活动,跟踪用户的行踪,录制音频和视频...
周五晚上,一场破坏性网络攻击使巴基斯坦国家银行运营陷入瘫痪。该事件影响了该银行的自动取款机、内部网络和移动应用程序。目前,该事件被定为抹除数据的恶意软件攻击,而不是勒索软件攻击。 该事件发生在周五和周六之间的晚上,影响了银行后台系统,并影响了用于连接银行分支机构的服务器、控制银行ATM网络的后台基础...
一场在全球范围性欺诈行为被发现,它利用151个恶意Android应用程序,下载量达1050万次,在未经用户同意和知情的情况下将用户拉入付费订阅服务。 名为“Ultimams”的付费短信诈骗活动据信于2021年5月开始,涉及的应用程序涵盖范围广泛,包括输入法、二维码扫描仪、视频和照片编辑器、垃圾邮件拦...
据外媒报道,许多公司都在使用微软的Power App平台,由于默认安全设置较弱,所以这意味着3800万份记录的敏感数据向公众公开了好几个月。Upguard进行的调查显示,Power App用户中有相当多的人没有保护自己的数据库。 进一步的调查显示,这个问题是由薄弱的默认安全设置造成的,如果用户不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