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现在的环境污染越来越来严重。还有种说法是厄尔尼诺现象
我也不怎么懂厄尔尼诺现象 ,具体的你自己看吧。
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原意为“圣婴”。19世纪初,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秘鲁等西班牙语系的国家,渔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至第二年的3月便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南美洲的太平洋东岸本来盛行的是秘鲁寒流,随着寒流移动的鱼群使秘鲁渔场成为世界三大渔场之一,但这股暖流一出现,性喜冷水的鱼类就会大量死亡,使渔民们遭受灭顶之灾。由于这种现象最严重时往往在圣诞节前后,于是遭受天灾而又无可奈何的渔民将其称为上帝之子--圣婴。后来,在科学上此词语用于表示在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几千公里的东太平洋海面温度的异常增暖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时,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可比常年高出3-6摄氏度。太平洋广大水域的水温升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
厄尔尼诺现象的基本特征是太平洋沿岸的海面水温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并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动。它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结果引起海啸和暴风骤雨,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又降雨过多的异常气候 现象。
厄尔尼诺的全过程分为发生期、发展期、维持期和衰减期,历时一般一年左右,大气的变化滞后于海水温度的变化。
在气象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已经了解:太平洋的中央部分是北半球夏季气候变化的主要动力源。通常情况下,太平洋沿南美大陆西侧有一股北上的秘鲁寒流,其中一部分变成赤道海流向西移动,此时,沿赤道附近海域向西吹的季风使暖流向太平洋西侧积聚,而下层冷海水则在东侧涌升,使得太平洋西段菲律宾以南、新几内亚以北的海水温度升高,这一段海域被称为“赤道暖池”,同纬度东段海温则相对较低。对应这两个海域上空的大气也存在温差,东边的温度低、气压高,冷空气下沉后向西流动;西边的温度高、气压低,热空气上升后转向东流,这样,在太平洋中部就形成了一个海平面冷空气向西流,高空热空气向东流的大气环流(沃克环流),这个环流在海平面附近就形成了东南信风。但有些时候,这个气压差会低于多年平均值,有时又会增大,这种大气变动现象被称为“南方涛动”。60年代,气象学家发现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密切相关,气压差减小时,便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发生后,由于暖流的增温,太平洋由东向西流的季风大为减弱,使大气环流发生明显改变,极大影响了太平洋沿岸各国气候,本来湿润的地区干旱,干旱的地区出现洪涝。而这种气压差增大时,海水温度会异常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拉尼娜现象”。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观测手段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厄尔尼诺现象不仅出现在南美等国沿海,而且遍及东太平洋沿赤道两侧的全部海域以及环太平洋国家;有些年份,甚至印度洋沿岸也会受到厄尔尼诺带来的气候异常的影响,发生一系列自然灾害。总的来看,它使南半球气候更加干热,使北半球气候更加寒冷潮湿。
近年来,科学家对厄尔尼诺现象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解释,即厄尔尼诺可能与海底地震,海水含盐量的变化,以及大气环流变化等有关。
厄尔尼诺现象是周期性出现的,大约每隔2-7年出现一次。至1997年的20年来厄尔尼诺现象分别在76-77年、82-83年、86-87年、91-93年和94-95年出现过5次。1982—1983年间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是本世纪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约1500人死亡和8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得越来越频繁。
由于科技的发展和世界各国的重视,科学家们对厄尔尼诺现象通过采取一系列预报模型,海洋观测和卫星侦察,海洋大气偶合等科研活动,深化了对这种气候异常现象的认识。首先认识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物理过程是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即海洋温度的变化与大气相关联。所以在80年代后,科学家们把厄尔尼诺现象称之为“安索”(enso)现象。其次是热带海洋的增温不仅发生在南美智利海域,而且也发生在东太平洋和西太平洋。它无论发生在哪时,都会迅速地导致全球气候的明显异常,它是气候变异的最强信号,会导致全球许多地区出现严重的干旱和水灾等自然灾害。
厄尔尼诺(ELNINO)在西班牙语中是“孩子”之意,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南美洲西海岸冷洋流区的海水表层温度在圣诞节前后异常升高的现象,它就象一口“暖池”,通过表层温度的变化对大气加热场产生变化进而给各地的天气带来变化,使原来干旱少雨的地方产生洪涝,而通常多雨的地方易出现长时间的干旱少雨。
从我国6-8月主要雨带位置来看,在75%的厄尔尼诺年内,夏季雨带位置在江、淮流域。形象一点说,热带地区大气环流的低频振荡可比作是热带地区的心脏跳动,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就好象是热带地区得了一个心脏病,使得规律性的低频振荡出现了异常现象。
当上述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 遍及整个中、东以及太平洋海域,表面水温正距平高达3℃以上,海温的强烈上升造成水中浮游生物大量减少,秘鲁的渔业生产受到打击,同时造成厄瓜多尔等赤道太平洋地区发生洪涝或干旱灾害,这样的厄尔尼诺现象称为厄尔尼诺事件。一般认为海温连续三个月正距平在 0.5℃以上,即可认为是一次厄尔尼诺事件。相反,如果南美沿岸海温连续三个月负距平在 0.5℃以上,则认为是反厄尔尼诺事件,又称拉尼娜事件。当前据气象学家的研究普遍认为: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对全球不少地区的气候灾害有预兆意义,所以对它的监测已成为气候监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据历史记载,自1950年以来,世界上共发生13次厄尔尼诺现象。其中1997年发生的并且持续之今的这一次最为严重。主要表现在: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从非洲到拉美,气候变得古怪而不可思议,该凉爽的地方骄阳似火,温暖如春的季节突然下起来大雪,雨季到来却迟迟滴雨不下,正值旱季却洪水泛滥.....
科学家们认为,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与人类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有关,是地球温室效应增加的直接结果,与人类向大自然过多索取而不注意环境保护有关。
根据对近百年来太阳活动变化规律与厄尔尼诺关系的研究,科学家发现太阳黑子减少期到谷值期是厄尔尼诺的多发期,并有2至3次厄尔尼诺发生。
据联合国的气候变化 *** 座谈小组(IPCC)2001年度报告中指出,上个世纪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大约攀升了0.6℃,到本世纪末全球温度还将上升1.6℃到5.5℃,而海平面会上升9到85厘米。“但是由于各个地区排放所引发的效应不太一样,而且由于火山爆发或气溶胶引起的降温效应也不确定,所以各个地区变暖的程度不太一样,但总体上是增温的。”目前在地球历史上也处于一个温度峰值期。地球每10万年是一个冷暖交替的周期,交替活动主要由日照控制,而地球的日照量是由它的轨道和天体的方位决定的。“从地质年代的角度看,目前在地球历史上也处于一个温度峰值期,所以在全球变暖的基础上又叠加了一部分影响。” 高温对人有什么害处?高温对人有什么害处?体质和身体敏感程度的不一样,高温对于每个人的影响也不一样。国家气候中心的主任李维京说,对于高温,要注意防暑降温,尤其对于那些老弱病残的群体更要注意防暑降温,比如要注意心血管病、高血压病,以及肠道感染病的传播。古月猝死可能与高温有关。曾84次成功塑造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著名特型演员古月,7月2日在广东临桂县参加影视活动期间因突发心肌梗塞抢救无效,于当晚11时09分在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逝世,享年68岁。据与他一同参加活动的另一位特型演员卢奇透露,古月生前一直没有心脏病症状,这次突然爆发可能与天气炎热以及身体疲劳有关。气温的变化会影响死亡率。据统计,更高温度每升高1℃,会使广州死亡人数增加7%,而对于没广州人那么耐热的上海人,死亡人数会增加16%。通常气温不超过33℃时,温度变化不会引起中国东南部地区死亡率的明显改变,但当气温高达34℃以上时,广州当日死亡人数即增加11%;上海居民的死亡数甚至增加28%。 现代人远离大自然,难适应天气骤变。德国医学气象学家沃尔夫冈·施潘教授认为,天气的影响是温度、湿度和气压,通过人体皮肤、呼吸器官、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对人体组织产生综合影响。人体组织和植物神经系统使人体对天气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由于现代人生活远离大自然,对自然环境已不太习惯,许多人很难适应天气的骤然变化。 在空调房呆的时间越长,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越差。北京气象学会高级工程师陆晨对此的观点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在空调恒温房间里呆的时间较长,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也相对较差,容易引起儿童和老年人的呼吸道疾病。而由于臭氧层的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辐射增加,对人的皮肤、眼睛和免疫系统功能都会有影响。”“人是恒温的动物,对温度的调节会增加心脑血管的负担,血压、脉搏都受到影响,这对于有慢性病的人来说就更加危险。” 生活节奏紧张,使人体对热舒适度的标准改变。另外,饮食结构使摄入热量增加、紧张的生活节奏使代谢不正常,通过代谢物散热的途径减弱、白天休闲时间减少、室内空调空间的加大等日常因素,都使人体对热舒适度的标准发生了改变。“由于全球变暖的趋势,大气环流形势发生改变,地球出现极端天气的频率也大大增加——暴雨、飓风、冰雹以及高温、干旱将会越来越频繁。以前北京出现40℃以上气温,十几年才一次,现在几乎年年都有,而且不止一次。现在高温天气持续的时间也变长,以前一二天还好,像现在持续10天以上就受不了了。.”
现在天气越来越热的原因: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
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此外还有一些自然因素:火山活动;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变动;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由椭圆形变为圆形轨迹,距离太阳更近。根据某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温度曾经出现过高温和低温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扩展资料: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在20世纪全世界平均温度约攀升0.6摄氏度。
北半球春天冰雪解冻期比150年前提前了9天,而秋天霜冻开始时间却晚了约10天。20世纪90年代是自19世纪中期开始温度记录工作以来最温暖的十年,在记录上最热的几年依次是:1998年,2002年,2003年,2001年和1997年。
一名安全研究人员发现了Cue Health公司家用COVID-19检测试剂盒的一个漏洞,可能会让用户伪造结果。Cue Health的COVID-19检测试剂盒是一种蓝牙操作的分子测试,可以在20分钟内检测出阳性标本。该系统使用鼻拭子测试冠状病毒,鼻拭子被插入一个一次性盒中,由电池供电的Cue阅读器进...
眼下,勒索软件已经成为互联网上的一种趋势,它的目标包括企业、政府机构、医院和学校。这是一个几十年前就存在的问题,但在过去几年中变得非常普遍。最初,黑客以个人为目标,要求提供几百美元的比特币,但现在他们追求更大的目标,他们可以勒索更大的金额,并且被勒索放在没有电脑和服务器的情况下无法继续正常使用 密...
大多数人都知道,现代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计算机,存储了我们个人和私人生活的一系列信息,我们不希望陌生人得到这些信息。然而,许多人没有考虑到他们的车辆信息娱乐系统和其他系统内到底储存了多少个人信息。 现在一份报告研究了全球15大汽车制造商,并调查了它们之间的数据共享政策。该研究对每个品牌2...
据外媒报道,许多公司都在使用微软的Power App平台,由于默认安全设置较弱,所以这意味着3800万份记录的敏感数据向公众公开了好几个月。Upguard进行的调查显示,Power App用户中有相当多的人没有保护自己的数据库。 进一步的调查显示,这个问题是由薄弱的默认安全设置造成的,如果用户不采...
在今年 8 月出现大规模数据泄露之后,美国电信运营商 T-Mobile 在此遭受网络攻击。根据 The T-Mo Report 公布的文件,这一次攻击者进入了“少数”客户的账户。 在这份报告中,受影响的客户要么成为 SIM 卡交换攻击的受害者(这可能允许某人绕过由短信驱动的双因素认证),要么个人计...
卡巴斯基研究人员称,一款 IcedID 网银木马的新变种正在迅速传播,检测峰值甚至达到了每日 100 个。截止 2021 年 3 月,其在德国(8.58%)、意大利(10.73%)、印度(11.59%)和美国(10.73%)等地区的传播力最为显著。与旧版木马相比,新变种利用了修改过的英文下载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