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身为外卖初学者的滴滴,在疯狂的补贴战之后,能否收获良好的连锁效应,将这一价格攻势复制到其他城市?
用户层面:名为扩充用户,实际可能激发外卖伪需求
正如市场所反馈的那样,滴滴入局之前,互联网外卖这个庞大的市场早已变成了红海。
当前,滴滴所采用的价格补贴战,已经不算是什么快速圈地的新鲜手段,而是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前辈”们都用过的路数了。此时不禁令人产生疑问,对于不算饱和但巨头碾压的外卖市场,滴滴的价格补贴战对扩充用户规模来说,是否依旧管用?
这得从外卖行业的发展现状说起。
虽然业内普遍认为,当前外卖市场渗透率尚低,行业还有极大的渗透空间。但从外卖的发展现状来看,这里所说的可渗透地区,指的并非一二线、甚至是三四线城市,而是其他更加偏远的人口密集区。实际情况是外卖的可渗透范围不断在缩小,这个市场在以极快的速度,不断向三四线等其他城市下沉。
也就是说,一二线城市不再是外卖平台们的发力重点,战线已经从大城市延伸到三四线甚至更加偏远的市县,市场整体在下沉。而对于滴滴外卖的首战之地——无锡来说,滴滴入局之前,其外卖市场的覆盖范围本身就不低,滴滴恐难以后发之力撬动这个市场。换句话说,市场的整体下沉,也可能意味着外卖在该地区已经没有更多的扩张之地,这个现象放在身为二线城市的无锡同样适用。
因此,滴滴选择无锡作为首战之地,经过前期疯狂的价格补贴之后,表面看来确实用户规模扩张效果良好,但实际上,也可能无形之中培养了一批本身就没有外卖需求的用户群体。这一现象所带有的风险也是极为明显的,一旦价格补贴停止,平台开始考虑收益问题,那么这些用户所谓的外卖需求,存在极大的骤降可能。
这一点从滴滴外卖的订单分类中可以看出。原先用户需求不大的下午茶,经过滴滴的满减 *** 之后,价值20元的下午茶只需2块钱就能送到家。低价的优惠确实吸引了许多用户疯狂下单,不过从市场有序发展的角度看,下午茶这一需求本身属于小众群体,待到滴滴的价格补贴攻势接近尾声,这一用户群体还能否继续花高价享受“奢侈”的下午茶,答案显而易见了。
总体而言,滴滴在入局外卖所采取的价格补贴方式,也许能在短期内为平台聚集大量的用户群体,不过从平台发展的长期目标看,此种方式似乎对培养粘性用户不太适用。
商家层面:补贴是暂时性获利,但良性合作恐难养成
急于扩张市场的滴滴,不仅为用户提供大量价格补贴,对商户的补贴力度同样强劲。不过从整个互联网外卖市场特征来看,平台补贴商户的行为,实际上并不可取。
此前外卖大战激战正酣的时候,美团、饿了么、百度外卖等头部平台,也未曾产生过对商户的高额补贴行为。一来烧钱力度过猛不利于平台长远发展,容易造成短时间内商户激增的“虚假繁荣”; 二来商户入驻外卖平台就相当于成为了受益方,再从中享受到高额的补贴,显然不太符合外卖市场的发展逻辑。
为何高补贴攻势下的商户激增属于虚假繁荣,这得从滴滴在外卖上的布局说起。由于是初入局者,滴滴外卖在外卖生态上的布局或许还有些欠缺,尤其在供应链、行业经验上优势尚显不足。在此情况下,滴滴外卖采取的高额补贴之策,也可能会造成一个不良现象,即商家争相入驻滴滴外卖,真实目的在于获得高额补贴,并非真正想要入驻平台。
另一方面对于滴滴外卖来说,更为重要的并非这些临时补贴所能覆盖的商家数量,而在于平台能够为商家提供的便捷服务,从订单起始到结束的全链路服务覆盖,才是商户所真正需要的。毕竟对于需要长期合作的平台与商户来说,合作共赢的基础是存在长期利益关系的保持,而这一关系需要平台先行搭建起来。
总体而言,滴滴对商户的高额补贴行为,或许与补贴用户一样,同样能起到暂时性的大量商户聚集效应。但从长远看来,这一行为所能产生的价值还有待商榷。
平台层面:补贴代价过于昂贵,后期或难回归正常状态
对用户和商户进行高额补贴之后,将会对平台产生何种影响,这值得深思。
按照滴滴外卖在无锡的补贴方式,滴滴外卖每产生一个订单平台就要亏损19元,每一单的补贴成本更是高达44元,这显然是一个过度烧钱的方式。
假使这种疯狂的烧钱行为一直持续,短期看来,滴滴也许可以获得一份可观的订单量数据,但在衡量平台业务发展状况的更为重要的原价GMV和实付GMV数据上,这两个数据可能不会那么好看。长期下来,不仅平台营收目标难以实现,在吸引投资人上也会底气不足。
其次,长期过度的烧钱,对外卖平台来说显然会造成极大的损害。到了后期平台想要缓冲到正常的收益水平,光是付出时间和精力成本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还有可能造成恶性循环的局面,一轮又一轮补贴下来,平台收益没看到,却可能产生对平台持久性的伤害。
最后,众所周知滴滴以网约车业务起家,外卖领域是其新开辟的一个战场,实际上其入局外卖,也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嫌疑。表面看是为业务扩充,实际上可能是为制衡竞争对手所采取的策略。但目前看来,滴滴在外卖领域所采取的价格攻势显然有些“用力过猛”,过度的外卖补贴下,极容易造成对滴滴其他业务的不良影响,到最后,很有可能会顾此失彼。
总体来看,急于扩张外卖市场的滴滴,在价格攻势上所付出的代价可以说极为昂贵。昂贵的代价背后还隐藏着一些可能的不利因素,比如平台收益难以实现,比如对平台伤害较大,更为严重的是还可能影响到平台其他业务的发展,这显然并不划算。
补贴大战并无不可,但思考市场反馈更为关键
综合来看,滴滴作为外卖领域的新入局者,其采用价格补贴的方式打入市场,也是互联网行业普遍采取的一种入局方式。
不过从其在用户和商户的高额补贴行为来看,这一布局又显得有些过于心急。毕竟纵观整个外卖行业,“前辈”们早已成功将市场培育起来,接下来的战争不再是短期的价格圈地战,而是上升到了平台生态布局上。
再者,滴滴以行业新手的身份入局,短期内必然难以轻易撼动已经相对成熟的市场,也难以轻易撬动外卖巨头们所树立起来的行业地位。因而,对于现在的滴滴来说,其目前最应该考虑的或许不是急于烧钱抢夺市场,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跟随外卖市场下沉这一趋势,规避市场可能产生的种种不良反馈,再从中提出针对性解决之道。
接下来,滴滴外卖似乎要开始下一波城市的扩张之路了,其补贴战略所能产生的连锁效应究竟如何,其他城市买不买账,这值得深思。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Atlassian解决了其Jira Seraph软件中的一个严重漏洞,该漏洞编号为CVE-2022-0540(CVSS 评分 9.9),未经身份验证的攻击者可以利用该漏洞绕过身份验证。威胁参与者可以通过向易受攻击的软件发送特制的HTTP 请求来触发漏洞。 该漏洞会对Jira软件多版本产生影响,比如...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的一个月时间里,许多组织机构纷纷颁布了针对俄罗斯的制裁。但是对于开源社区来说,将制裁的范围无限扩大,显然并不是声援乌克兰的最佳途径。开放源码倡议(Open Source Initiative)组织指出:尽管大多数软件开发者只是在运行时显示反战或亲乌克兰的信息,但还是有个别项目的维护者...
据The Verge报道,根据Bellingcat的调查结果,俄罗斯外卖平台Yandex Food的一次大规模数据泄漏暴露了属于那些与俄罗斯秘密警察有关的递送地址、电话号码、姓名和配送指示。 Yandex Food是俄罗斯大型互联网公司Yandex的子公司,于3月1日首次报告了数据泄漏事件,将其归...
时间已正式迈入 2022 年,分析公司 Chainalysis 表示在过去一年中与加密货币有关的犯罪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非法地址获得了惊人的 140 亿美元。收到的绝大部分资金是通过诈骗、盗窃和暗网市场获得的,而另一个不断增长的被盗资金来源则是赎金。 非法资金从 2020 年的 78 亿美...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一支计算机科学家团队,刚刚携手 Brave Software 开发了一款新工具,旨在加强用户在网上冲浪时的隐私数据保护体验。这款名为 SugarCoat 的工具,将目光瞄向了可能损害用户隐私的脚本内容 —— 比如追踪用户的 Web 浏览历史。另一方面,对于内嵌相关脚本的网站来说,...
中国安全公司深信服(Sangfor)近日发现了名为 PrintNightmare 的零日漏洞,允许黑客在补丁完善的 Windows Print Spooler 设备上获得完整的远程代码执行能力,该公司还发布了概念证明代码。 在 6 月补丁星期二活动日中,微软发布的安全累积更新中修复了一个类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