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客教程 > 正文内容

关于知青高考的电影

访客3年前 (2022-01-24)黑客教程682

场景重现:

1977年8月4日至8日, *** 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邀请了三十多位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参加。8月6日下午,会议讨论的重点转移到高校招生这个热点问题,与会者主张立即恢复高考,建议如果时间来不及可推迟当年招生时间。这些意见得到 *** 的支持。

1977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1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会议还决定,录取学生时,将优先保证重点院校、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

1977年冬天,中国570万考生走进了曾被关闭了十余年的高考考场,当年全国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297万人。

1977年恢复高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它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一大批优秀青年由此成为了民族进步的中流砥柱。

1977年,中国恢复中断了11年的高考招生制度,这为无数青年投来了一束光亮,打开了一扇窗,也为国家带来了变革的迹象和复兴的希望。影片《高考·1977》(2009年)就是以此为背景,聚焦于一群黑龙江知青,展现他们在历史变革中为了改变命运而付出的努力。影片不仅再现了“历史”,更以真实又富 *** 、温婉又流畅的影像,书写了一代人乃至一个民族的心灵史。

影片中,潘志友、陈琼等人在黑龙江一个国营农场的三分厂插队,他们已经适应艰苦的生活,但青春的 *** 仍在暗潮涌动,渴望改变现状的躁动依然奔腾不息。

这批知青从招生政策中读到了这样的信息:个人自由填报志愿,主要参考文化成绩,不考虑出身,只看政治表现。也就是说,他们不会再因为家庭出身不好而永远与“大学”失之交臂,他们可以选择和决定自己的未来。

个体的选择是出于一种生命感觉的偏好,是为尊严而战,为个体的幸福而战。正如影片中的知青,他们在恢复高考后开始谋划自己的未来,而不是按规划运行在预定的轨道上。

影片的思想意义在于,它敏锐地指出,恢复高考,不仅是中国一次巨大的社会进步,更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影片《高考·1977》选择了一个历史变革的临界点,以此来唤醒那些沉睡的心灵,激发那些潜藏许久的 *** 与梦想,并观照在这种嬗变中人心的各异表现。在这种氛围中,连几乎习惯了别人操纵她的人生的陈琼,也拒绝在逆来顺受中等待着不可知的未来,开始积极复习备考。

这时,影片中的几个意象就显得意味深长:那经常出现的火车,喘着粗气驰骋过来,带着大地的颤动,正如时代的脉搏,正如历史前进的脚步;知青烧荒时的熊熊大火,代表着青年心中那奔涌不止的生命 *** ,代表着扫荡一切束缚的力量与决心,尤其这时阿三从收音机里为大家带来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巧妙地隐喻了时代变革即将到来;还有强子他们魂牵梦萦的“书籍”,不仅浓缩了“知识”,更承载着“自由”,还是他们渴望心灵充实和精神丰盈的一种具象化表达。

老迟是三分厂说一不二的领导。他可以不经任何组织程序就罢免潘志友的连长职务,未与任何人商量就任命陈琼为开路先锋队的队长。当时知青的上调、上大学等事务全部控制在老迟手里。他是影片塑造得最为出色的人物。影片中那个安放喇叭的塔楼,是一个类似于监视塔的权威形象,更像是老迟的人格化呈现。

强子等人面对老迟阻碍报考所进行的“绝食”,对老迟有一定的威慑力,尤其陈甫德要老迟从领导的身份换位为一个父亲,来设想这些知青的处境,这对老迟多少有所触动。面对知青的强烈渴望与奋斗,面对着不可逆的时代潮流,老迟回归为一个父亲和具有人情味的长者。“恢复高考”的讯息像一声春雷,融化了一颗颗心灵,为社会带来了人心的温暖与人性的光辉。

影片中的潘志友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人物,他的心理嬗变轨迹镌刻着作为个体的成长。潘志友看上去沉默、随和,但骨子里却执拗、坚持。潘志友对老迟践行了“留下来”的承诺,必然要背叛对陈琼“我永远不会和你分开”的誓言。这是影片在潘志友身上设置的伦理两难:他是选择爱情,还是责任和荣誉。我们必须承认,影片在塑造潘志友时带有一定的理想色彩,但老迟的转变多少温暖和鼓励了潘志友。在老迟身上,潘志友可能终于意识到,祖国的大地足够辽阔,既有城市,也有边疆,既能通过高考走进大学,也能通过扎根边疆描绘出壮丽的人生画卷。

影片中,老迟“雪中送炭”,用拖拉机将三分厂的知青及时送到考场,之后却意外地发现,潘志友提前走出了考场。潘志友解释说:“我来考试,是为了把陈琼送进考场,然后跟着你,在这扎下去。一直没告诉你,是想看看你,到底是多了解我。”老迟在惊诧中不由释然,“真没看错,这小王八羔子,有种。”

在潘志友看来,为了所爱的人的前途,他应该默默地倾力相助,但为了更高层面的个人理想,他又必须有所取舍,有所牺牲。影片通过潘志友的人生选择,暗示了整个民族在砥砺前行的征途中,既要有知识的光芒,也要有理想的光辉,既要有追求个人幸福生活的奋斗,也要有在奉献中成长和自我实现的信念。或者说,对于知青参加高考,我们不能狭隘地认为他们背离了“建设边疆”的初衷,而应视为一种更加开阔的人生境界——用知识的力量来成就更好的自己。潘志友主动留下来是基于个人反思之后的主动担当,这同样是以青春和热血谱写人生的华美篇章,用智慧和汗水达成个人实现与祖国富强的交织并行。

关于知青上山下乡和回城的国产片并不少,如《今夜有暴风雪》(1984年)、《青春祭》(1985年)、《孩子王》(1987年)、《美人草》(2004年)、《狼图腾》(2015年)等。这些影片在“纪实”“人性”“爱情”等方面作了富有成效的渲染和挖掘。相比之下,《高考·1977》在某种程度上糅合了“史诗性的再现”“人性的书写”“浪漫又富牺牲精神的爱情”三个方面的内容,呈现出主题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而且,影片《高考·1977》不是泛泛地关注知青回城,而是聚焦于“恢复高考”这样一个历史事件,从而具有高度的历史浓缩性和意义的深刻性。

尤为难得的是,作为一部面向市场的主旋律电影,《高考·1977》不仅以亲切随和的面容出现在观众面前,以感人至深的情绪力量来打动观众,还努力以发人深省的思想内涵来感召观众,让观众在一种艺术的情境中体验观影的愉悦,进而理解并接受影片主题,为主旋律电影的市场化探讨提供了又一个方向。

为迎接党的百年华诞,上海国际电影节正式推出“致敬百年——用电影讲党史,追忆1921”特别策划,以时间线索为主要脉络,挑选能反映百年党史中的重大事件、重要成就和关键历史场景的21部主旋律影片,通过影评导赏的方式,重温1921年至今中国 *** 带领人民群众创造的辉煌历史,展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致敬百年——用电影讲党史,追忆1921”由上海国际电影节和上海戏剧学院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联合策划,特邀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撰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黑客技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123.com/91449.html

标签: 知青

“关于知青高考的电影” 的相关文章

Lapsus$ 黑客入侵 T-Mobile 的系统并窃取其源代码

Lapsus$黑客组织在3月发生的一系列网络入侵事件中窃取了T-Mobile的源代码,T-Mobile在一份声明中确认了这次攻击,并说”被访问的系统不包含客户或政府信息或其他类似的敏感信息”。在一份私人信息副本中,Lapsus$黑客组织讨论了在其七名青少年成员被捕前一周针对T-Mobile的攻击。...

Lapsus$ 再出手:泄漏 Globant 软件公司 70GB 数据

就在英国警方逮捕了 7 名嫌疑犯之后,近期非常猖獗的黑客组织 Lapsus$ 又有了新动作。在攻击微软、三星、NVIDIA 和 Okta 等公司之后,该组织再次宣布成功攻陷 Globant,后者是一家位于卢森堡的软件开发咨询公司。 在周三宣布自己“度假归来”之后,该组织在其 Telegram 频道...

SentinelLabs:俄罗斯利用 AcidRain 擦除恶意软件攻击了 ViaSat

早些时候,美国卫星通信服务提供商 Viasat 遭受了一轮网络攻击,结果导致中东欧地区的服务出现了中断。而由 SentinelLabs 研究人员 Juan Andres Guerrero-Saade 和 Max van Amerongen 最新发布的安全研究报告可知,这口锅应该扣在一款名为“酸雨”(...

乌克兰宣称挫败了 Sandworm 黑客组织想要攻击该国能源供应商的企图

乌克兰计算机应急响应小组(CERT-UA)在周二的一份安全公告中称,他们刚刚破坏了 Sandworm 想要攻陷一家该国能源供应商的企图。据说 Sandworm 是一个与俄罗斯军事情报部门有关联的黑客组织,期间试图利用臭名昭著的新版 Industroyer 恶意软件,来切断未具名的某能源供应商的变电站...

美国在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前已展开网络防御秘密任务

在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的几个月前,一队美国人在乌克兰各地寻找一种非常特殊的威胁。据悉,其中一些小组成员是美国陆军网络司令部的士兵,其他人则是民用承包商和一些美国公司的雇员,他们帮助保护关键基础设施免受俄罗斯机构对乌克兰采取的网络攻击。 自2015年乌克兰电网遭遇网络攻击进而导致基辅部分地区停...

微软称其抵挡了有史以来最大的 DDoS 攻击 带宽负载高达 2.4 Tbps

微软披露其已经缓解了一场发生于8月份的2.4Tbps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这次攻击针对欧洲的一个Azure客户,比微软在2020年记录的最高攻击带宽量高出140%。它也超过了之前最大的攻击2.3Tbps的峰值流量,这是在去年针对亚马逊网络服务的攻击。 微软表示,这次攻击持续了10多分钟,...

评论列表

慵吋春慵
2年前 (2022-07-19)

我实现的信念。或者说,对于知青参加高考,我们不能狭隘地认为他们背离了“建设边疆”的初衷,而应视为一种更加开阔的人生境界——用知识的力量来成就更好的自己。潘志友主动留下来是基于个人反

野欢听茶
2年前 (2022-07-19)

场景重现:1977年8月4日至8日,邓小平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邀请了三十多位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参加。8月6日下午,会议讨论的重点转移到高校招生这个热点问题,与会者主张立即恢复高考,建议如果时间来不及可推迟当年招生时间。这些意见得到邓小平的支持。1977年9月

惑心诤友
2年前 (2022-07-19)

理两难:他是选择爱情,还是责任和荣誉。我们必须承认,影片在塑造潘志友时带有一定的理想色彩,但老迟的转变多少温暖和鼓励了潘志友。在老迟身上,潘志友可能终于意识到,祖国的大地足够辽阔,既有城市,也有边疆,既能通过高考走进大学,也能通过扎根边疆描绘出壮丽的人生画卷。影片

舔夺里予
2年前 (2022-07-19)

的人的前途,他应该默默地倾力相助,但为了更高层面的个人理想,他又必须有所取舍,有所牺牲。影片通过潘志友的人生选择,暗示了整个民族在砥砺前行的征途中,既要有知识的光芒,也要有理想的光辉,既要有追求个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