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和宝马哪个好?奥迪和宝马哪个更有面子,久久派带你了解相关信息。
在豪华中级轿车市场,奥迪A6L和宝马5系绝对是绕不开的选择。这两款车售价相当,奥迪A6L带着满满的黑科技和稳坐钓鱼台的宝马5系形成正面对抗。
那么,实话实说,奥迪A6L 和宝马5系相比,开谁出去更有面子呢?当我和很多人交流之后,发现大家的选择各有不同,越年轻的答案越新奇。
奥迪A6L VS宝马5系,开谁出去更有面子?越年轻答案越新奇
在颜值上,奥迪A6L和宝马5系都很有各自品牌的特色,而且都比上代车型变得更年轻、更运动。前者在稳重之中变得愈发年轻,后者则在强调辨识度的同时,更注重肌肉线条的营造。
其实,奥迪最近两年的运动风格是BBA中最明显的,哪怕是中流砥柱A6L。而宝马5系在设计上越来越接近7系,遇到商务谈判,范儿也够,可以说是花40多万实际上已享受到了百万级7系的体感了。
而且,它们都提供双外观策略,前者根据包围套件轮圈样式以及 S linet标识上的不同分为动感型和致雅型,而后者的M运动套装和豪华套装。
奥迪A6L VS宝马5系,开谁出去更有面子?越年轻答案越新奇
进入车内,宝马5系的内饰设计十分简单,不如奥迪A6L虚拟驾驶舱技术先进,但这就是宝马。最直观的变化是中控屏从10.25英寸扩大到了12.3英寸,这一看就是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而改变的,虽然真的好大,但显得有点突兀。
同样,奥迪A6L也选择了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虽然界面样式略有不同,但分辨率、科技水平都足以称得上豪华品牌的一流水准。可以说,奥迪A6L在科技范的路上越走越远。
奥迪A6L VS宝马5系,开谁出去更有面子?越年轻答案越新奇
外观内饰谁更有面子,其实很难直接下结论。面子都是给”外人”看的,开出去在”外人”眼里有没有面子,真的就很难说了。至于你更喜欢谁,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吧!你喜欢谁,谁就更有面子。
面子还跟车身的大小也有很大的关系,车身越大,那么就越有面子。
对C级车来说,空间原本就不用考虑,而且宝马和奥迪都深知后排对中国消费者有多重要。不过,虽然奥迪A6后面加了个L,但是不管是长度还是宽度,都不如宝马5系。
奥迪A6L VS宝马5系,开谁出去更有面子?越年轻答案越新奇
面子还与车辆的动力密不可分,动力充裕,悬架沉稳,让驾乘者”胸有成竹”是很重要的。
宝马之所以是宝马,因为它始终专注于制造有驾驶乐趣的车。宝马5系来的动力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全系搭载2.0T发动机,有高低两种不同的功率调校。
这样的动力,对于日常出行来说,绝对够用。而且,操控是宝马5系骨子里的强项,不用说,地球人都懂的。前置后驱,可甜可盐,可文静可狂野,一切取决于你的右脚,绅士与暴徒之间的切换就是这么简单。
奥迪A6L的2.0T的高功率发动机搭配湿式七速双离合变速箱,虽然有顿挫,但是换挡响应快,动力强,而且底盘的调校非常运动,开起来也非常的舒服,但全时四驱换成分时四驱,失去了灵魂,实在说不过去。
奥迪A6L VS宝马5系,开谁出去更有面子?越年轻答案越新奇
其实,无论是奥迪A6L,还是宝马5系,产品实力实际上不分伯仲,考虑到价格因素,奥迪A6L的销量胜过宝马5系。至于谁更有面子,不能单纯从产品角度来衡量,因为在不同人的眼里绝对是不同的!
在打工人眼里,大概率是宝马5系,但还是会被嘲笑没品位、暴发户;在体制内人的眼里,大概率是奥迪A6L,可能被嘲笑没钱买奔驰、宝马;在学生群体眼里,大概率是奔驰C,都不用上E级。
如果你是A6L车主,也会被人问道怎么没买奔驰;如果你咬咬牙买了奔驰S级、劳斯莱斯、宾利,大概率会被嘲笑你像司机……
奥迪多年的官车形象深入人心,尤其是”长辈”,会让人觉得黑色的奥迪A6L更加稳重,所以面子上奥迪占上风。而”开宝马”的印象也是根深蒂固的,宝马5系的车主或许大多为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老板、私营大企业职业经理人、富二代。
奥迪A6L VS宝马5系,开谁出去更有面子?越年轻答案越新奇
不过,40岁以下的人,则会觉得宝马5系更加有牌面,因为奥迪早就已经不是官车了,而且宝马5系在这个级别抛开价格,做的非常的好,奔驰E又越做越差。看当地的婚车价格就知道了,宝马5系普遍更贵一些,多出的就是大家眼里的面子。
至于30岁以下,年纪越来越小的,那会觉得这两个车都没面子,还不如特斯拉、蔚来、小鹏,你觉得是吗?
久久派是一家创业点子分享平台,在这里提供互联网创业项目,以及引流推广、 *** 营销、实操案例分享,需要网上创业点子那就上久久派,找项目,学推广就来久久派!
Hackernews 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Mozilla 在其 Firefox 浏览器中加入了带外数据软件升级,包含了两个高影响力的安全漏洞。 Mozilla 称,这两个漏洞正在被大肆利用。 标记为 cve-2022-26485和 cve-2022-26486的零日漏洞被描述为影响 XSLT ...
尽管苹果一直在警告侧载应用程序的危险性,并坚持对上架 App Store 的应用展开严格的审查。但由于 TestFlight 和 WebClips 这两项功能的存在,越来越多的恶意软件开发者正在积极利用这两大“官方漏洞”。比如欺诈者可忽悠 iPhone / iPad 用户侧带有恶意软件的应用程序,进...
Hackernews 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研究员发现,黑客滥用高影响反射/放大方法,实施长达14小时的持续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放大率达到了破纪录的4294967296倍。 这种攻击载体被称为 TP240PhoneHome (CVE-2022-26143) ,已经被武器化,可以...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下属“公民实验室”(Citizen Lab)的研究人员当地时间周一发文称,该实验室的核心任务是对民间社会的数字威胁进行研究。在调查雇佣军间谍软件的过程中,他们偶尔会观察到一些案例,怀疑政府正在使用间谍软件对其他政府进行国际间谍活动。这些案件绝大多数都不属于他们的范围和任务。然而,在某...
随着勒索软件和世界各地其他网络攻击的增加,系统运营商更加担心复杂的 “虚假数据注入 “攻击,即黑客向其提供虚假的数据,欺骗电脑系统和人员,使其认为操作正常。然后,攻击者扰乱了工厂关键机器的功能,导致其运行不良或故障。当安全人员意识到他们被欺骗时,为时已晚,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 普渡大学的Hany A...
过去几年,谷歌一直在积极向 Web 浏览器的 Cookie 发起战争,尤其是那些严重侵犯用户隐私的第三方跨站追踪 Cookie 。但由于此类 Cookie 也被广告平台给广泛使用,意味着谷歌也必须为自己找到替代解决方案。最终该公司交出了两个答案,其一是隐私沙箱(Privacy Sandbox)、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