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喜欢听到别人对自己的孩子赞美的一句话,莫过于“你家的孩子真有教养”,好一个“有教养”不仅赞美了孩子,更是赞美家长对孩子教育得好,家教有方。
可是,只要当过父母,你就会更加敏感地发现无论在哪个公共场所,只要有孩子存在,总是能看到孩子哭闹任性、撒泼打滚的场景,特别是超市、商场的零食和玩具区域或儿童游乐场等地方,而大人呢,有的在一旁生气不理孩子,有的大声苛责孩子,有的强行抱着孩子往家里走。
有一次,在一家超市的玩具区域,我就亲眼目睹了这样一幕:孩子妈妈一边打孩子,一边抱起孩子往外走,孩子奋力反抗,就是要买到心爱的玩具,哭闹不止,把货架上的几个物品都打落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对母子身上,年轻的妈妈满脸涨得通红,束手无策,只能抱起孩子想要逃离这个地方,谁知孩子力气这么大,一顿乱舞着小拳头,把妈妈厚厚的眼镜都打下来了,瞬间妈妈什么都看不见了,一个踉跄二人摔倒在地…还是一位小女孩把眼镜捡起来递给她的。
突然,妈妈放下孩子,独自一人走出了超市…,孩子见状,也被这一幕吓懵了,哭声暂停几秒后,立马发出更大的哭声,还在地上不停地翻滚。这时,一位老年人指责妈妈,说她不应该这么吓孩子,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
最终,妈妈没办法,还是妥协了,回来把玩具买了,孩子这才破涕为笑。
当时,我心里想着,下一次如果孩子又这样,这位妈妈又会怎么做?一次次重蹈覆辙,只会让孩子越来越任性,毫无规则感和教养,不懂得感恩。
如果一个孩子不懂规矩、没有教养,就会不受欢迎,处处受排挤,很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能会造成孤僻冷漠的性格和暴躁的脾气,甚至会出现偏差行为,身心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而培养一个懂规矩、有教养的孩子必须从克制孩子的任性开始。6岁前学会跟孩子“不”,孩子越小,越容易按照父母的要求进行管控,可塑性越强,因为这时的孩子自我意识不够强,反抗的力量就越不够,最多哭闹、打滚,如果孩子长大了,反抗的力量就更大,说不定会做出什么样的偏激行为,比如自残、自杀,甚至近几年总是出现的青少年弑母案。
那么,怎样克制孩子的任性呢?其实也不难,关键在于父母是否能坚持自己的信念,“温和而坚定”地将行动坚持到底!
首先,3岁以上的孩子需要适当做“延迟满足”训练。
有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棉花糖实验,同时将三位年龄不同的孩子分别放进三个有棉花糖的房间里,他们都曾经吃过棉花糖,对棉花糖的味道记忆犹新.
他们的年龄分别是2岁、3至4岁、5岁以上,并对每一位孩子都强调“如果十五分钟后我回来,棉花糖没有被吃掉,你将会得到两个棉花糖,可是如果你吃掉了棉花糖,你就没有了”孩子们都兴奋地一口答应,仿佛自己马上就能拿到两个棉花糖了。
心理学家一走,两岁的孩子立即把自己的承诺抛到九霄云外,径直走到桌上,很自然地打开棉花糖,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三四岁的孩子坐在桌子旁,眼睛直盯着棉花糖,安静地等待着,可是,一分钟,两分钟过去了,到了第五分钟,孩子脸上的表情开始出现变化,开始有点急躁起来,坐立不安,似乎在想“半小时是多久,怎么还没回来”,到了第六分钟,他开始用手不停地触碰棉花糖,并且闻着棉花糖,不断地咽口水,到了第八分钟,孩子终于忍不住拿起棉花糖吃了起来…
只有那位5岁的孩子,一直静静地坐在桌子上,看着眼前的棉花糖无动于衷。毫无疑问,最终他获得了两个棉花糖的奖励。
实验证明,孩子的自控力和自律跟年龄有关,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还有实验表明偏爱奖励,忍耐时间更长的孩子未来会有更美好幸福的人生。一般来说,孩子在3岁时会开始产生自控能力,这个时候开始做训练可以事半功倍。
所以,父母非常有必要给3岁以上的孩子做“延迟”满足训练,对孩子的一些需求不要立即满足。比如,给孩子三颗糖,告诉孩子如果今天把糖吃完,那么明天是不会有糖吃了;如果今天没有吃完,还有剩余,那么明天会继续给你奖励剩余的双倍。当然,当孩子做到了有剩余,那么妈妈第二天无论如何都要遵守诺言。这就是针对小孩子的“延迟满足”训练法。
二、当孩子为了满足自己不合理的需求而哭闹任性时,需要“温和而坚定”做到以下几点:
不打不骂孩子。打骂孩子只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而已。对于孩子来说,大人打他,只会让他觉得不公平,为了捍卫自己的权益,小孩子也会反抗的,这或许会使事件变得更加糟糕。
不跟孩子讲道理。这个时候的孩子一心只想让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固执地认为“父母必须答应他,不答应他就是不爱他”,根本听不进任何道理,道理说出来他只会认为那是父母为了不满足他而给自己找的理由,不然,为什么之前都没有这些道理,现在怎么突然有这么一说?
不走开。如果孩子哭闹不止,只要没有危险,父母就可以不去理会他,坚定的同时也不要离开孩子。告诉孩子:“宝贝,今天这个要求妈妈没办法满足你,如果你要哭,妈妈会在这里陪你”,说完就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孩子即可,还可以面带微笑,或是给孩子洗把脸或擦擦汗,这些可以给孩子传递父母对他关爱,给他建立基本的安全感,缓解孩子内心的焦虑,更是可以体现父母坚定的态度。
如果是在公共场所,等孩子的哭闹稍微消停的时候,可以抱着孩子回家,到了家里继续陪伴孩子“哭闹”。
当然,也可以偶尔给孩子说服父母的机会,让孩子明白,沟通是可以解决问题的,沟通是有效的,学会沟通比哭闹更有用。
总之,无论是“延迟满足”还是“克制任性”训练,都需要父母始终贯穿“温和而坚定”的态度,事先就把规则告诉孩子,给孩子建立边界感。很多时候的训练是无效的,往往是因为父母的态度不够坚定,被孩子屈服;而不够温和,则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导致孩子下次不敢表达,小小年纪就学会看父母的脸色行事,过于懂事又未必是件好事。
图片均来自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Techspot报道,乌克兰国家安全局(SBU)宣布,自俄罗斯入侵该国以来,该机构已发现并关闭了5个运营10万个社交媒体账户的机器人农场,这些账户传播与入侵有关的假新闻。 SBU在一份新闻稿中写道,这些农场位于包括哈尔科夫、切尔卡瑟、捷尔诺皮尔和外喀尔巴阡在内的地区,被用于 “大规模信息破坏”,...
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和Meta在2021年年中回应了伪造的“紧急数据请求”,向黑客提供了用户的基本信息,如客户的地址、电话号码和IP地址。伪造的“紧急数据请求”是由多个国家/地区的执法人员的被黑电子邮件域发送的,并且经过精心设计,带有真实或虚构执法人员的伪造签名,看起来合法。 据彭博社报道,一个名...
尽管恶意软件开发者擅长利用各种软硬件漏洞来达成目的,但他们散播的成品也并非毫无破绽。比如近日,安全研究人员 John Page(又名 hyp3rlinx)就介绍了一招反制勒索软件的新套路。由个人网站和 Twitter 账号上发布的内容可知,John Page 专精于找到恶意软件本身的漏洞,并于近日分...
Hackernews 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韩国安全分析人士在YouTube上发现了一场恶意软件传播活动,攻击者使用Valorant当做诱饵,诱骗玩家下载RedLine——一个强大的信息窃取工具。 这种类型的滥用是相当普遍的,因为黑客发现绕过YouTube的新内容提交审核,或者在被举报和禁号时创...
Hackernews 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络攻击的数量和复杂程度日益增加,自然而然地促使许多公司使用更多的网络安全技术。我们知道加强威胁检测能力对于保护是必要的,但是他们也导致了几个意外后果。“越多并不总是越好”的格言非常适合这种情况。 网络安全公司 Cynet 即将举行的一...
Hackernews 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名23岁的俄罗斯人在美国被起诉,并被列入美国联邦调查局网络通缉名单,因为他被指控是一家网络犯罪论坛 Marketplace A的管理员,该论坛出售被盗的登录凭证、个人信息和信用卡数据。 伊戈尔 · 德赫蒂亚克(Igor Dekh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