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电脑黑客瞄准手机短信息
新华网 (2001-12-25 14:48:50)
--------------------------------------------------------------------------------
*** 黑客瞄上了手机短信,近日,济南市许多手机用户接到了疑为黑客所发的恶作剧信息。
19日,记者的手机上显示出这样一条信息:“祝贺中国移动用户数超亿,规模世界之一,12月20日前将此短信转发给你的四位朋友,移动公司将减免你的12月份全部话费。”记者拨通了中国移动短消息服务中心 *** 查询后,确认这是一条虚假信息。
据中国移动济南分公司手机短信息服务中心解释,中国移动从未发布过此类信息,这显然是一条恶意短信,并极有可能是 *** 黑客的恶作剧。
(中电新闻网)
据了解,隐私是“不愿告人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的私事”。有人说在大数据信息时代,我们的隐私在“裸奔”,您如何看待这种观点?为什么在信息技术越发达的时代,我们的隐私越容易被泄露?
李炼: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大家的隐私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之一,我们的各类数据(特别是隐私数据)因成为容易变现的工具而引起众多正规服务商和灰黑产业的广泛关注;第二,互联网使得我们的隐私传播愈发迅速,使得隐私数据泄露的范围和影响日益增加。随着恶意程序、各类钓鱼和欺诈层出不穷,黑客攻击和大规模的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让很多人成为了这些事件的直接的受害者, *** 隐私泄露问题也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和社会热议的话题。各类隐私泄露事件频发,也让许多人产生了“我们的隐私在裸奔”的担忧。
信息技术的发达表现在信息技术与各个行业的融合日益加深,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 终端和应用延伸至每个人手里,这相当于为数据的泄露开辟了更多的潜在通道,不易防范。而技术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带给大家便利的同时,往往由于 *** 监管和相关安全技术的滞后,更易造成用户隐私数据的大范围、更大危害的泄露。例如,当前5G技术比4G快数百倍,如果一个电商网站遭到黑客攻击,短短几秒就会造成用户信息、交易信息的被盗和泄露,造成的损失也是十分严重的。
记者:从技术层面看,隐私泄露和 *** 安全有什么联系?常见的 *** 安全漏洞有哪些?
李炼:从技术层面看,隐私泄露可分为两种,主动型泄露与被动型泄露,都与 *** 安全级别不够有关。主动型泄露是用户安装了一些恶意软件,这些应用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窃取隐私信息如设备注册地、用户 *** S、图片等信息。被动型泄露是指正规软件中可能存在安全漏洞,黑客可利用该漏洞获取用户的数据。通过静态分析等 *** 检测漏洞以及恶意软件,提高 *** 安全等级,可有效地规避隐私泄露。
常见的 *** 安全漏洞有很多,美国国土安全局(US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 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局(Cybersecurity and Infrastructure Security Agency)在2006年列举了一个分类的CWE列表,被广泛采用。我国信息安全漏洞库(CNNVD)最新一期安全漏洞周报(515期)也采用了这个分类。此外影响较大的还有对web 应用的OWASP(开发Web应用安全项目)分类。多种漏洞都可能导致隐私泄露,例如较多跨站脚本注入、SQL注入类漏洞,这些漏洞可能被黑客利用,输入恶意代码从而可以获取用户的敏感信息或权限,造成用户信息泄露。
记者:许多组织、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并窃取公民隐私信息数据,做非法用途。黑客们是如何通过互联网窃取公民隐私数据的?近年来黑客的攻击行为有什么新变化和新趋势?
李炼:黑客一方面可以通过钓鱼等手法诱导用户安装恶意软件从而窃取隐私信息,另一方面可以攻击在线平台,通过平台上的漏洞窃取平台上大量存储的隐私信息。例如12306网站漏洞危机、某连锁酒店5亿条开房信息被泄露等。
近年来黑客的攻击行为变得更加地自动化、组织化,例如MageCart组织在2018-2019年即组织了针对电商平台包括TicketMaster、 British Airways、新蛋网等近十次大规模攻击。再者, *** 上流传的攻击工具越来越多,这些攻击工具能够对网页、软件的漏洞扫描分类,以便开展针对性的攻击,黑客本身的技术门槛逐渐下降。这意味着对黑客的防御再也不能寄希望于对方找不到漏洞,而在于要比黑客先一步找出漏洞并修复它。
*** 黑客属不属于于犯罪,要依据黑客的行为是不是犯罪行为而定,如果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恶意攻击的,破坏计算机系统的,就有可能构成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六条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 服务渎职罪】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 *** 、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依照之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之一款的规定处罚。
黑客可以查到我们的手机信息吗?这个一般的黑客是可以通过 *** 软件获取我们的手机信息的。但是一般他们也不会这么做,毕竟没有什么利益。而且这也是属于犯法的。
靠近手机就能盗取用户信息是真的。
首先,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完全可行,完全可以通过正常的病毒木马等软件侵入用户手机直至远程监视用户的一举一动。通过这种方式控制用户手机之后再用摄像头监视用户实在是多此一举,通过摄像头能够获取的信息很有限。不如潜伏,通过长期监视手机进一步获取受害者隐私数据,比如通过检测手机屏幕传感器,得到用户的各种账号密码,这样能更大程度的利用用户的隐私数据牟取利益更大化。
不要过于相信指纹或面部识别。黑客能够从酒瓶复制指纹或使用你的照片。不要将 *** 设置为在家时或靠近其他智能设备时自动解锁。如果有人破门而入或拿到你的智能手表,就能轻易解锁你的手机。
是的,非正规网站是很多木马病毒,乱点被病毒渗透,很容易就会获取你的个人信息。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卡塔尔哈马德-本-哈利法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推特上的推文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可以被实时用来评估大流行病、战争或自然灾害供应链中断可能导致的粮食短缺。 他们发现,在COVID-19大流行的早期,在美国某些州,表达愤怒、厌恶或恐惧的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推文与实际的食品不足密切相关。研究人员...
虽然在 2021 年微软就已针对 Hive 勒索软件发布 Exchange 服务器的安全补丁,并敦促企业及时进行部署,但是依然有一些组织并没有及时跟进。消息称这些尚未跟进的组织近日再次遭受了 Hive 勒索软件的攻击,被黑客获得了系统权限。 在攻击获得系统权限之后,该勒索软件就会通过 PowerSh...
以美国为首的“五眼”网络安全部门,刚刚向其盟友(包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发出了关键网络基础设施的维护警告。美国家安全局(NSA)给出的理由是 —— 受俄罗斯支持的黑客组织,或对乌克兰境内外的组织构成更大的风险 —— 因而建议各组织对相关网络威胁保持高度警惕,并遵循联合咨询中提当过的缓解...
Google周四宣布,当用户打开托管在Google硬盘上的潜在可疑或危险文件时,它会开始警告用户。“我们将显示一个警告横幅,以帮助保护[用户]和他们的组织免受恶意软件、网络钓鱼和勒索软件的侵害。此前打开Google文档、表单、幻灯片和绘图时,已经有了这些警告。” 这次安全功能升级是完全被动的,管理...
一个流传了6个月的骗局已经发展到影响iOS用户。黑客利用社交媒体、约会应用程序、加密货币和滥用苹果公司企业开发者计划,从毫无戒心的受害者那里盗取了至少140万美元。 名为CryptoRom欺诈的实施相当直接,在通过社交媒体或现有数据应用程序获得受害者的信任后,用户被愚弄安装一个修改版的加密货币交易所...
本周二,网络安全研究人员揭开了 4 个近期比较猖獗的新兴勒索软件团体,它们可能对企业和关键基础设施构成严重威胁。最近勒索软件事件激增的连锁反应表明,攻击者在从受害者那里获取报酬方面正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有利可图。 在分享给 The Hacker News 的一份报告中,Palo Alto 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