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站入侵 > 正文内容

常见的灾难天气有寒冷(寒潮是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吗)

hacker3年前 (2022-06-20)网站入侵138

本文目录一览:

寒冷带来的灾害

①正常人体的体温波动在36~37℃之间。在寒冷环境中人体大量散热。如果防护不当会导致局部或全身温度降低、工作能力下降,甚至引起寒冷损伤。 ②寒冷环境常伴有风、雨、雪、冰和潮湿,这些因素加剧寒冷的影响,加重对人体健康和工作能力的损害。 ③寒冷环境若伴有强阳光辐射,也可造成损伤。 2.寒冷环境对人体健康和工作能力的间接影响 ①在寒冷环境中,人体对食物与饮水的需求量增加,但因供应困难常引起食物与饮水短缺。 ②在寒冷环境中保持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有诸多困难,如缺少淋浴设施难于定期洗澡、更换内衣裤;无热水供应,户外工作后不能热水泡脚,常导致寒冷损伤病人增多。 ③人体的抵抗力降低,伤病员更容易患寒冷损伤。 ④冬季室内使用炉火取暖时,可引起烧伤或一氧化碳中毒。 ⑤在寒冷环境中工作,服装和用具经常出现问题。笨重的冬装限制运动、导致行进困难,影响视线,降低协调能力,妨碍手的灵活操作能力,使完成工作任务的难度加大。 3.人体的御寒机制。 ①人体使用衣服和掩蔽场所避免或减少冷暴露,防护寒冷侵袭。 ②当衣服和掩蔽场所不能满足保暖需要时,人体还能利用自身的防御机制(如皮肤血管收缩,寒颤等)维持正常体温,因此皮肤血管收缩和寒颤是衣服和掩蔽场所保暖不足的信号。 ③寒冷暴露后皮肤血管收缩,可引起局部感觉迟钝、疼痛、手(手指)灵巧作业能力丧失,这是引起寒冷损伤的前兆。 4.低温可以改变服装和装备材料的性质,橡胶、塑料、人造纤维甚至金属都更易碎裂,影响使用。 5.湿气凝结是寒冷环境中工作时诸多问题的起因 ①出汗或呼出的湿气聚集在衣服或睡袋中凝结,降低服装保暖性。 ②湿气凝结在帐篷上会增加帐篷重量,届时更难打包、运输。 ③暖湿的呼气吹过车辆的挡风玻璃时,很容易形成雾,影响行车观察。 6.在寒冷环境中作业时,许多因素影响工作人员的视觉,妨碍操纵车辆和设备。 ①湿气凝结在眼镜或风镜上,造成视物不清。 ②头巾、兜头和其他头部用品可影响视力,特别是四周的视力。 ③当气温低于-18℃和/或风速超过4.5米/秒时,视物的距离感减退;空气温度低于-29℃和/或风速超过9米/秒时,视觉敏锐性降低;视物距离大于6米时,影响尤其明显。 ④在寒冷无风条件下,湿气停留形成雾。雾、雨和吹雪影响视力。 7.在严寒环境中,赤手触摸金属物体或液体燃料有冻伤的危险。 ①极冷的金属可快速吸收皮肤的热量,引起冻伤。湿手直接接触冷金属时,皮肤可与金属冻结在一起,强力挣脱可致皮肉撕裂。 ②严寒环境中的汽油、柴油、酒精等为超冷物品,人体直接接触时可立即引起冻伤。在严寒环境中处理油料应极其小心, *** 的皮肤不能与油料或油料分发系统的金属咀、闸门直接接触。 8.风加速身体热量散失 ①在有风的寒冷环境中,风加速皮肤散热、使皮肤温度快速降低。评价寒冷环境引发寒冷损伤的危险时,不仅要考虑环境气温,还要考虑风速。如-30℃的无风环境发生寒冷损伤的危险较小,但在气温-30℃、风速10米/秒的环境下,暴露的皮肤在30秒内即可发生冻伤。 ②敞篷车船在行进中、飞机螺旋桨或直升飞机水平旋翼工作时,会产生人造风。例如,步行时可产生1.4米/秒的风,跑步时可产生约2.8米/秒的风。在寒冷环境中,即使无自然风或自然风很小,人造风也能增加寒冷损伤的发生。 ③风将砂粒等吹入眼睛可引起 *** 、损伤和感染。 9.水加速体热的散失 ①雪、雨、溅水或汗液弄湿衣服后,人体散热加快,如气温4.4℃时湿衣服散热为干衣服的2倍。 ②在≤25℃的水中游泳或作业,会散失大量热量;突然进入冷水时可能出现心律不齐和呼吸通气过度,可引起心衰和溺水。 10.戴手套降低手的灵巧作业能力 ①戴手套时,不容易操纵常用的肘节开关、按钮开关和控制旋钮。手指灵巧作业能力减低时操作者可能摘掉手套,摘下手套后手部血流减少、手指变冷,最终降低手指灵巧作业能力。 ②向手套内吹热气并不能起到暖手的作用。由于人的呼出气中有水汽,水分凝结后弄湿手套衬里使手温降低。 11.干燥有风天气的影响 ①干燥、有风的天气使鼻、口和喉粘膜干燥,导致鼻出血、喉痛甚至轻度呼吸困难,易患感冒。戴口罩或使用围巾盖住口鼻,可减轻粘膜的干燥。 ②干燥和风可使皮肤干燥、龟裂,增加发生晒斑和擦伤的敏感性。外涂唇膏可预防口唇和皮肤皲裂。

南方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哪些

南方的气候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度二十多度,温暖湿润,但也有突变情况的,干燥寒冷经常发生。由于近年的环境破坏,间接影响地球的气候。出现较多的灾难性天气有寒潮,干燥寒冷时常有,洪涝,闪电等!

常见的天气灾害有哪些?

风暴

风暴——激烈的大气层变化,是由于大气层对于地表能量辐射处理不当的必然结果。

这种破坏性的情绪发作也有其有利的一面。科学家们估计,如果没有风暴的热量释放的结果,那么地球上的某些地方的温度会增加20癋(11℃)。

在19世纪,气象学家们相信所有的风暴,包括雷暴、龙卷风直到雪暴、飓风,都是主要的热空气散热的烟囱。在烟囱下,是基本的低压区,它是产生风的关键。云集中在低空旋转动荡的风上(龙卷风),形成一个上升的暖气流。龙卷风成为低压区表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风暴形成的条件。在本世纪初期,气象学家意识到这种风暴统一体理论不能给龙卷风从西到东穿越回归线提供有力的依据。这种风暴,大多出现在30~60纬度之间,是形成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气候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冬季。它们包括每一种气象变化,从天空灰暗,到小雪纷飞,到雪暴,雷暴和龙卷风。

中纬度风暴不像回归线上的龙卷风,也不像飓风那样,成对称形式形成,只要温暖的空气大部分位于赤道方向和低压中心的东部(或前部),冷空气位于极地方向和低压中心的西部(或后部)。气团交汇的地区被称为锋,而且锋面可达几英里宽、几百英里长。由于科里奥利效应气团转向的低压中心被夹在冷暖气团交汇的锋面之间。

气象学家称以暖空气取代冷空气作为其运动方式的非锢囚峰,叫做暖锋;以冷空气取代暖空气作为运动方式的非锢囚峰。叫做冷锋。

中纬度风暴形成方式繁多。有时候,当一个由于长时间游离生成地而减弱了的低压顺山脊下滑而重获推动时,冲纬度风暴形成。当一个低压从西海岸横越落基山脉时,此种情况出现。

当重力推动正在旋转的气旋,或者中纬度的龙卷风,从山顶下落到怀俄明,空气旋转的更快,伸展得更垂直。就像滑雪员夹起他的双臂一样,空气延伸得越长,它旋转得越快。如果空气表面在水平方向有更进一步的辐合,中纬度龙卷风的力度会更强。这种低空气候的不稳定性也能导致极地锋的形成。

极锋

极锋是两个永久性的区域(一个在北半球,一个在南半球),它们是由于赤道和极地气团绕地球旋转时相互碰撞而形成的。当一个中纬度低压与一个极锋相遇时,由于在低压风暴和上层空气循环的表面之间产生的反作用力,一场剧烈的风暴便会产生。

低压和其上空的空气之间的因果关系很难界定。许多事情的发生几乎是同时的。在截面,冷暖气团的布局使快速流动的极地急流的寒潮迅速增长,通常与极锋并行。急流的波浪形起伏运动有横向的,也有纵向上升和下降。气象学者称下降为“低压槽”,上升为“高压脊”。尽管寒潮的数量能够改变,但通常都是三至五个较大的寒潮,称为罗斯贝寒潮。

由于极地急流走的是波浪形路径,他们有时会不断地加速;以至于远离空气稀薄的极地地区。这种加速,或称为射流,会通过减少上方空气的重量而削弱下方的地面气压,地面空气会马上上升来填补空隙,而合成的风又会将冷暖气团带到一起,使周围的地面低压进一步加强。

地面的辐合风带来了大量的冷气团,以抵御暖气团的上升并通过加强他们的低压槽和高压脊进一步加大在高空的急流带,这又进一步使急流增强,并引起更多的地面辐合等等。

这种反馈增加了冷锋和暖锋的大气层的不稳定。为了释放能量,热气团爬升到冷气团上面,上升气团产生了云——光滑的云层有时沿暖锋缓缓爬升,有时与凶猛的雷暴并行,有时又与冷锋齐头并进。由此产生的锋的斜面和恶劣的天气会随着相对温度的变化而加剧。最后,冷锋开始像门绕门轴转动那样围着低压区旋转,并不断缩小暖空气区,而湿润的空气则夹在冷锋与暖锋之间。最终,当冷锋追上暖锋之后,这扇门就关上了,这一过程称为“锢囚”。锢囚意味着冷气团挤进了暖锋中或是斜切在暖锋上。无论哪一种方式,原来的暖气团区都会在上部结束。它淹没了风暴的中心。这个中心从前曾是带有冷气团的风暴,而现在却是一个包有冷空气外层的作螺旋运动的暖气团。与原来前进的反馈图相比较,温度已经丧失,同时,禁锢的风暴也失去了能量,并且渐渐变弱,直至完全消失。

雷暴

在54,000癋(约30,000℃)的温度下,一束闪电是地球上最热的事物。其电流的宽束能量是太阳表面的6倍,它能够把大多数的金属烧出一个洞,或者把一棵坚固的树干粉碎成数千块碎片,这种炽热的能量甚至能够将地下的沙质土壤熔化,形成一种特殊的被称为闪电熔岩的岩石。挪威人还认为,这种石头说明了闪电是雷神的鱼叉。

然而,闪电的灼热实际上是由对流层在气温低于0癋(-18℃)时上层的冰块碰撞的结果。这种反复的碰撞是来自于经太阳照射后的地球表面热量释放的产物。热与冷,前与后,雷暴就是由位于对流层上下不同部位温度的差异共同作用造成的结果。

在接近15英里(24千米)的高度处,对流层间的大气温度相差约150癋(83℃)。平均雷暴释放的能量相当干在广岛 *** 爆炸时的好几倍,由狂风暴雨,有时甚至是龙卷风和冰雹产生的大量能量随着闪电急袭地球表面。

飑线

雷暴也能够将飑线或风锋连接在一起,使得比它们原来的云泡持续得更长久。被下降气流驱使的狂风锋面会产生一个强有力的作用过程,将新的上升气流供应给一组风暴。如果飑线及其他的雷暴群体在大气层高处能有效地储存温暖的水汽,那么它们能够持续整夜。事实上,气象学家最近已经发现了能够持续几天的这样的风暴群体,它们的云层界面有时会蔓延到堪萨斯州,而且覆盖面积相当于几百个独立的雷暴。

雷暴组合也能够引起强烈的被称为得利克的直线风。1993年,得利克仅在12个小时内,便以每小时70英里(112千米)的速度横跨了内布拉斯加州,以及半个衣阿华州。

由下降气流产生的最致命的风暴实际上是规模最小的。当下降气流被强烈的蒸发作用的降雨冷却后,就能够加速运动,而且像一颗炸弹一样袭击地面。在不足两英里(3千米)的空间内,强大的风暴会变得十分危险。在1989年,里根总统的直升飞机刚刚降落在安德鲁空军基地五分钟,这种风暴便席卷而来,风暴在地面以每小时100英里以上的速度疾驰。在最近几年,其他的微型风暴据说引起了数百起飞行事故,由此产生的地面损失有时接近于一个固定的飓风。

洪水

只需一场暴雨就会引发洪水并且(暴雨等造成的)骤发洪水将是致命的。只在美国,洪水每年夺走大约100人的生命。它们会在瞬息之间发生。通常它们由暴雨所起,例如1989年的那场暴雨冲垮了宾夕法尼亚约翰镇水坝的坝基。一股比一幢二层房屋还要高的水流比火车头还要快地冲向这个镇。夺走了2200人的生命。在1976年汤普森大峡谷发生洪水,风暴被逆其上而西进的弱风气团所牵制。雷暴雨通常在它们行进时向东北方向降雨;但是这场暴雨位于峡谷上方并且将其所有的雨水都倾泻于一个地方。

通常,这些极端程度的降雨量是由一系列靠近的雷阵雨所引起。1977年,在堪萨斯城,两场不同的暴雨恰巧在几小时内在同一郊区发生。合并在一起的大量降雨使小河泛滥,损坏了家园,并且夺走了23人的生命。

由于地形构造的原因,洪水会被恶化。就汤普森大峡谷发生的洪灾来说,附近岩石的峭壁促使了水流流人下面的小河。如果有较缓的斜坡存在,斜坡上有更多土壤和厚厚的植被,那么大多数的水将会被吸收。城市峡谷也加剧了洪灾。铺筑的道路将雨水流量以500%的比率大大提高。1966年意大利的阿尔诺河在暴雨过后溢出了岸堤。一连几个星期,佛罗伦萨城内用石头铺筑的街道看起来更像是威尼斯的水道。

然而,并不是一滴雨水降落就能导致洪灾。1977年4月初,一场有17英尺(43厘米)厚的暴风雪大大超出北达科他河所能承受的程度。一个季节的降雪——大于100英尺(254厘米),在几周内融化掉,溢出了位于大福克斯雷德河的堤岸。城市的9/10被淹没,并且约有1000座建筑物和住户被破坏。在加拿大和新英格兰北部,河水冰块在春天里顺流而下,直到堵塞为止。水流在冰块阻挡下倒退,逐渐地泛滥。然后冰块的堤坝坍塌掉,导致水流流向社区,形成洪灾。然而大规模的洪灾是由数天的持续降雨引发的。当1887年中国的黄河泛滥并且改变了它的流向时,几乎100万人丧生。1993年,密西西比——密苏里河的洪灾就是整个春天和夏天大暴风雪侵袭所造成的,因为大暴雨相对持续不断。就宽度看,河水相应上涨超过7英里(11千米),洪水占地将近半个印第安纳州的大小。不巧的是,当急流在同一地区上空的高压气团附近迂回时,雨水却在别的地方降落。这发生在1988年,它导致了一场旱灾,这场旱灾同1993年那场损失了200亿的洪灾一样后果惨重。任何天气形势的40个昼夜,潮湿或者干燥,都的确颇具《圣经》里所言及的灾难的规模。

龙卷风、海龙卷与沙尘暴

可能没有什么天气现象看起来像看到细长的扭动着的漏斗一样的东西向地面迂回那样可怕。尽管它的规模小,寿命短,一场龙卷风却能够在一瞬间内比地球上其他任何一种天气活动都能造成更大的破坏。

在地球上,平原与其他地方相比,更是龙卷风的家。全球每年平均近一千个龙卷风大概有一半发生在美国。不过,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也经历过龙卷风。印度东部和孟加拉国,也就是喜马拉雅山脉接近印度洋的地区,尤其容易发生猛烈的龙卷风。事实上,世界上最致命的龙卷风于1989年4月26日在孟加拉的达卡附近酿成,夺走了1300人的生命。每年龙卷风都被报道在欧洲,俄国,中国东部平原和澳大利亚的东部和西部的边缘等地出现。

从行星表面上观察,最恶性的龙卷风以每小时250英里(402千米)的风速掠过地面。猛烈的龙卷风可以跨越多于1英里的宽度并且能以每小时40~60英里(64~96千米)的速度行进且超过一小时。不过,大多数的龙卷风不具备这些特征,它们的风势要减弱得多。一种更典型的龙卷风在宽度上只有100~200英尺(30~60米)——少于城市街道之间的距离,并且以每小时20~30英里(32~48千米)的速度可以行进几分钟。龙卷风路程的平均长度约为9英里(14千米),但是有一些在消失前能够行进几百英里。即使龙卷风相对弱一些,反复无常的“漏斗”也制造着恐惧,它能像幽灵那样灰白,像夜晚一样黑暗。它像一支铅笔,一支雪茄烟,一个蛋卷冰淇淋,或是一块密布动荡的乌云。上了年纪的人们试图描写出它的声音:100万只野蜂,一台喷式发动机,一大群前进着的坦克。

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哪些?

1、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是在热带海洋大气中形成的中心温度高、气压低的强烈涡旋的统称。造成狂风、暴雨、巨浪和风暴潮等恶劣天气,是破坏力很强的天气现象。因其造成的损失年平均在百亿元人民币以上,像2004年在浙江登陆的“云娜”,一次造成的损失就超过百亿元人民币。

2、风雹

风雹灾害是指在对流性天气控制下,积雨云中凝结生成的冰块从空中降落而造成的灾害。冰雹常常砸毁大片农作物、果园,损坏建筑物,威胁人类安全,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通常发生在夏、秋季节里。

3、低温冷冻

低温冷冻灾害主要是冷空气及寒潮侵入造成的连续多日气温下降,致使作物损伤及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严重冻害年如1968、1975、1982年因冻害死苗毁种面积达20%以上。

4、雪灾

长时间大量降雪造成大范围积雪成灾的自然现象。危害有:严重影响甚至破坏交通、通讯、输电线路等生命线工程,对人民生产、生活影响巨大。

5、干旱

是在足够长的时期内,降水量严重不足,致使土壤因蒸发而水分亏损,河川流量减少,破坏了正常的作物生长和人类活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其结果造成农作物、果树减产,人民、牲畜饮水困难,及工业用水缺乏等灾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气象灾害

精选防灾减灾小知识(要长)

1、我国设立“防灾减灾日”的目的是什么?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目的是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有利于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普遍增强,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推广,有利于各级综合减灾能力的普遍提高,更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2、常见的灾难性天气有哪些?

主要有台风、暴雨、雷电、寒冷、冰雹、地震和高温等。

3、如何应对台风的来临?

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指发生在热带或者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低压涡旋,常常伴有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具有很强的破坏性。

应急措施:(1)在台风来临前,不要出门,以防被砸、被压、触电等不测;要搬移窗台上的花盘或者其他悬挂物品,及时加固室外容易被风吹动的物体;(2)不要去台风经过的地区旅游,更不要在台风影响期间到海里游泳或者驾穿出海;(3)在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的人员要停止作业,在危险地带工作的人员要及时撤离;(4)住在低洼地区和危房中的人员要及时转移到安全住所。

4、如何应对暴雨?

暴雨,特别是大范围的大暴雨或者特大暴雨,往往会在很短时间内造成城市内涝,使居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损失,对城市交通也会带来重大影响。

应急措施:(1)预防居民住房发生内涝,可因地制宜,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或者堆砌土坎;(2)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3)在户外积水中行走时,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掉入地坑、沙井等;(4)驾车经过深积水区,应尽量绕行。

5、如何应对雷雨天气?

雷雨天气常常会产生强烈的放电现象,如果放电击中人员、建筑物或者各种设备,常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应急措施:(1)注意关闭门窗,室内人员应远离门窗、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2)关闭家用电器,拉开电源插头,防止雷电从电源线入侵;(3)在室外时,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的野外停留,如果无处躲避时,应尽量在低洼处躲避,或者立即下蹲,降低身体的高度;(4)远离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广告牌等;(5)立即停止室外游泳、划船等水上活动;(6)如果多人共处室外,相互之间不要靠紧,以防被雷电击中后电流互相传导;(7)雷雨天气在户外,不要使用手机;(8)对被雷电击中的人员,应立即采取心肺复苏法抢救。

6、如何应对洪灾?

洪水是指由于暴雨或者水库溃坝等引起江河水量迅猛增加及水位急剧上涨的自然现象。

应急措施:(1)突然遭受洪水袭击时,要沉重冷静,并以最快速度安全转移,安全转移要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幼病残人员,后其他人员,切不可有侥幸心理;(2)被洪水围困的,有通讯条件的,可利用通讯工具寻求救援,无通讯工具的想办法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同时可以寻找体积较大的漂浮物等,主动采取自救措施。(3)当住宅遭受洪水围困时,应迅速安排家人向房顶转移,并想办法发出求救信号;(4)洪水过后往往伴随疫情发生,应注意做好防疫工作。

7、如何应对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地沟谷中由洪水引发的携带大量泥沙、石块的洪流,泥石流来势凶猛,而且经常与山体崩塌相伴随,对农作物和道路桥梁、房屋等建筑物破坏性极大。

应急措施:(1)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坡或者高地跑;(2)不要停留在低洼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3)不要躲避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下方。

8、如何应对海啸?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和水下滑坡、崩塌所激发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淹没的灾害。 应对措施:

(1)海啸前通常会有一些反常现象,例如潮汐突然反常涨落,伴有大量水泡,浅滩上出现大量海生物等,察觉海啸征兆,迅速撤离海边,向内陆或者高处转移;(2)不幸落水,尽量抓住木板等漂浮物,尽量减少动作,尽量不游泳,节约和保持体能,尽量向其他落水者靠拢,以便比较容易被发现。

9、如何应对地震?

地震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地球表层的振动。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地震灾害。一般震级大于5级的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地震灾害,通常称为破坏性地震。

应对措施:(1)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震抗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2)地震发生时必须沉重冷静,震时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时,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绝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黑客技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123.com/170795.html

“常见的灾难天气有寒冷(寒潮是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吗)” 的相关文章

乌克兰安全局关闭了五个在公民中传播恐慌和错误信息的机器人农场

据Techspot报道,乌克兰国家安全局(SBU)宣布,自俄罗斯入侵该国以来,该机构已发现并关闭了5个运营10万个社交媒体账户的机器人农场,这些账户传播与入侵有关的假新闻。 SBU在一份新闻稿中写道,这些农场位于包括哈尔科夫、切尔卡瑟、捷尔诺皮尔和外喀尔巴阡在内的地区,被用于 “大规模信息破坏”,...

乌克兰安全局宣称逮捕了协助俄军开展通讯中继服务的黑客

Vice 报道称,在最近一次行动中,乌克兰安全局(SBU)声称抓获了一名在乌境内为俄军提供通信服务的黑客。在当天上午 10 点发布的推文和电报消息中,SBU 分享了本次行动的诸多细节。尽管尚未得到另一独立消息源的证实,但我们已经看到了面部打码的黑客、以及所谓的通信系统照片。 电报帖子指出,黑客...

可口可乐 161GB 数据被盗 包括金融数据、密码和商业账户等

俄罗斯关联的黑客组织 Stormous 声称已成功入侵可口可乐公司,并公开售卖大量数据。Stormous 表示窃取了 161GB 的财务数据、密码和账户,然后以 644 万美元或 1600 万个比特币的价格出售这些数据。 Stormous 在宣布成功入侵之前,曾在 Telegram 上发起投票,询...

未打补丁的 Exchange 服务器遭 Hive 勒索攻击 逾期就公开数据

虽然在 2021 年微软就已针对 Hive 勒索软件发布 Exchange 服务器的安全补丁,并敦促企业及时进行部署,但是依然有一些组织并没有及时跟进。消息称这些尚未跟进的组织近日再次遭受了 Hive 勒索软件的攻击,被黑客获得了系统权限。 在攻击获得系统权限之后,该勒索软件就会通过 PowerSh...

英国监管机构要求运营商关闭加密货币 ATM 机

在英国,购买比特币最简单、最匿名的方式之一是前往选定的商店,使用比特币自动取款机,你只需存入现金,然后将比特币发送到你的比特币钱包。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现在正命令经营这些自动取款机的公司关闭它们,因为它们没有实施旨在防止洗钱的KYC措施。 要在英国运营,加密货币自动取款机应在FCA注册,并...

黑掉微软英伟达三星 黑客组织 Lapsus$ 主谋疑似 16 岁英国少年

据报道,日前,微软、英伟达等科技公司遭到一系列黑客攻击,而网络安全人员在调查中,把目标锁定在了英国英格兰牛津一位16岁少年。四名网络安全专家目前正代表微软等被攻击公司展开调查,对名为“Lapsus$”的黑客组织进行调查,专家们判断,上述16岁少年是这个黑客组织的主谋。 这个黑客组织过去进行了多次高调...

评论列表

鹿岛萌懂
3年前 (2022-06-20)

的灵巧作业能力 ①戴手套时,不容易操纵常用的肘节开关、按钮开关和控制旋钮。手指灵巧作业能力减低时操作者可能摘掉手套,摘下手套后手部血流减少、手指变冷,最终降低手指灵巧作业能力。 ②向手套内吹热气并不能起到暖手的作用。由于人的

痛言浊厌
3年前 (2022-06-21)

为低压区表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风暴形成的条件。在本世纪初期,气象学家意识到这种风暴统一体理论不能给龙卷风从西到东穿越回归线提供有力的依据。这种风暴,大多出现在30~60纬度之间,是形成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气候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冬季。它们包括每

余安夙月
3年前 (2022-06-21)

境若伴有强阳光辐射,也可造成损伤。 2.寒冷环境对人体健康和工作能力的间接影响 ①在寒冷环境中,人体对食物与饮水的需求量增加,但因供应困难常引起食物与饮水短缺。 ②在寒冷环境中保持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有

俗野谜兔
3年前 (2022-06-21)

风可使皮肤干燥、龟裂,增加发生晒斑和擦伤的敏感性。外涂唇膏可预防口唇和皮肤皲裂。南方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哪些南方的气候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度二十多度,温暖湿润,但也有突变情况的,干燥寒冷经常发生。由于近年的环境破坏,间接影响地球的气候。出现较多的灾难性天气有寒潮,干燥寒冷时常有,洪涝,闪电等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