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来范围更大最强高温来袭,今年的高温天气可能并不是最极端的。
每年的气候变化都不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如果污染面积进一步加大的话,那么灾难可能会更加剧烈。在新闻上很容易就看到哪些地方出现了灾难,和往年相比这两年来出现灾难的次数越来越多,甚至每一次灾难都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这导致很多地区的人在生活和学习上都是非常不安和担忧的。我们并不知道哪一天灾难就会来临让自己的生活一片糊涂,很多人也选择将这些重要的财产保留到银行,或者将自己重要的人送到更加安全的地方。但是这个现象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不能够解决问题,那么伴随我们的依旧是恐惧和害怕。
大量的灾难也是因为现在地球受污染的面积比较大,而且气候也是被严重的影响。北极圈和南极圈附近的冰川已经出现大面积的融化,这可能就会导致洪涝灾害的产生。这不仅会导致生活在北极圈和南极圈的野生动物慢慢的灭绝,无家可归,甚至冰冻在地层之下的细菌也会跟随着这些河流到达不同国家。我们不能够确保人类和动物是否能够承受他们所带来的危害,而这次的疫情,就是因为病毒所引起的。对于这些微生物的危害我们已经明白了它所带来的危害,但是现在的医学手段已经没有办法帮助我们解决所带来的危害。
在2023年是否会出现更加极端的天气,我们并不知道,这是因为谁都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但是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护好现在所生活的环境,将环境慢慢的改善。地球只有一个,如果地球的环境没有办法被保护的话,可能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2022年出现了气候反常的现象。
全国大部平均气温偏高,因为三月份回暖严重;但是四月中旬以来全国大部气温偏冷或正常,因为冷空气活跃,气温跌宕起伏很大:有些地方一会冷一会热平均下来又正常了,有些地方冷空气加雨压温严重所以偏低,但是整个大气情况是正常的。
如果按照3~5月全国平均气温其实是偏高的。只有云南和海南部分地区比常年偏冷一点。而且南方几个省会的入夏时间比往年偏早的。
其主要原因在于三月上中旬和四月上旬亚欧大陆场上出现乌拉尔槽-中亚脊-东亚大槽的形势,我国受到大陆高压影响处于大回暖的状态。而四月份西南华南部分地区比常年偏冷-1~-2℃。
四月份东亚槽和乌拉尔槽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乌拉尔山到鄂毕河流域处于一个明显脊位,日本海到西北太平洋地区也处于一个脊位,而外东北地区则是一个槽位,指示着东北冷涡活动频繁,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东北北部地区气温也是偏冷的,而在孟加拉湾北部的位势线有一点点弯曲,这指示着比较浅的南支槽(也叫印缅槽)的存在,这个槽可以将一部分暖湿气流带向我国,特别对西南华南地区的阴雨天气有重要作用,这也加剧了气温走低。
而乌脊和东亚脊的存在是利于西伯利亚和蒙古的冷空气堆积和南下的,这也是经向环流活跃的表现。因此4月以来我国至少有4月12日、4月16日、4月23日、4月30日四次全国性冷空气,其中416和430两次冷空气的南下程度都很深,前者由于台风 *** 卡有牵引元素,后者则是南海低压系统的吸引。
在这种海上低压系统的拉扯吸引下,冷空气走的更南,因此华南地区甚至中南半岛都会受到冷空气影响,打破以往气温更低记录。
2022年三月份天气开始回暖。一般3月22日也就是春分过后就不会再冷了,因为这时候太阳的直射点开始由赤道向北移动了。冬天低温天气要持续到3月中旬之后。在中国因为地域辽阔的关系,所以不同地区,其寒冷结束的时间不同,一般由南至北,暖和时间会越来越晚。
其中最南就没有寒冷的时候,而最北则5月之后才了能暖和。南方的话一般三月左右就暖和了,但是北方地区至少要到清明前后气温才开始转暖。此时草木萌动,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而且东亚大气环流已实现从冬到春的转变。
回暖之后春季气候的特点
春季是一年的之一个季节,从立春节气起,时序就进入春季了,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正是阳气初生之时,万物至此,渐次复苏。立春,在自然界,最显著的特点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时至立春,在我国,北回归线及其以南一带,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而在以北大部分地区,只能是说进入春天的前奏,万物尚未复苏,还处于万物闭藏的的冬天。对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来说,距北回归线(黄赤交角)越远,进入春天越迟。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立春”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入春天的前奏。
2022年这么冷的原因:
1、拉尼娜事件影响
在2021年10月底的时候国家气候中心就发布消息称,我国在十月就已经进入拉尼娜状态。并且会在今年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像1月的低温凝冻天气,就是拉尼娜导致的,使我国南方冰灾影响严重。而2022年2月这么冷,湖南、贵州等气象局均表示是受拉尼娜事件影响。
2、南方水汽丰沛
在青藏高原南缘的南支低压槽活跃,槽前的强盛西南气流将大量的海洋水汽输送到我国南方,沿着冷空气垫向上爬升。冷暖气流的持续对峙、交汇形成一次次降温降雪天气。
3、冷空气南侵
2月以来受较强西伯利亚高压影响,东亚大气环流以经向型特征为主,有利于冷空气多次向南入侵我国,配合印缅槽偏强,低层水汽条件较好,导致南方2月持续为低温雨雪天气。
2022年气候不寻常
从季节性气候变化来说,这还是属于冬季(气象意义上)时段,这意味着冬季出现雨雪气候,完全是属于正常的,并且今年受到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可能也会增加雨雪的可能,所以这都可以说通的。只不过在2月以来,我国出现的雨雪气候频率相对较高。
真的是一波接一波,好不容易元宵佳节,我国大范围地区出现了“云开雾散”的局面,但是这一天一过,马上雨雪又回归了。整个月也在“逆转”我国冬季的整体气候(偏暖,偏冷的状态)。2月以来,我国南方地区的降雨还比北方多,整个长江中下游以及偏南区域,雨水都比较多。
2022年天气寒冷的原因是:
1、拉尼娜事件影响
在2021年10月底的时候,国家气候中心就发布消息称,我国在十月就已经进入拉尼娜状态。并且会在今年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像1月的低温凝冻天气,就是拉尼娜导致的,使我国南方冰灾影响严重。而2022年2月这么冷,湖南、贵州等气象局均表示是受拉尼娜事件影响。
2、南方水汽丰沛
在青藏高原南缘的南支低压槽活跃,槽前的强盛西南气流将大量的海洋水汽输送到我国南方,沿着冷空气垫向上爬升。冷暖气流的持续对峙、交汇形成一次次降温降雪天气。
3、冷空气南侵
气象专家表示,2月以来,受较强西伯利亚高压影响,东亚大气环流以经向型特征为主,有利于冷空气多次向南入侵我国,配合印缅槽偏强,低层水汽条件较好,导致南方2月持续为低温雨雪天气。
4、一二月有极端寒潮
在2021年11月上旬,也就是刚刚进入冬天的时候,国家气象局专家就提醒过大家“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一二月冷空气活动将明显转强,会发生阶段性极端寒潮事件”。因为在去年十一二月份的时候天气气温并不冷,但到了一月底冷空气就开始活动频发,华中多个地区都受到影响。
5、全球变暖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高温热浪、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会增加,强度也会增强。因为,全球变暖改变了大气环流经向度等特征,并通过海至气、陆至气相互作用影响到局地的气候。
据TechCrunch报道,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最近遭到网络攻击,超过51.5万名“高危人群”的数据被泄露,这很可能是国家支持的黑客所为。在周三发布的更新中,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证实,最初的入侵可以追溯到2021年11月9日,即在1月18日攻击被披露之前的两个月,并补充说,其分析表明,入侵是对其...
GitHub今天透露,一名攻击者正在使用偷来的OAuth用户令牌(原本发放给Heroku和Travis-CI),从私人仓库下载数据。自2022年4月12日首次发现这一活动以来,威胁者已经从几十个使用Heroku和Travis-CI维护的OAuth应用程序(包括npm)的受害组织中访问并窃取数据。...
Hackernews 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个P2P的Golang僵尸网络在一年多后重新浮出水面,在一个月内侵入了医疗、教育和政府部门实体的服务器,感染了总共1500台主机。 Akamai 的研究人员在与 The Hacker News 共享的一份报告中称,这种名为 FritzFrog 的“分...
在现在跟黑客直接对抗之时,美国政府官员正在为另一个更长期的威胁做准备:攻击者现在正在收集敏感的加密数据并希望他们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将其解锁。这种威胁来自于量子计算机,它的工作方式跟我们今天使用的经典计算机非常不同。 它们使用的不是由1和0组成的传统比特,而是可以同时代表不同数值的量子比特。量子计算...
微软今天宣布,它将默认阻止5个Office应用程序中VBA宏脚本的执行,这是近年来影响最大的变化之一。从2022年4月初开始,Access、Excel、PowerPoint、Visio和Word用户将不能在他们从互联网上下载的不受信任的文件中启用宏脚本。 安全研究人员多年来一直要求作出这一改变,这将...
美国Broward Health公共卫生系统近日披露了一起大规模数据泄露事件,影响到1357879人。Broward Health是一个位于佛罗里达州的医疗系统,有三十多个地点提供广泛的医疗服务,每年接收超过60000名入院病人。 该医疗系统在2021年10月15日披露了一起网络攻击事件,当时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