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出行要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户外活动;行车时间不宜过长;车内不能放打火机、香水等易燃易爆物品。
之一,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户外活动:特别是午后高温时段,应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曝晒,同时采取防晒措施;穿浅色服装,带遮阳帽、草帽或打遮阳伞。
多喝水,特别是盐开水,但不要过多喝冷饮,以免影响消化功能;多吃能预防中暑的新鲜蔬果,比如西红柿、西瓜、苦瓜、桃、乌梅、黄瓜等。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清凉油、风油精等。
第二,高温天气时行车时间不宜过长:应每隔2小时或行驶一段路程后适当停车休息,同时检查轮胎温度和胎压是否过高。
当发现轮胎过热而胎压上升时,应将车停到阴凉处或树荫下,让轮胎自然降温、降压,不可放气或泼冷水,以免发生爆胎等事故。另外,高温天气驾车极易使人困乏,车主切勿疲劳驾驶,也不能开着空调在车内休息。
第三,车内不能放打火机、香水等易燃易爆物品:在太阳的曝晒下,车内温度更高可达到80摄氏度以上,车内打火机、香水等很容易爆炸或燃烧。
因此,车内不能放打火机、香水等易燃易爆物品,尤其是在阳光直射的挡风玻璃下。另外,老花镜、水晶等饰品,容易把光线聚焦,从而点燃其他物品,车主要注意。
扩展资料
预防中暑的 *** :
1、自备降温小物件
如果环境持续高温,找不到阴凉、通风好的地带,建议准备湿毛巾、湿巾等等降温的物件。此外,网上有很多带风扇的帽子等等,建议可以携带一个,既实用又方便。
2、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消耗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睡眠时,应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高温出行,注意三点
近年来,全球气候逐渐变暖,中暑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随之增加,天气炎热,注意防暑的措施如下:
1、保持凉爽
选择轻便、浅色、宽松的衣服,室内保持凉爽,尽可能呆在有空调的地方。如果家里没有空调,可以去商场或公共图书馆乘凉。仔细安排户外活动
2、合理饮食,保持身体的水分
多喝水:及时喝水,补充水分,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远离含糖或含酒精的饮料:这些饮料不但不解渴,反而会使身体丢失更多液体;喝冷饮还会引起胃痉挛。
3、随时关注天气、易感人群情况
查看最新天气消息:查看当地新闻,了解极端高温警报和安全提示。了解症状:学习中暑相关疾病的症状和体征,以及如何治疗。
中暑的症状:
在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下后,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等症状,一开始体温正常或略升高。核心体温持续上升达到38摄氏度以上时除上述症状外还会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四肢湿冷等情况。如不及时干预可逐渐发展为昏迷伴四肢抽搐,严重时可产生多器官功能衰竭。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暑
1. 在户外工作要带好防护设备。
高温天气在户外工作,一定要带好遮阳帽、护臂物件,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阳光的直晒,防止皮肤晒黑、灼伤等情况发生。
2. 尽量不要在一天中气温更高、阳光直射的时候进行户外活动。
一天中气温更高、阳光直射的时段为上午11点——下午3点之间,这段时间更好以室内活动为主,即使外出也要带上防护设备。
3. 饮食上要有所注意。
高温天气,饮食上以清淡、爽口的食物为主,可以多喝一些清凉饮品,如绿豆汤等。此外不要吃过多的辣味、油腻食品,防止上火和身体不适。
4. 防止高温天气中暑。
高温天气中暑多因身体长期处于炎热、闷热的环境而导致身体无力、头晕恶心,即出现中暑现象。所以要及时进行环境改善,可以进行室内通风、吹吹风扇和空调、喝一些冷饮等。
5. 养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
高温天气条件下进行工作和生活,一定要注意度的把握,不可以过度劳累,尤其是在中午时候要放下工作,进行及时午休,这样才会拥有健康的身体状态。
6. 外出游泳要注意安全。
许多人会在高温天气去游泳,游泳要注意安全,更好选择室内游泳池(室外游泳很容易晒伤皮肤),同时一定要结伴游泳,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劳累引发胸闷、身体无力等症状。
一、高温天气的预防
1. 要注意控制情绪
情绪的波动是诱发心血管疾病发作的重要诱因。情绪的激动会诱发血压升高,增加心脏的负担。
2. 饮食
一定要注意避免暴饮暴食。炎热的夏季,本来身体需要的能量就要高于其它季节,由于暴饮暴食,会在局部时间增加消化吸收系统对血液和氧气的消耗增大,加重心脏的负担。应当尽量避免冰冷食物的 *** ,冰冷的食物会 *** 身体的应急反应,加重心脏的负担。
3. 应当避免剧烈的运动
本来心脏就要为抵抗高温而工作,如果这个季节再剧烈运动,就会使得心脏的负担超过正常的负荷,容易引发心脏疾病的发生。
4. 休息
一定要安排好休息,保证有充足的睡眠。睡眠是身体的更好休息方式。炎热的夏季,由于闷热,睡眠会不足,使得身体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加重心脏的负担。所以夏季更好保证每天8小时的充足睡眠。
高温天气
二、高温天气的应对措施
1、白天尽量避免或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10-16时不要在烈日下外出运动和劳动。
2、不宜在阳台、树下或露天睡觉,适当晚睡早起,中午宜午睡。
3、室外劳动时应戴上草帽,穿浅色衣服,并且应备有饮用水和防暑药品,如感到头晕不舒服应立即停止劳动,到阴凉处休息。
4、浑身大汗时,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澡,应先擦干汗水,稍事休息后再用温水洗澡。
5 、空调温度应控制在26~28℃,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8℃。空调运作时,尽量避免送风口冷风直接吹着头部或长时间对着身体某一部位吹。定时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6 、避免皮肤被蚊虫咬伤、开水烫伤等,预防因气温高、细菌繁殖加惴而造成的感染。
7 、注意饮食卫生。要多饮水,每日补充2000毫升以上的水,以温淡盐开水或茶水为主,兼食瓜果和新鲜蔬菜。
8、要静心度夏,遇事戒躁忌怒,安心调养,怡然自得。
9、要提高防范中风的意识。少食多餐,切忌过饱过腻,以防胃肠道消化食物时与大脑争血,增加脑缺血性中风的机会。凡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者,应坚持服药,一旦出现心慌气短、头昏眼花、手足不灵、走路不稳、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高温天气一般是指气温在35℃以上。高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气温高而湿度小的干热性高温;另一种是气温高、湿度大的闷热性高温,称为“ *** 天儿”。
小暑过后,将会连续出现高温天,高温天气对人体也是有一定的危害的,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是产生中暑以及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导致死亡。
在夏季闷热的天气里,还易出现热伤风(夏季感冒)、腹泻和皮肤过敏等疾病。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
高温天气防暑注意事项
(1)外出时要打遮阳伞、穿浅色衣服、戴宽沿帽。有条件的更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
(2)要经常开窗换气,更好在开机1-3小时后关机,要多利用自然风降低室内温度,比如向地面洒些水等。
(3)浑身大汗时不宜立即用冷水洗
高温天气防暑注意事项
(1)外出时要打遮阳伞、穿浅色衣服、戴宽沿帽。有条件的更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
(2)要经常开窗换气,更好在开机1-3小时后关机,要多利用自然风降低室内温度,比如向地面洒些水等。
(3)浑身大汗时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澡;应先擦干汗水,稍事休息再用温水洗澡。
(4)注意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更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更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
(5)宜吃咸食,多饮凉白开水、冷盐水、白菊花水、绿豆汤等;不要过度饮用冷饮或含酒精饮料。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
利用窃取过来的 NVIDIA 代码,威胁者利用签名证书来签署恶意软件,使其看起来值得信赖,并允许在 Windows 中加载恶意驱动程序。本周,NVIDIA 公司证实,他们遭受了一次网络攻击,使威胁者得以窃取员工的证书和专有数据。 对本次泄露事件负责的勒索集团 Lapsus$ 表示,他们已经窃取了...
一项新研究表明,2021 年通过勒索软件攻击方式牟取的所有资金中有 74% 流向了俄罗斯有关的黑客手中。研究人员说,价值超过 4 亿美元的加密货币支付给了“极有可能与俄罗斯有关联”的团体。研究人员还称,大量基于加密货币的洗钱活动是通过俄罗斯加密公司进行。 这项研究是由 Chainalysi...
虽然在 2021 年微软就已针对 Hive 勒索软件发布 Exchange 服务器的安全补丁,并敦促企业及时进行部署,但是依然有一些组织并没有及时跟进。消息称这些尚未跟进的组织近日再次遭受了 Hive 勒索软件的攻击,被黑客获得了系统权限。 在攻击获得系统权限之后,该勒索软件就会通过 PowerSh...
近日,我们在 Twitter 和 Reddit 等平台上见到了不少系统管理员报告,可知问题主要集中在被 Microsoft Defender for Endpoint 安全防护软件标记为“可疑”的 Google Chrome 更新上。由于谷歌更新服务(GoogleUpdate.exe)没有给“goo...
网络安全仍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对威胁者和安全专家来说都是如此。尽管如此,最近产生的一个积极因素是,公司更愿意与合作伙伴、专家和更大的社区分享信息,共同应对威胁。这方面的一个例子是,微软与苹果合作修补macOS设备中的”Shrootless”漏洞。微软已经提供了有关一个针对Mac的复杂木马的详细信...
在过去的一周时间里,对于 IT 管理员来说无疑是非常忙碌的,他们正在争分夺秒地应对影响世界各地系统的 Log4j 漏洞。随着安全专家不断发现日志工具中的更多漏洞,IT 管理员不知疲倦地工作,以确定和关闭任何可能使漏洞被利用的潜在访问。不幸的是,一个新发现的载体已经证明,即使是没有互联网连接的孤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