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欧美国家比起,日本和我国的天气还是有一些共同点的。比如:南部也有梅雨季节,夏秋常受台风侵袭等。要说区别,最明显的就是因为日本四面环海,海洋性气候显著,比我国同纬度地区夏季稍凉、冬季偏暖。如东京在北纬35度,和山东、河南相似,但冬季气温在0度以上。北海道和我国东北纬度一致,冬天也号称很冷,实际只是雪下得大,从我国标准来看,仅仅和华北北部气温类似,比东北地区暖和多了。 从在日本的衣着上看,冬天最冷,上身也就是一件毛衣,外面再穿件大衣也就足够了。不过,日本中部以南的冬天不好过,室内一般没有暖气(中国北方的集中供暖方式),有点象中国的南方,只有空调或煤气炉取暖。最痛苦的是女生,基本上一年四季都是小裙子,看着都觉着冷。
日本冬天的温度是和东北差不多的,他们不用暖气,是因为暖气对他们是非常不方便的,所以会采用其他的取暖设施,这样也可以达到保暖的效果。比较传统的保暖设施就是被炉了,现在的日本很多人也会用到空调的。
日本与我们隔海相望,离着我们是非常近的,所以地理位置还有气候什么的都是差不多的,所以说日本的冬天也是非常冷的,跟东北的天气差不多。但是日本这个国家却不能使用暖气,这是因为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地区,如果有暖气的话,那么地震来了的时候肯定会发生火灾的,所以说是不允许用暖气的。
当然,日本人也不可能让自己被冻死,他们还是有取暖工具的。在日本人的家里,他们吃饭的桌子就是用来取暖的,这种桌子叫被炉。就是在一个桌子上面铺上一个被子,但是这种被子是特制的,是会发热的,所以日本人在取暖的时候就把双手和双腿给放到里面,这样就不冷了。
这种取暖设备的价钱也是非常便宜的,到了冬天,家家户户都是用被炉取暖的,可以看到一种特别温暖的现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日本大部分的房子都是木头 *** 的,这些木头 *** 的房子保暖性都是非常差的,如果要用暖气的话,那么保暖效果并不好,还不如用这种取暖设施呢!
导致日本气候东西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英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形成的,日本为海洋性的季风气候,主要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产生的季风环流影响形成的;西风带、季风环流都属于大气环流,故造成英国与日本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
扩展资料:
从全球平均的纬向环流看,在对流层里,最基本的特征是:大气大体上沿纬圈方向绕地球运行,在低纬地区常盛行东风,称为东风带,又称为信风带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南半球为东南信风。中纬度地区则盛行西风,称为西风带。
其所跨的纬度比东风带宽。西风强度随纬度增加。更大风出现在30°—40°上空的200百帕附近,称为行星西风急流。在极地附近,低层存在较浅薄的弱东风,称为极地东风带。
从全球径向环流看,在南北方向及垂直方向上的平均运动构成三个经圈环流:
1、低纬度的正环流,即哈得来环流。在近赤道地区空气受热上升,在高层向北运行逐渐转为偏西风,在30°N左右有一股气流下沉,在低层又分为两支,一支向南回到近赤道,另一支北移。
2、中纬度形成一个逆环流或称间接环流,费雷尔环流。
3、极区正环流,即极地下沉而在60°N附近为上升,从而形成一个正环流,但较弱,在中纬地区与低纬区之间,则常有极锋活动。大气环流通常包含平均纬向环流、平均水平环流和平均径圈环流3部分。
日本的四级气温与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的亚热带、热带季气候接近,与其他大部分地区有一定差距,气候多样性不如中国丰富,具体如下:
日本位于东亚,因此具有东亚的气候特点,即季风气候显著。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方相比,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比较丰富。
全国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山间河流短急,水力资源丰富。 在中国,昆明、合肥、上海等地与之气温类似。
日本气候特征:
日本以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全国横跨纬度达25°,南北气温差异十分显著。
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四季分明的温带气候,位于南部的冲绳则属于亚热带,而北部的北海道却属于亚寒带。
日本是世界上降水量较多的地区。主要原因包括了日本海侧地区冬季的降雪;6月、7月(冲绳、奄美为5月、6月)间连绵不断的梅雨;以及夏季到秋季登陆或接近日本的台风。
日本有记载的更高温度纪录是40.9℃,于2007年8月16日在崎玉县熊谷市和岐阜县多治见市测得;有记载的更低温度纪录是-41℃,于1902年1月25日在北海道旭川市测得。
扩展资料:
日本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及形成原因:
日本全国横跨纬度达25°,南北气温差异十分显著。北海道与本州的高原地带属亚寒带,本土地区属温带,而冲绳等南方诸岛则为亚热带。
此外,日本所处位置令她受到季候风及洋流交汇的影响,因此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日本可分为六个气候区,分别是:
北海道气候
北海道不受梅雨的影响,降雨量较日本其他地方为少。夏季短暂且凉爽,冬季漫长而寒冷。
日本海侧气候
范围为本州岛西部海岸地区。冬季受西伯利亚高气压所控制,吹西北风,同时由于暖流对马海流在冬季通过日本海而带来大量水汽,因而常有豪雪。夏季降水较少,有时因焚风而会出现异常高温。
中央高地气候
典型的内陆性气候,冬寒夏凉,冬季与夏季及昼夜之间温差很大,降雨量少。
太平洋侧气候
包括了本州东海岸、南四国和九州大部分地区。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梅雨强台风多,冬季则降雪较少。
濑户内海式气候
包括了山阳地方、北四国、近畿与九州局部地区。这里天气常是晴天,降雨量少,不时遭受旱灾之苦。
南西诸岛气候
范围为琉球群岛。属于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暖。降雨量大,夏季常受台风吹袭。
日本是世界上降水量较多的地区。主要原因包括了日本海侧地区冬季的降雪;
6、7月(冲绳、奄美为5、6月)间连绵不断的梅雨;以及夏季到秋季登陆或接近日本的台风。
日本有记载的更高温度纪录是40.9度,于2007年8月16日在崎玉县熊谷市和岐阜县多治见市测得;有记载的更低温度纪录是-41度,于1902年1月25日在北海道旭川市测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
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侧,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和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不仅受东亚季风的控制,而且受海洋及岛上地形的影响。日本列岛的主要四岛九州、四国、本州和北海道均在30°N以北,相当于中国长江口到东北南部的纬度。日本与中国同处东亚,均受东亚季风控制,但日本气候的海洋性要强于中国。
冬季日本受来自内陆季风的影响不如中国大陆强烈,但西北风仍占优势,11 月至翌年2月西风北风频率达60%〜70%。冬季日本北部接近阿留申低压,因气压梯度大风力很大。1月平均0℃等温线大约在38°N稍南,比中国东部平原偏北 4个纬度。九州南部1月平均温度7℃,相当于中国浙江南部。冬季是西海岸降水最多的时期,山地积雪很厚,但东海岸是背风坡,降水较少。由于降水充沛,日本作物的越冬冻害轻于中国。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初夏南部(38°N以南)与中国长江 流域同样有一个月左右的梅雨期,入梅时间在6月上中旬,出梅在7月上中旬。夏季最热月(7月或8月)平均气温北海道为17〜20℃,本州南部、四国和九州为25〜27℃,比中国东部相应纬度低2〜5℃。秋季节日本常受台风影响, 发生洪涝和风灾,日本是亚洲锋面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从大陆昀东移来的气旋常发展加深,加上地形抬升作用,日本年降水量多数地区可达1 000mm以上,山地均超过2 000mm,比中国明显偏多。
据Techspot报道,乌克兰国家安全局(SBU)宣布,自俄罗斯入侵该国以来,该机构已发现并关闭了5个运营10万个社交媒体账户的机器人农场,这些账户传播与入侵有关的假新闻。 SBU在一份新闻稿中写道,这些农场位于包括哈尔科夫、切尔卡瑟、捷尔诺皮尔和外喀尔巴阡在内的地区,被用于 “大规模信息破坏”,...
尽管恶意软件开发者擅长利用各种软硬件漏洞来达成目的,但他们散播的成品也并非毫无破绽。比如近日,安全研究人员 John Page(又名 hyp3rlinx)就介绍了一招反制勒索软件的新套路。由个人网站和 Twitter 账号上发布的内容可知,John Page 专精于找到恶意软件本身的漏洞,并于近日分...
虽然在 2021 年微软就已针对 Hive 勒索软件发布 Exchange 服务器的安全补丁,并敦促企业及时进行部署,但是依然有一些组织并没有及时跟进。消息称这些尚未跟进的组织近日再次遭受了 Hive 勒索软件的攻击,被黑客获得了系统权限。 在攻击获得系统权限之后,该勒索软件就会通过 PowerSh...
反病毒软件主要根据各种病毒特征进行预防、隔离等操作,但有时候也会出现误杀的情况。UserBenchmark 就是最新案例。根据 VirusTotal,这个流行的免费基准测试工具已被近二十个网站标记为恶意软件。 UserBenchmark 是一个轻量级的免费软件,可以测试你的 CPU、GPU、内...
利用新冠疫情,网络犯罪分子发起各种攻击而尽可能地牟利。欧盟网络安全机构 Enisa 强调,这类活动导致雇佣黑客在过去 15 个月中成为网络安全的最大威胁。 2020 年 4 月至 2021 年 7 月进行的研究的年度报告中,Enisa 表示 COVID-19 疫情期间观察到网络犯罪分子加大了针对潜在...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警告个人和公司当心商业电子邮件泄露(BEC)攻击。据估计,2016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国内和国际因此的损失已达430亿美元,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此类攻击增加了65%。 BEC攻击通常针对执行合法资金转移请求的企业或个人。它们涉及通过社会工程、网络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