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做天气预报,呈现给观众的,是最终的气象产品。之前需要气象理论基础、气象观测、监测,然后通过电脑处理、分析、判断得出最终每天的天气预报。
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很多,情况复杂
因此,天气预报不可能做到完全准确。一般来说,预报的时效越短,可靠性越高;时效越长,可靠性就较低。同时,有时天气的局地性也很大,例如,预报某都市下雨,可能都市北部下雨了,当地就认为预报是准确的;而南部没有下雨,南部地区的居民就会认为预报是不准的。
当前,我国都市的短期预报准确率一般可达80%以上,但是,不同的天气条件下预报准确率会有所不同。在特殊需要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到更细致的,如以小时为组织的预报,但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以及需要很多的资源条件(如北京奥运期间,为奥运会提供了十分细致的预报),而一般情况下就很难做到每小时预报了。气象部门正在努力尽可能的把天气预报做的更准确。
科学无止境,变化是绝对的,而不变才是相对的
由坏变好,人就舒服,而由好变坏,人就觉得不可思议!变化无常,变化多端,正是气象方面要去破解的难题之一。
但是,干万不要指望这个问题只要解决了,就会万事大吉了,气象方面还会有新的问题在等待我们去破解!如此,循环不停,反复研究,也只能随着天气变化而变化,极端的天气现象还会继续出现,这就是事物的辩证法则,变是永恒的,而不变才是相对的!
天气预报的准确度在提升
天气预报的水平虽然比起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预报的准确度也在提升,但是也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人员根据掌握的一些天气情况作出来的判断,一般来说三天之内的天气预报准确度要高一些。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的温度和天气预报作出的温度肯定有一些不同,城市天气预报也只是针对那个地方作出来一个平均值,但是同一个都市在不同的区域感受到的温度也不同,比如夏天高温时太阳直晒的地方,地表温度远超过天气预报预报的更高温度,实时气温也是气象站所在地作出的,手机上的天气情况也是根据气象台作出的预报随时更新,所以仅供参考。
另外气候干燥的地方,天气监测出来的温度和人们的体感温度差别不大,但是在气候潮湿的地方,人们感觉到的温度会比天气监测出来的温度要高几度。
这个问题问得太笼统!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热。夏至之后,主要是北方炎热,南方冷夏。这个说法还是比较合理的。个人认为这是天气变化,正常的!
华南和江南地方由于长期受到不热带高气压的影响,加上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影响使得这些地方长期降雨,30天降雨天数达到28天,气温非常的低,60年以来一遇的冷夏天气,气温始终维持在22度上下,阴冷潮湿没有阳光,人们不得 *** 上秋衣保暖。
对于黄淮地区长江流域一带,气温却出现了异常的高温,中午持续一周多的时间,温度达到38~40度,地表温度更高时达到80度,直接超出了人的体温。尤其在这些地方已经形成了干旱天气,河南省发出了干旱预警。
这些地方高温的影响是受到大陆高空暖脊的影响,以至于这些地方雨水比较少,长期干旱。加上太阳已经运行到地球北回归线,太阳辐射的热量非常多,造成了高温干旱天气,也是近60年来罕见的高温天气。
从6月22日开始,雨带开始北移,黄淮地区将进入汛期。从6月26日到28日,自四川盆地一直到东北地区,这个雨带自西向东影响我国黄淮地区。这次降雨量比较大,缓解了这些地方的旱情。 6月出现持续的强降雨,也是近些年来比较罕见的天气。
降雨的方式主要是强对流方式,主要是雷暴雨天气,风力有时达到8~11级,局部地区可能有干旱转成涝灾,需要及时的防范。尤其是引起城市涝灾比较严重,比如东北地区的南部,天津,北京,山东的济南等地区。由于这些降雨属于强对流天气,所以雨过天晴依旧是高温。比如6月22~24号这些区域已经有过一次强降水,但是降雨后艳阳高照,晴空万里,气温又迅速回升到35度左右,局部地区还是达到了40度的高温。
目前南方地区雨水渐停,北方地区雨水较多,这样就形成了南方气温迅速回升到35度左右,北方地区开始出现降温,高温40度的天气基本结束。这就是连续三年的拉尼娜现象造成的,主要特点就是7~8月会出现南旱北涝。
总结:天气热,其实这只是短暂的现象,真正的热天是在三伏天,但总体上表现的北方不热,南方却迎来高温酷暑。因为专家预测拉尼娜现象依旧在继续,这是连续三年拉尼娜现象出现,可以说是历史上有天气记录以来第3次出现这种特殊的天气现象。 “拉尼娜”现象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南韩北涝,所以三伏天里在江南中东部、华南中东部出现炎热的夏季。
天津市气象台于2022年06月26日10时25分,发布陆地大风蓝色预警信号:预计我市将有东到东北风5-6级,阵风可达7-9级,请有关单位和人员作好防范准备。预计,6月26日14时至27日,四川盆地东部和南部、重庆西部和北部、陕西东南部、湖北西北部、河南、山东、北京、天津、河北东部、辽宁中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山东、河南中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15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更大小时降雨量30~70毫米,局地可超过80毫米)、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市民出行需注意哪些防范?
大风天气驾驶要控制车速,车速不要过快不要大幅度打方向
大风天气驾驶主要就是控制车速,特别是过桥及一些空旷狭窄路段,车速不要过快不要大幅度打方向!车速过快的话加上大风横风的影响,容易造成车身重心偏离,抓地力变弱,此时车速过快或是大幅度打方向很容易造成车辆侧翻失控,如果迎风行驶的话还会加重车辆油耗,因为此时发动机需要提供更大的动力来推动车身!
建议大风天不要出行
现在通讯这么发达,都会提前知道接下来的天气预报!有实在要出行的不可避免的,在大风天出行,如有雨建议不要带伞,穿雨衣,撑伞会让你寸步难行,同时避免靠近大树和房屋,这些容易有东西掉落,砸到自己危险;另外有 *** 在外面的电线以及电线杆也不要靠近。
不要靠池塘边或河边走,容易掉进去。风险来自于几个方面,在大街上一定注意周边环境,尽量在空旷路面行走,远离电线杆和广告牌,正在施工的建筑。动态的事物更容易出问题。有护目镜就带上,怎么稳当怎么来,最后如果条件允许,带上个胖子朋友,关键时刻的肉盾。
以北京是为例,今天是2022年7月7日,北京市一周的天气预报如下图:
北京全年冷不冷?北京全年平均温度是9℃~19℃。
白天平均19℃,建议穿单层棉麻面料的短套装、T恤衫、薄牛仔衫裤、休闲服、职业套装等舒适的衣服。
夜间平均9℃,建议穿套装、夹衣、风衣、休闲装、夹克衫、西装、薄毛衣等保暖衣服。
气候环境
北京的气候为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
2007年平均降雨量483.9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个月,7、8月有大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北京
俄乌冲突进入第 3 周,一些非常规行为者继续针对俄罗斯国家支持的企业发起攻击,进行一连串的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而由俄罗斯国家控制的石油管道巨头 Transneft 无疑成为了重点攻击对象。 本周四,泄密托管网站 Distributed Denial of Secrets 发布了一个 79GB 的电子...
Microsoft Defender for Endpoint 今天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误报事件,竟然将自家的 Office 应用程序更新 OfficeSvcMgr.exe 检测为勒索软件。今天早些时候,系统管理员在更新 Microsoft Defender for Endpoint 时注意到了恶意程...
Hackernews 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Adafruit 披露了一个数据泄露事件,这个事件是由于一个可公开查看的 GitHub 存储库引起的。 该公司怀疑这可能允许攻击者对2019年或之前对某些用户的信息进行“未经授权的访问”。 Adafruit 总部位于纽约市,自2005年以来一直是开源硬...
黑莓威胁情报(BlackBerry Threat Intelligence)团队刚刚发出警报 —— 一款自 2021 年 8 月存续至今的 LokiLocker 勒索软件,正在互联网上传播肆虐。据悉,该恶意软件采用了 AES + RSA 的加密方案,若用户拒绝在指定期限内支付赎金,它就会擦除其 PC...
对微软Exchange服务器造成严重破坏的臭名昭著的Hafnium黑客组织回来了。但这一次,微软清楚地知道这个国家支持的威胁行为者团体的活动意图,该组织正在利用”Tarrask”恶意软件来瞄准并不断削弱Windows操作系统的防御能力。 微软检测和响应小组(DART)在一篇博文中解释说,Hafni...
一名安全研究人员发现了Cue Health公司家用COVID-19检测试剂盒的一个漏洞,可能会让用户伪造结果。Cue Health的COVID-19检测试剂盒是一种蓝牙操作的分子测试,可以在20分钟内检测出阳性标本。该系统使用鼻拭子测试冠状病毒,鼻拭子被插入一个一次性盒中,由电池供电的Cue阅读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