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的概念也发展落地到如今,国外的共享出行的代表Uber、共享旅游住宿代表airbnb,到国内更大的共享出行公司-滴滴以及现在如火如荼的共享单车代表-摩拜单车跟ofo小黄车。前段时间还在上海试运营的共享雨伞跟共享冰箱等等,现在这些打着共享经济理念的产品真是层出不穷,其现象光怪陆离。
在此前,国民老公王思聪还立下了个flag,说共享充电宝这事能成他就直播吃翔。而撕逼的另一方聚美优品的陈欧还继续坚持投钱进去,之前已投一家共享充电宝公司3个亿,占股60%出任其董事长一职。在此,我对这种伪需求的共享充电宝提出了疑义:
(一)手机电池容量的发展
现在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也开始注重手机电池的容量问题了,只要满足用户一天一充或者一天两冲的需求就没有问题。这样就会减少去使用共享充电宝这种产品,而且现在很多的商家也有帮忙为客户充电服务,所以这一块的使用率会很少。
(二)充电宝单价不贵且易携带
充电宝这种产品越做越精细,更容易携带。之前在网上听投资人说现在的人出门都不带包。我想说这些投资人被一些现象给蒙蔽了,现在不管男的还是女的出门都必会带一小包,女生更不用说了。所以,自己购买一个充电宝随身携带其实很方便的。
(三)用户信息的安全
我知道很多人会说都是著名充电宝厂商出品的充电宝产品,其安全性肯定很高。其实不然,之前消费者在很多商家消费时,都会去连接WiFi,但WiFi的安全性大家可想而知。共享充电宝也是,一些不法分子要是想破解这种东西还不是易如反掌。
(四)盈利能力岌岌可危
能否盈利始终是共享充电宝行业绕不开的问题。在盈利模式上,共享充电宝主要靠租赁费用、押金费用或植入广告来赚钱。但目前行业还处于投资方“烧钱”的时代,还没有哪家企业真正实现盈利。
(五)将原本免费充电的场景升级为付费,用户难以接受
原本在咖啡店里我可以自己找地方充电,如今服务生却笑吟吟地给我递上一个充电宝,并告诉我使用一个小时要交 1 元钱?用户的消费升级难以实现转型。
最后明美无限还是要跟大家纠正一个概念,跟共享单车一样,所谓的共享充电宝,也不是类似Uber、Airbnb这样的原生共享生意。它的实质,就是个充电宝租赁生意。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很重要,形态有差别,市场的估值,肯定不一样。原生的共享生意,是通过互联网组织闲散资源和生产力对接,租赁生意,最后比的是资本投入和出租效率。
所以在我的观点看来,像共享充电宝这种伪需求的产品的未来发展不会很乐观的,我不看好它。
视频链接:https://n.sinaimg.cn/sinakd20211219s/138/w600h338/20211219/9907-45d93401a89f40f888b22dc250f73fab.jpg 区块链项目Ronin发布消息称,黑客从该项目窃取价值6.15亿美元的加密货币。按照R...
一个由多个全球执法机构组成的联盟–包括FBI、特勤局、英国国家犯罪署、欧洲刑警组织和其他机构–最近领导了一次行动,以查封RaidForums拥有的网络域名。RaidForums.com通常被描述为世界上最大的黑客论坛之一,它承载着一个留言板系统,恶意方可以在这里购买、出售和交易来自重大漏洞的黑客和...
乌克兰计算机应急响应小组(CERT-UA)在周二的一份安全公告中称,他们刚刚破坏了 Sandworm 想要攻陷一家该国能源供应商的企图。据说 Sandworm 是一个与俄罗斯军事情报部门有关联的黑客组织,期间试图利用臭名昭著的新版 Industroyer 恶意软件,来切断未具名的某能源供应商的变电站...
电动汽车(EV)革命来了。在过去的十年里,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已经从16000辆增长到超过200万辆,汽车高管们预计到2030年,超过50%的美国汽车将是全电动的。不难看出,专家们为何做出如此乐观的预测。除了不断增长的电动汽车车队,今年早些时候签署的美国国会两党基础设施协议将包括75亿美元,以帮助规...
当地时间5月6日,宜家(IKEA)加拿大公司表示已经将该公司大约9.5万名客户的个人信息数据泄露事件通报给加拿大的隐私监管机构。宜家(IKEA)加拿大公司在致受影响客户的一封信中表示,可能已被泄露的数据包括客户姓名、电子邮件地址、电话号码和邮政编码。 宜家加拿大公司已通知加拿大隐私专员,因为有95...
在今天发布的安全公告中,微软安全团队发现了一个大规模的活动:利用类似主机的基础设施向网络犯罪团伙提供钓鱼服务。该服务被称为 BulletProofLink、BulletProftLink 或 Anthrax,目前在地下网络犯罪论坛上进行宣传。微软称这项服务为“钓鱼即服务”(Phishing-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