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理解广告有什么好看的,二维码有什么好扫的,明知道里面都是套路为什么还要上当呢?曾经有一段时间,古董的项目都死了,没有项目做了,一直在找项目,也加过一些项目付费群,但是都是烂大街的项目,正愁没项目做,无聊看群信息的时候,突然发现,那些从前根据本能直接跳过的广告,闪着一阵“光芒”,每一个广告背后不都是一个个的项目吗?
没错,只要你好好研究,深入的挖掘,人家在做的事情本身就是一个项目。每一个二维码的背后都是一个完整的人,他是做什么的?他有什么值得我学习?这里大家可以好好理解下。就像古董在微信朋友圈卖0月租手机卡,有一批人就跟上了这么一波小红利期,也小赚了一笔。有人看到古董发的一些引领技巧,他也跟着模仿,也吸引了一波人加好友,所以,每一个人都有他擅长的东西,也有被人所学习的地方,无非是程度大小而已。
早上在朋友圈扫码进了一个社群,当时只有20几个人,没多久就120多个了,这个群主题是分享干货
而这只是表示上的东西,当群主发出了一下内容,把社群当做容器,为那些没有能力做社群的人提供了一个容器,这样做的好处是:
让群内成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赚点小钱,无需付出什么价值,因为群内会有人讲课。
而更深层次的理解是,这个社群的成员在迅速裂变!
这是半天后的一个群成员情况,这何尝不是一种“老鸨模式”?
看到这里相必大家已经看明白这种模式了吧?这何尝不是一个不错的引领技巧?而接下来,你需要做的就是结合自己的行业,如何建立那么一个模式,主要就是思考三点
1、你能为你的目标用户提供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2、你能为那些群内用户带来什么“福利”?让他们积极的为你去做推荐?
3、你还有什么方式可以增加模式的强度,提升裂变能力?比如说找大号去帮忙推荐,比如说到相关网站投放点广告。
总结:
每一个人都有他擅长的东西,也有被人所学习的地方,无非是程度大小而已,其实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加一些大咖的付费群也不无好处。
来源:朱海涛自媒体(微信/ *** 号:81433982,公众号zhuhaitao51),项目分享公众演说 *** 群:591463317, 本文链接:http://www.haitaoseo.com/19924.html
更多关注微信公众号:jiuwenwang
研究人员近日发现了针对乌克兰计算机的新型擦除恶意软件(以破坏关键文件和数据为目的),这是俄乌冲突以来发现的第 3 款擦除恶意软件。 这种被称为 CaddyWiper 的恶意软件是由总部位于斯洛伐克的网络安全公司 ESET 的研究人员发现的,他们在周一发布的推文中分享了细节。 据研究人员称,该...
黑莓威胁情报(BlackBerry Threat Intelligence)团队刚刚发出警报 —— 一款自 2021 年 8 月存续至今的 LokiLocker 勒索软件,正在互联网上传播肆虐。据悉,该恶意软件采用了 AES + RSA 的加密方案,若用户拒绝在指定期限内支付赎金,它就会擦除其 PC...
对微软Exchange服务器造成严重破坏的臭名昭著的Hafnium黑客组织回来了。但这一次,微软清楚地知道这个国家支持的威胁行为者团体的活动意图,该组织正在利用”Tarrask”恶意软件来瞄准并不断削弱Windows操作系统的防御能力。 微软检测和响应小组(DART)在一篇博文中解释说,Hafni...
据Techspot报道,根据卡巴斯基的一项调查,30%的人认为使用跟踪软件来监视他们的伴侣是正常的。跟踪软件是一类允许一个人监视另一个人的软件,通常是在目标的移动设备上安装该软件,而他们并不知情。这类应用程序通常伪装成家长控制应用程序或防盗解决方案,可以监控互联网活动,跟踪用户的行踪,录制音频和视频...
大多数人都知道,现代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计算机,存储了我们个人和私人生活的一系列信息,我们不希望陌生人得到这些信息。然而,许多人没有考虑到他们的车辆信息娱乐系统和其他系统内到底储存了多少个人信息。 现在一份报告研究了全球15大汽车制造商,并调查了它们之间的数据共享政策。该研究对每个品牌2...
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Conti 勒索软件团伙于周五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一条激进的亲俄信息后,该团队中的一名成员(据信是乌克兰人)泄露了该团伙的内部聊天记录。 这条公开的亲俄信息似乎让 Conti 的一些乌克兰成员感到不快,其中一人黑进了该团伙的内部 Jabber/XMPP 服务器。今天早些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