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渗透破解 > 正文内容

做社群运营的人,正在被市场淘汰吗?

访客6年前 (2019-08-13)渗透破解642

在我们的社群以及一些运营的圈子里都有不少讨论,原文中也提到不少观点,一碗梁粉也想来聊两句。

(注:这篇文章只讨论观点,不针对个人,杠精及恶意评论者请远离。原文作者是互联网知名运营专家,某创业公司用户增长负责人,也是36氪,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鸟哥笔记专栏作家,有很多地方值得学习。)

做社群运营,你收获的技能少吗?

什么是社群运营?

“发早报晚报,扔商品链接,解答群内问题,发起打卡活动,拉人头做裂变”。

貌似这就是社群运营的全部了?

这个场景,跟咱们社群的资深人士宝大湿,当他跟身边的人提及“我是做社群的时候”,周围的人真是一模一样哭笑不得的解读:

我在西安,给十个人说我是玩社群的。

五个人问我,你就是弄海报裂变人的?

三个人问我,你是建群卖啥的?

还有一个跟我说,我也玩社群的,我有几十个群,你多少,我说我一个,看我眼神很是同情

而作为对比的职位,提到的产品运营,关键词优化,数据跟踪和分析,看起来更加高大上很多。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或者说,就事论事,举两个最简单的例子:

1.社群运营就不需要做数据分析了吗?

从时间段来分析:

从早上8点到晚上11点,从周一到周五,社群在哪个时间段最活跃?

为什么?跟产品特性,人群属性,内容投放有没有关系?

从活跃度来分析:

做活动之前和之后,社群入群退群人数,活跃度有什么变化?

这些数据能否反映活动的设计环节是否有效?

从邀请关系来看:

谁邀请了谁进群?他总共邀请了多少人进群,分别在什么时间段?是否是裂变活动触发的?

从讨论内容来看:

最近群里都在讨论什么内容?什么是最热的关键词?能否引导至转化和成交的内容?

上面这个是从数据分析的角度来看。

社群运营需不需要项目管理的技能呢?

一碗梁粉想说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由 *** 决定脑袋,我们所处的公司,所处的行业,所处的职位,都会限制想象力。

说到这个,人生的三重境界,其实放在社群运营层面又何尝不是。

看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当你看山是山的时候,千万千万记得要跨越这个层次,迭代自己。

做社群运营,对运营理解就会停留在非常浅显的层面?

文章列举了很多社群培训的乱象,尤其是在贩卖焦虑的知识付费领域。

比方说,一碗梁粉见到的最常用的兜售社群风口的句式是:

要想发展,必须占据风口,数一下你曾经错过的风口,PC时代的网站,微信里的小程序,你再也不能错过社群这个巨大的红利。

洗脑并且贩卖给你焦虑,仿佛你今天不做小程序,不做社群,明天公司就会倒闭一般。

这点其实无可厚非,在互联网领域,当一个运营的热点出现的时候,必然会出现各路大神,泥沙俱下,通过风口以及红利来洗脑赚钱的场景。

很现实的一个案例是,前两年网站火爆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抢注网站和域名,这两年抖音火了,做抖音的各路大咖不断涌现,现阶段看起来真正赚到钱的都是做抖音培训的,而不是抖音上各个千万粉丝大V。

那么,你是否会因为这些乱象就否定整个短视频火爆的趋势?

如果只知道,“发早报晚报,扔商品链接,解答群内问题,发起打卡活动,拉人头做裂变”,毫无疑问地,对运营的理解必定停留在很浅的层面上。

我们的眼睛就是我们的监狱,我们的眼光所到之处就是我们监狱的围墙。——尼采

而如果把社群运营贯穿在整个微信流量体系里来,恐怕会是另外一番场景:

社群的流量从何而来?

为什么我要选择社群作为流量的承接体系,相比个人号/公众号/小程序有什么优势劣势?

社群的人群的基础画像是怎样的?基于这个画像,我应该去哪里通过什么方式引流?

引流过来了以后,我该先用微信群,还是先用个人号,还是先用公众号来做承接?

社群的流量来了以后,你怎样运营留住他们?

社群到底提供什么价值,会让用户觉得留在这个群值得?

仅仅是每天早报晚报,一场一场的大咖分享,还是甲方乙方的资源链接,还是你的电商平台的商品优惠等?

又或者只是吐槽,发泄,互相安慰,互怼,互夸,深夜不可描述?

社群的流量来了以后,你怎样自然地裂变他们?

"让很多刚入行的运营从业者以为搞推广只能做裂变。

各种各样的裂变。搞微课的裂变,搞红包的裂变,搞分销的裂变,天天研究打磨海报,如何让用户多多邀请人,哪个裂变工具好用,进群了用什么机器人接待,话术是什么,反复打磨这些东西,如数家珍。"

这些"技术含量不高"?Excuse me ?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使用哪个运营方式,最重要的是看效果,而不是看起来高大上的术语和流程。

这些看起来很low的流程,却在给一个一个小微创业者带来一波一波的流量。

残酷的现实是,如果没有这些看起来技术含量不高,却很有效的流量获取方式,下个月你的投资人就会撤资这个创业企业。

而裂变流程的打磨,是对人性的精准把握,从而带动话术,海报,启动流量设计,整个流程的不断的迭代。

这里面的技巧和学问,恐怕不是”浅显“二字所能形容的。

社群的流量留存以后,如何更好地转化?

社群从来就不是为了运营而运营,为了发红包打卡上早报晚报而做这些动作。

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转化和成交,铺设触点。

如何设计产品的不同价位,从而用不同的社群去做承接和筛选?

如何铺设社群里的各种话题,内容,和场景,从而带动转化,这是一整套闭环的设计。

只是为了打卡而打卡?为了产品的消耗和复购。

或者,以下活动里,哪个更加能结合社群来做转化成交呢?

集赞有奖,任务宝,分销活动,测试报告类活动,打卡活动,DIY活动,集卡类活动,投票类活动,砍价活动,拼团活动等

社群运营,从来就不是一个单一的体系,就像我们自己的线下课程中,就会讲到方方面面:

以及:

题外话,前段时间,大家在拼命讨论996,在一碗梁粉看来,这个话题实在是没有讨论的必要。

即便站在员工的角度,努力向上的又何曾会在乎这点?

放在这个场景里,同样适用:

做社群运营,如果你希望停留在”浅显“的层面,你就会停留在浅显得层面。

而你愿意伸伸脚,向上再走一步,你自然就会走得更远。

老话说的很好,”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世界本就是多元的,而每个人的选择也是多元的,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做社群运营,无法帮你建立起对于世界的正确认知?

社群运营,违背运营的本质,营销的本质,商业的本质吗?

这真是一顶很大的帽子,社群运营断然不能背这个锅。

讲到本质问题,”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信的话,你大可以在百度或者微信上搜一搜,看看有多少个关于本质的讨论。

在知乎上,谈到商业的本质,已经有203个回答。

而在一碗梁粉看来,日常的运营工作中,用什么方式去运营,完全取决于效果,而非本质。

一起来看看《运营研究社》公众号文章里提供的这些社群运营的案例和效果:

幼儿英语启蒙 APP 「宝宝玩英语」,通过幼儿英语启蒙社群,2 年时间用户量达 150 万+,付费用户 30 万,估值 10 个亿。

在线理财教育产品「长投学堂」,通过一个9 元「14 天小白理财训练营」,去年完成了 1 亿元 A 轮融资,付费用户超过 200 万,成为国内更大的在线理财教育机构。

被新华社、人民网表扬的第三方保险服务平台「蜗牛保险」(帮用户定制保险方案)借势社群,精准覆盖超过 600w 用户,估值超过 1 亿美元。

我姑且"武断地"猜测一下,他们对运营营销和商业本质的理解是否深刻,并没有妨碍他们通过社群,不断获取流量和转化。

做社群运营,会让你的职业上升空间极为受限?

职业上升空间,到底取决于什么?

取决于具体的职位,取决于具体的公司,还是取决于具体的行业?

其实,都不是,取决于你自己。

职位很容易被取代,公司会倒闭,行业会没落,但是有核心能力的人才不会被取代。

社群的流量获取能力,社群里内容文案的打磨能力,运营流程的迭代能力,掌握精通这些技能,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会限制你的发展空间。

*** 过去风光一时,今天微信无比流行,明年有没有可能是多闪?

社群运营这个职位,将来会演化成别的名称呢?一切皆有可能。

来来来,我们每一个人在谈到互联网大环境的时候,都该参考caoz大佬曾经引用过的赵本山老爷子的话,放在这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黑客技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123.com/37691.html

标签: 黑客

“做社群运营的人,正在被市场淘汰吗?” 的相关文章

俄罗斯 Sber 银行建议其客户暂时停止软件更新

受俄乌冲突影响,俄罗斯 Sber 银行建议其客户暂时停止安装任何应用程序的软件更新,因为担心这些软件可能包含专门针对俄罗斯用户的恶意代码,被一些人称为“抗议软件”(protestware)。 Sber 的公告写道:“目前,挑衅性媒体内容被引入免费分发的软件的情况已经变得更加频繁。此外,各种内容和...

开源倡议组织就俄乌冲突期间的乱象表态 不希望将开源工作“武器化”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的一个月时间里,许多组织机构纷纷颁布了针对俄罗斯的制裁。但是对于开源社区来说,将制裁的范围无限扩大,显然并不是声援乌克兰的最佳途径。开放源码倡议(Open Source Initiative)组织指出:尽管大多数软件开发者只是在运行时显示反战或亲乌克兰的信息,但还是有个别项目的维护者...

英特尔和 Arm 的 CPU 再被发现存在重大安全漏洞 Spectre-HBB

 BHI是一种影响大多数英特尔和Arm CPU的新型投机执行漏洞,它攻击分支全局历史而不是分支目标预测。不幸的是,这些公司以前对Spectre V2的缓解措施也无法保护BHI的威胁,尽管AMD处理器大多是免疫的。消息传出后,供应商应该很快就会发布安全补丁,而最新得Linux内核已经打了补丁。...

僵尸网络 Kraken 轻松骗过 Windows Defender 并窃取加密货币钱包数据

微软最近对Windows Defender的排除权限进行了更新,没有管理员权限就无法查看排除的文件夹和文件。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因为威胁者往往会利用这一信息在这种被排除的目录中提供恶意软件的载荷,以绕过防御者的扫描。 然而,这可能无法阻止ZeroFox最近发现的一个名为Kraken的新僵尸网络。这...

欧盟将公布新法律 迫使大型科技公司对非法内容进行监管

欧盟准备在周五公布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该法律将迫使大型科技公司更积极地监管其平台的非法内容,这是监管机构遏制大型科技集团权力的最新举措。 据四位知情人士透露,《数字服务法》(DSA)将禁止根据用户的宗教信仰、性别或性取向对用户进行分类和内容定位。DSA是一个立法方案,首次为大型科技公司如何保证...

38 亿条涉及 Clubhouse 和 Facebook 的综合个人信息正在暗网出售

7月24日爆出的Clubhouse漏洞和Facebook用户资料的数据被用来编制成一个38亿条的巨量数据库,暗网售价10万美元,不仅如此,如果买家资金紧张,卖家还愿意分割它。CyberNews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个9月4日的黑客论坛帖子,该帖子提供了这些数据。发帖人称,这些记录包括姓名、电话号码、Clu...

评论列表

柔侣澄萌
3年前 (2022-05-29)

发的? 从讨论内容来看: 最近群里都在讨论什么内容?什么是最热的关键词?能否引导至转化和成交的内容? 上面这个是从数据分析的角度来看。 社群运营需不需要项目管理的技能呢? 一碗梁粉想说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由

囤梦辞取
3年前 (2022-05-29)

。 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转化和成交,铺设触点。 如何设计产品的不同价位,从而用不同的社群去做承接和筛选? 如何铺设社群里的各种话题,内容,和场景,从而带动转化,这是一整套闭环的设计。 只是为了打卡而打卡?为了产品的消耗和复购。 或者,以下活动里,哪个更加能结合社群来做转化成交呢? 集赞有奖,任务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