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美团再次被曝出和商家联合“一起删差评”,甚至还有具体的价格,以及删除差评后提供的“售后服务”。
互联网浪潮下的外卖行业带给商户们的,不仅仅只有利好。早在2019年伊始,就有网友爆料,外卖平台的佣金已涨至28%,成为外卖商家们的“新年之一丧”。
因此,做生意难的商家们有意无意地,注意起了刷单业务、删差评业务以及提升外卖平台排名业务,以期增加曝光,“让生意好做一点”。
甚至还有一位商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刷有可能死,不刷只能等死。”
2月27日,网友爆料称,有不少美团商家为提升排名,选择购买“删除差评”的服务。据悉,这项服务的起价是260元1条,删除条数多的话,价格还可以商量。
商家为何愿意铤而走险删差评?要知道一旦被举报,就会招来严重的惩罚。
“显然,这与商家的排名有关。”业内人士表示。
《每日财经新闻》的报道中称,在现有的算法排名下,一个差评对商家的影响非常大。“一个差评大概可以抵消几十个好评吧。”
原因很简单:用户点进来看评价,往往会更先看差评。如果他觉得这个差评说的有道理,或者被他接受,那么他就会离开,不再这里下单了。
事实上,针对外卖平台的评价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刷单”灰色产业链,刷单组织会主动找到商家寻求合作,有些商家为了提升销量也会专门寻找刷单组织。在互联网外卖平台几乎控制商家流量的大背景下,一位商家说,“刷有可能死,不刷只能等死。”
“每个区域都有几千个商家,如果不搞竞价排名和满减,用户根本看不到你,自然也就不存在所谓的订单。最后,由于成本原因,都退出了。”一位外卖商家在接受《每经》采访时表示。
除此之外,美团的高佣金模式也难辞其咎。一些商家为了减少成本,或在质量上偷工减料,或在分量上做手脚,而由此引来的诸多差评又影响客户下单,于是,删除差评服务应运而生。
事实上,被称作“灰色产业链”的删差评并不隐蔽,反而在各个美团群、外卖群中极为活跃,不停地刷着同样的广告。
自媒体《外卖平台》的一篇报道中出现的一张删差评前后对比图显示,删差评后店家评分确实有变化:“4.7直升5.0”,“一星评价扣多少分就恢复多少分”。
值得注意的是,在外卖行业中,删差评与刷单互为补充,总是结伴出现。不同的是,刷单是价格低、数量大,每单4到6元不等,“最多的时候是1个小时刷了600单”,而且“包好评,带图评价”。
一位 *** 刷手曾向《外卖平台》透露:“刷单数量要根据店家的实际销量,一下刷太多容易被查。下单后我们会截图订单号发给商家,商家点击配送后,他们会在30分钟后完成点评。”
谈及刷单的好处,这位刷手介绍道:“按照刷了1000个好评来计算,最多只需要一万五千元,刷单后排名提升,不到一个月就能把这一万五千元的本钱挣回来。”
据悉,目前做刷单的多是学生、 *** 太太等空闲时间较多的群体。一些长期与商家合作的刷单组织,为了模拟真实的刷单,会按照真实的购买流程进行操作,这样的“真人刷”也加大了平台监管的难度。据《中国工商报》报道,跟据不完全统计,活跃在网上从事 *** 刷单的人数近100万人。
事实上,这并不是美团之一次被曝光刷单。
2016年1月,新浪科技在《美团酒店刷单调查:销量、评价等都可以是假的》中曾提到,“2015年1到8月是美团刷单最疯狂的时期,基本上所有的商户都在明目张胆地刷单,只是数量和模式的区别。”
一家位于天津的宾馆是个典型的从刷单中收益的商家。宾馆老板称,“我的旅馆有12个房间,如果按时间和房间类型来定,一个月30天最多就是360单。但如果是团购券,1000单或更多都没问题,这个给刷单留出了太多空间了。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成本计算要刷多少单而已。”
新京报曾报道,2017年末,一个70余人的团伙勾结数十家入驻店铺和美团内部员工,利用平台退款结算流程进行刷单诈骗,短短10余天就骗取500万元。
据了解,美团的业务员考核是根据间夜量和现金流等计算提成,因此刷单在业务员中普遍存在。甚至还有业务员会在酒店业绩不好的时候,提出刷单的建议,要求酒店一天刷个100单,把排名冲上来,或者平时坚持每天刷4、5单。
关于美团刷单删差评的种种,安博律师事务所何秀茂表示,关于 *** 信用方面,外卖平台或其入驻商家刷销量、刷好评、删差评等“炒信”、“刷单”失信行为被明令严禁,充分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且外卖平台经营者不得删除消费者对其平台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的评价。
更多关注微信公众号:jiuwenwang
尽管苹果一直在警告侧载应用程序的危险性,并坚持对上架 App Store 的应用展开严格的审查。但由于 TestFlight 和 WebClips 这两项功能的存在,越来越多的恶意软件开发者正在积极利用这两大“官方漏洞”。比如欺诈者可忽悠 iPhone / iPad 用户侧带有恶意软件的应用程序,进...
在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的几个月前,一队美国人在乌克兰各地寻找一种非常特殊的威胁。据悉,其中一些小组成员是美国陆军网络司令部的士兵,其他人则是民用承包商和一些美国公司的雇员,他们帮助保护关键基础设施免受俄罗斯机构对乌克兰采取的网络攻击。 自2015年乌克兰电网遭遇网络攻击进而导致基辅部分地区停...
网络安全研究人员将该 APT 组织追踪为 UNC3524,并强调在某些情况下,该组织可以对受害者环境进行超过 18 个月的访问,展示了其 “先进 “的隐匿能力。 在每一个 UNC3524 受害者环境中,攻击者都会针对一个子集的邮箱,集中其注意力在执行团队和从事企业发展、兼并和收购的员工或 IT 安...
有争议的面部识别公司Clearview AI通过从互联网上搜罗自拍照片,积累了一个约100亿张图片的数据库,以便向执法部门出售身份匹配服务,今天,该公司再次被勒令删除人们的数据。法国的隐私监督机构CNIL今天说,这是因为Clearview违反了欧洲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 在一份关于违...
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报告,2021 年上半年勒索事件支付的赎金总额将近 6 亿美元,轻松超过了 2020 年全年的总额。该报告由财政部金融犯罪执法网络周五发布,重点提及了今年发生了几起高调的勒索软件攻击事件,包括 Colonial Pipeline 和肉类加工厂 JBS USA Holdings...
Google 安全团队 Project Zero 近日分享了过去几年安全研究的统计数据,在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团队共计报告了 376 个漏洞,期限为 90 天。其中 351 个(93.4%)已被修复,14 个(3.7%)被供应商标记为“WontFix”,11 个(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