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黑客 > 正文内容

在知识付费的时代,我们需要注意什么,要抓住什么

访客6年前 (2019-03-01)网络黑客537

一、“知识付费”是机会么:所谓“知识付费”,其实如果对标到过往的商业世界中,会涉及到“出版、教育、传媒”三大行业——在传统世界里,这三大产业都是实实在在靠“内容”和“知识输出”在挣钱的。2017 年 3 月,罗振宇在那次宣布罗辑思维改版的闭门会议上,曾经提到过一个观点:这一轮“内容付费”和“知识付费”’,本质上是我们原有的教育、出版、传媒三大产业之间的边界和逻辑发生松动之后所出现的一个机会。

二、知识付费会成为一部分人的噩梦:上面其实说到了,新时代的内容产品,可能需要去适配新的用户使用场景和习惯。这当中,可能包括用户的购买、使用、交互等逻辑都需要去彻底重构。

就像,把传统的线下课程直接录下来放网上就想卖钱这个事,注定是行不通的,这个在过去几年里已经在在线教育领域被无数次验证过了。所以,想要拥抱这一波“内容付费”,你可能首先需要具备“线上”环境下的内容产品设计能力。

逻辑上,一定会有一些传统的内容工作者因为不够熟悉在线产品的逻辑和特性,没有能力设计出来新的“内容产品”而慢慢被淘汰。而另一些原本就是互联网出身,又正好懂内容的人,则可能更容易抓住这个机会。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逻辑:传统内容产业在产品流通和分发方面所长期依赖的某些关键“渠道”也正在发生松动。这里要再次引用我在《运营之光》里提及的一张图:可以看到,在过去,我们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分发模式都是高度“中心化”的,信息的传播和流通高度依赖于关键节点,这件事在传统内容产业内也是一样的逻辑。但现在,形势却出现了很多变化。

简而言之,在社会化的环境下,信息的传播和分发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分布式”的情况,每一个用户个体都在这个时代被“赋能”,人们也越来越依赖于朋友圈、群组、知乎等社会化媒体来获取信息,而不再一味依赖于“核心渠道”。换句话讲,原有的“核心渠道”,价值正在不断被削弱,就像现在看电视新闻和看门户网站的人已经越来越少是一样的道理。于是,这样的背景下,很多时候能否撬动大量用户为你背书,才会成为成败与否的关键。

三、如何抓住这波“知识付费”的机会:其实上面第二个问题已经隐隐给出了第三个问题的答案方向:内容产品化和运营,将会是这一波“内容付费”浪潮中至关重要的两种能力。下面我会分别展开来具体讲讲。所谓的内容产品化,说起来轻松,其实真的还挺不容易的。

我理解的“内容产品化”应该是:把内容当做一个你跟用户互动的手段,通过内容带给用户某种特定的体验,或帮助用户实现特定的目的。这当中,用户在观看体验你内容的每一个环节需要有什么样的体验和感受,都是需要你来控制和影响的,而绝对不是一个视频放上去,你爱看不看这样的感觉。

前面已经提到了,在这个时代,能够有能力撬动用户力量的人,会有更大概率能够在这一波“内容付费”浪潮下获得收益。而能否撬动“用户的力量”,在我看来,核心就取决于运营。

请注意,我们提到的是“运营”,而不是“推广”或“营销”,这几件事可能是非常不同的。前面已经提到,在这个时代,用户个体的话语权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因而,你更好要先能够撬动“用户的力量”,才会让走得更坚实,更何况是“内容”这种本身就高度依赖于用户个体认可、背书和传播才能获得成功的产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黑客技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123.com/37922.html

标签: 黑客

“在知识付费的时代,我们需要注意什么,要抓住什么” 的相关文章

报道称 SafeGraph 正在出售访问堕胎诊所的人的位置数据

根据Motherboard购买的几组数据,一家定位数据公司正在出售与访问提供堕胎服务的诊所有关的信息,包括计划生育设施,显示访问这些地点的人群来自哪里,他们在那里停留了多长时间,以及他们随后去了哪里。 在泄露的最高法院意见草案中, Alito法官表示,法院准备废除罗伊诉韦德案的裁决,该案是数十年来为...

泄露的 Facebook 工程师文件承认违法使用用户数据 或将面临全球收入 4% 的罚款

Facebook正面临一场世界各地隐私法规“海啸”,这将迫使该公司大幅改变处理用户个人数据的方式。根据外媒获得的一份从Facebook泄露的文件,Facebook这场“劫难”的根源在于,他们自己都搞不清楚用户数据的用途和去向。 这份泄露的文件是由Facebook广告和商业产品团队的隐私工程师去...

乌克兰 MacPaw 公司发布 SpyBuster 旨在帮助用户应对俄罗斯的数据管控

位于乌克兰的Setapp开发商MacPaw已经创建了一个Mac应用程序,供用户了解他们的数据是否被保存在俄罗斯服务器上,依照该国法律可以被当局读取。总部位于乌克兰基辅的MacPaw已经告诉用户,尽管俄罗斯入侵该国,但这家乌克兰公司开发的软件作品Setapp、CleanMyMac X等将继续提供支持。...

BlackTech 组织与他们使用的恶意软件 Gh0stTimes

BlackTech是一个网络间谍组织,在2018年前后对日本发起攻击活动。近日,研究人员发现了BlackTech可能使用的恶意软件Gh0stTimes。 研究人员在受Gh0stTimes感染的服务器上还发现了其他恶意软件,如下载器、后门程序、ELF Bifrose和攻击工具。这些工具可能会也被Bl...

安全人员发现 NSO 新的零点击攻击规避了苹果 iPhone 安全保护措施

公民实验室(Citizen Lab)的研究人员说,巴林人权活动家的iPhone今年早些时候被强大间谍软件悄悄入侵,打败了苹果公司为抵御秘密入侵而设计的新安全保护措施。这位仍在巴林并要求不透露姓名的活动人士是巴林人权中心的成员,该中心是一个获奖的非营利性组织,在海湾国家促进人权。 位于多伦多大学的互联...

提取指纹并不难:新安全实验表明只需少量成本就能解锁你的手机

相比较传统密码,在业内指纹被认为是更安全的数据保护形式。但事实上,指纹欺骗可能要比电影情节中所描述的操作要简单得多。根据 Kraken 安全实验室的说法,你所需要的只是一点木头胶水、一台激光打印机和一张醋酸纤维板。 几天前,这家加密货币交易公司在其官方博客上发表了一份报告,描述了如何进行“指纹破解...

评论列表

竹祭征棹
3年前 (2022-05-29)

,又正好懂内容的人,则可能更容易抓住这个机会。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逻辑:传统内容产业在产品流通和分发方面所长期依赖的某些关键“渠道”也正在发生松动。这里要再次引用我在《运营之光》里提及的一张图:可以看到,在过去,我们整个

鸢旧笙痞
3年前 (2022-05-29)

用场景和习惯。这当中,可能包括用户的购买、使用、交互等逻辑都需要去彻底重构。 就像,把传统的线下课程直接录下来放网上就想卖钱这个事,注定是行不通的,这个在过去几年里已

寻妄征棹
3年前 (2022-05-29)

于用户个体认可、背书和传播才能获得成功的产品。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