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同样可能即将进入下半场的,还有一度在去年陷入困局的顺风车业务。
本来,已经一潭死水的顺风车市场,因为哈啰出行的高调入局,再次出现了卷土重来的苗头。
唯一幸存者的嘀嗒顺风车,随时准备卷土重来的滴滴顺风车,以及作为后进者的哈啰,有可能展开新一轮的出行大战。
可问题来了,当初把顺风车一闷棍打瘸的致命问题,如今解决了吗?
■ 无论怎么变 安全仍是最痛点
1月17日,正在计划开通顺风车业务的哈啰出行宣布,其车主招募注册量在20天内已经破百万。
选择在春运开始前高调表态,哈啰显然是有备而来。
在滴滴顺风车出事前,春运正是滴滴营销的 *** 。从数据看,2016到2018年三年,滴滴顺风车在春运期间的运送乘客量从190万飙升到了3300万。
这样惊人的数据,也正是哈啰想要追赶的。
更何况,滴滴出事后,顺风车市场就只剩下嘀嗒出行一家,无论是用户和司机其实都需要多一个平台,所以哈啰此时不进场更待何时呢?
当然,无论是谁入场,都必须要解决滴滴一直没有解决的那个问题——安全。
此事不决,便始终会是所有顺风车从业者的一枚定时炸弹。
■ 哈啰顺风车有何新招?
那么,哈啰在安全方面又有什么新招呢?
首先,哈啰杜绝了几乎一切跟社交有关的功能,坐车就是坐车,开车就是开车。
第二,针对车主的审核也和滴滴不同,司机接单前需要人脸识别,保证车主和司机确实是同一人。
在车主审核方面,最有特色的可能就是对车主的信用审核,哈啰有背靠阿里的优势,车主注册就需要通过芝麻信用认证,也许这可以成为乘客判断司机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可接入芝麻信用就能保证不出恶性事件了吗,这之间似乎并没有必然关系。
除了事前监督,还有事中监管。
在滴滴的“乐清事件”中,事主迟迟无法通过滴滴报警的事实,在事后遭到了舆论的猛烈攻击。
有了前车之鉴的哈啰设立了7*24小时安全应急专线、技术化的安全预警等,希望在有意外情况发生时可以为乘客或者司机提供更多的保障。
不难看出,哈啰的安全措施充分吸取了滴滴的教训,但看上去更像是为滴滴量身定做的整改方案。
■ 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哈啰的这些新招是否真正有效,我们尚不能下结论,毕竟哈啰顺风车的业务样本数量还不够大,运营时间也还不够长。
可和滴滴不同的是,留给哈啰的容错率几近于零,实际上,按照目前顺风车行业的态势,只要再出命案,就可能是毁灭性打击。
更值得注意的是,顺风车要做到更安全,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其中一个关键就是数据接入公安部门,但是当时的滴滴始终不愿意这样做,个中缘由解读君不想妄加猜测。
但确实可以看看滴滴曾经的对手UBER是怎么做的——后者的一键报警产品很简单:当乘客按下“一键报警”,程序界面会直接跳出实时具 *** 置,方便其快速告知警方。
最关键的是,乘客不用出声,就可以将其姓名、位置、车牌号等信息通过后台自动传送给警方。
技术并不困难,但有一点必须注意到,监管越严格,能进场的司机越少,市场占有率可能也就越低。
因此,某种程度上说,顺风车上司乘人员的安全跟平台方的“圈地效率”是矛盾的。
任何一个行业能够成功做大,必然是击中了某些痛点。
顺风车也是如此,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为出行的供求不平衡提供了初步的解决方案,这也是有不少声音希望顺风车全面回归的原因。
可有更多声音认为,安全问题就是一票否决,没有商量余地。
每当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企业惯常的思维是“找到一个安全和利益之间的平衡点”。
但这种想法用在顺风车行业身上真的合适吗?即便合适,行业内的激烈竞争会给企业留下足够的“找平衡”时间和容错的机会吗?
哈啰顺风车,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更多关注微信公众号:jiuwenwang
近日,据Reddit上的帖子和Cyber Kendra上的一份报告显示,LAPSUS$ (Lapsus) 组织入侵了微软的DevOps帐户,该组织此前入侵了NVIDIA和三星。 下面的截图由Lapsus发布,但很快被删除,由Cyber Kendra保存了下来。该组织声称可以访问微软的一些DevOps...
眼下,勒索软件已经成为互联网上的一种趋势,它的目标包括企业、政府机构、医院和学校。这是一个几十年前就存在的问题,但在过去几年中变得非常普遍。最初,黑客以个人为目标,要求提供几百美元的比特币,但现在他们追求更大的目标,他们可以勒索更大的金额,并且被勒索放在没有电脑和服务器的情况下无法继续正常使用 密...
周五晚上,一场破坏性网络攻击使巴基斯坦国家银行运营陷入瘫痪。该事件影响了该银行的自动取款机、内部网络和移动应用程序。目前,该事件被定为抹除数据的恶意软件攻击,而不是勒索软件攻击。 该事件发生在周五和周六之间的晚上,影响了银行后台系统,并影响了用于连接银行分支机构的服务器、控制银行ATM网络的后台基础...
适用于桌面 PC 和笔记本的 Chrome 稳定版将新增“Privacy Guide”功能,它将帮助该网络浏览器的用户理解和实施隐私、安全和在线安全设置。虽然 Chrome 浏览器一直有大部分的这些设置,但现在 Google 声称隐私和安全控制应该更容易理解。 图片链接:https://static...
据外媒报道,上周,约28万名以色列学生的个人信息在针对AcadeME公司的网络攻击中被泄露。据Jerusalem Post报道,Think Safe Cyber Facebook组织的May Brooks-Kempler估计,约有28万名在校或在校学生的个人信息被盗。 AcadeME是以色列一个全国...
2016年初,一名美国黑客闯入酒店网站Booking.com的服务器,盗取了中东地区国家数千家酒店的预订细节。经过两个月的研究,四名Booking.com的IT专家确定,该黑客是一名与美国情报部门关系密切的人。 Booking.com请求荷兰情报部门AIVD帮助其调查这一广泛的数据泄露事件,但没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