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到目前为止,微信此次改版只是进行了一半。由于安卓版微信的7.0并未发布,以及可以想象的、新版微信预埋的功能目前并未完全开启,因此目前评价此次改版的成败为时过早。然而,这种欲盖弥彰、让子弹飞一会的更新方式,同样也是投射出了微信的迷之自信。
今天,我们不论成败,只分析下这次微信新功能的真正目的,以及对微信生态可能的影响。
微信特别希望证明的,是自己并没有老、用户们逗留在微信上是心甘情愿的。视觉方面的改动自不必说,进一步强化短视频方面的能力,也是一种“扶我起来试试”。
先来说说“时刻”24小时存续期的设计用意。我并不认为这个设计有任何“减轻社交压力”的考量,或者是一种类story的设计。真正的用意,还是为了减轻微信自己的压力。
以微信过8亿的日活体量,在视频内容生产消费方面步子迈得太大,对其服务端的存储、分发、带宽冲击,以及运营侧的审核压力,都是其他产品难以想象的。如果不设置存续期,任由内容长期存在,哪怕有AI能筛掉一部分低俗内容,也保不齐会有其他敏感甚至非法的内容流通。
而时刻借助微信群的分发,如果从社交压力角度解读,与其短存续期完全矛盾。如果真的害怕自己生产的短视频传播失控,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也好过莫名其妙让自己所在的每个群的成员看到内容。因此,对所有群的所有成员可见,同样是为了规避微信自己的风险。让用户忌惮内容的无差别分发,从而尽量克制自己,不去上传、发布不得体的内容。
所以微信这次老谋深算,求稳妥避免引发系统性运营风险,恰恰证明自己确实已经老了。当然,以微信的用户量,这是一根绝对有必要的绷着的神经。
而将订阅号文章末尾的“赞”改为“好看”,在“看一看”中进行社交关系分发,本质上是一个讨好订阅号内容生产者的设计。
众所周知,随着微信订阅号的泛滥,以及用户的内容消费选择增加,微信订阅号的打开率节节下降,业内认为该指标已低至百分之二以下。过低的打开率对于内容生产者非常不友好,后来者的参与门槛也越来越高。
因此,在传统的IM、群、朋友圈分发内容之外,微信尝试过用“看一看”做智能推荐分发。但估计一年多数据跑下来,效果很不理想,这次才大胆在看一看中设置了“好看”,并粗暴地与朋友圈共享“发现”tab的数字和红点提示,希望通过增加分发渠道的方式来拉动公众号文章的阅读消费。
科技圈的同学们在之一时间熟悉了这个功能,于是一部分人设法让读者给自己“好看”,另一部分人则干脆关掉了“看一看”这个模块,避免骚扰。当然,如果你不去主动点击某篇文章里的好看按钮,这篇文章在其他朋友点击好看的情况下也不会对你造成骚扰。
当然,普通用户对这种强打扰的功能还是会照单全收的,只是这样一来,很多本来被你屏蔽了朋友圈但又不方便删除的沙雕微信好友,又借助“看一看”还魂了。可能这就是张小龙希望你体会“生活其实是不美好的”。
微信和腾讯对抖音非常头疼,这种事也不用藏着掖着了。但,你我皆凡人,张小龙最后也不能免俗地把微信变成了他最讨厌的样子。
既然无法从视觉设计上推翻中老年审美,那起码要在局部看起来青春一些。“时刻”一到,各个微信群秒变小抖音,真香。
更具备误导性的,是首次发时刻视频时,提示文案为“这里拍的视频,朋友在一天内可以看见”。我想微信团队不至于在文案上出现重大疏忽,应该是他们重新定义了“朋友”,以至于用户试用新功能,从本地上传了不可描述的视频,以为只有朋友可见,没想到全村都能看到,简直是人间惨剧。
如果说微视不敌抖音以至于微信御驾亲征,那时刻这种迫不及待开辟n个入口的方式,对用户的打扰显然就不在话下了。重要的是微信希望留住短视频这波用户和流量,所以矫枉过正也是可以理解的。
结果,“时刻”上线一周以来,我在各个群看到的,有一半都是打着抖音水印的内容。这可能是微信送给友商的圣诞大礼。
抖音已然成为事实上的短视频内容源,以及拍摄 *** 工具。微信用时刻开辟专门的短视频分发模块,结果无非是用户们更愉快地在微信上分发抖音内容。我觉得这个功能的安卓版本还是要谨慎,或者可以利用图像识别,对抖音内容的上传进行“互联网短视频整治”处理,打击一下抖音的嚣张气焰。
最后说一下,此次“看一看”和“时刻”加入的另一个可能的动机,是张小龙希望微信朋友圈回归图片分享,而将公众号内容和短视频内容分拆出去。
如此手段,当然不是保护用户体验这么简单。
传统意义上,在微信上的内容分发,有IM、群和朋友圈三条路径,涉及到微信首屏和“发现”中的朋友圈一共1.5个tab位。此次透过两个新功能,将通讯录、“发现”中的看一看,以及“我”这剩余2.5个tab位置也拉了进来。大家可以发现,微信四个tab,全成了流量入口。
所以微信下一步可以想象的动作,是在拓展了的流量入口之上,叠加更多的广告位,以完成下一步微信的商业化目标。
但不得不说,这次改版的交互逻辑真的是无比诡异,场景乱的一塌糊涂。身边的产品经理纷纷表示,微信可能是微博产品经理的受害者。
微信的历史包袱实在是太重了。当然,既然不可能推倒重来,那就凑合修补吧。只是,这次年底大放送,过于激进。也许春节时,一系列隐藏功能突然开启,又会带来一些新的体验和流量爆发。
好吧,只要微信不卖开屏广告,做什么都不缺人夸。
更多关注微信公众号:jiuwenwang
网络安全公司Trustwave的安全团队SpiderLabs警告Windows用户,一个名为Vidar的新恶意软件活动将自己伪装成微软支持或帮助文件。因此,毫无戒心的用户可能很容易成为受害者,而Vidar是一个偷窃数据的恶意软件,可以窃取被利用者的信息。 微软编译的HTML帮助(CHM)文件虽然现在...
近日,应用交付领域(ADN)全球领导者F5公司发布了一项安全警告,其研究团队监测到一个关键漏洞正在被积极利用。漏洞的追踪代码为CVE-2022-1388,CVSS 3.0评分为9.8,危险等级非常高。该漏洞允许未经身份验证的网络攻击者执行任意系统命令,执行文件操作,并禁用BIG-IP上的服务。 根...
为了迎接今年 5 月首个周四的“世界密码日”的到来,USA Today 觉得很有必要继续提醒大家提升安全意识。首先是尽量为工作、娱乐、网银、网购等各种在线活动配备强密码,且需避免使用同一个密码,以免所有账号被攻击者一锅端。 资料图(来自:Bitwarden) 业内知名开源密码器(US News &...
微软今天宣布,它将默认阻止5个Office应用程序中VBA宏脚本的执行,这是近年来影响最大的变化之一。从2022年4月初开始,Access、Excel、PowerPoint、Visio和Word用户将不能在他们从互联网上下载的不受信任的文件中启用宏脚本。 安全研究人员多年来一直要求作出这一改变,这将...
据The Record报道,美国国土安全部(DHS)当地时间周二宣布,该机构的负责人已经启动了一项漏洞赏金计划,允许黑客报告其系统中的漏洞,以换取金钱奖励。 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亚历杭德罗·马约卡斯(Alejandro Mayorkas)在出席彭博科技峰会时说:“我们不仅关注保护和加强私营部门和整个...
根据微软蜜罐服务器网络收集的数据,大多数暴力攻击者主要试图猜测短密码,很少有攻击是针对长密码或包含复杂字符的凭证的。”我分析了超过2500万次针对SSH的暴力攻击所输入的凭证。这大约是微软安全传感网络中30天的数据,”微软的安全研究员罗斯·贝文顿说。 “77%的尝试使用了1到7个字符的密码。超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