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软软的,弹性十足让很多小孩子喜欢,太早给孩子吃果冻容易危机健康,噎住,堵塞气管等问题出现,果冻中注意有大量的糖分,那么宝宝可以吃果冻吗?下面八宝网小编带来介绍。
果冻:果冻的添加剂和人工色素不少,3岁以下孩子禁食,3岁以上一定要吃请不要给整粒,弄碎后再给孩子食用。
果冻含糖量不是一般的高。
在许多果冻产品配料表中,白砂糖位于“水”之后,名列第二。
某款果冻配料表
依照我国《GB 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食品的配料顺序是按照配料含量多少降序排列的,这就意味着,白砂糖在果冻中的含量仅次于“水”,超过其他配料。
不建议儿童经常食用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儿童零食消费指南》将常见的儿童零食分为可经常食用、可适当食用和 *** 食用三类。果冻因含糖量高、整体营养不够均衡全面而被列入 *** 食用的类别。
果冻含有多种添加剂 食用过多会影响儿童发育
以某款果冻为例,其中添加剂有:
增稠剂:卡拉胶、槐豆胶
助凝剂:氯化钾
调节剂:柠檬酸钾、柠檬酸钠
甜味剂:安赛蜜
乳化剂:单硬脂酸甘油脂
防腐剂:山梨酸钾
着色剂:二氧化钛
色 素: 柠檬黄、日落黄、诱惑红、亮蓝
果冻中添加了人造香精、人工色素等添加剂,对于身体来说毫无益处,对于儿童来说更暗藏危害。
妨碍新陈代谢
儿童肝脏、肾脏的解毒排泄功能较低,容易使这些物质蓄积在体内,妨碍机体新陈代谢,影响少年儿童发育。
鉴于果冻产品使用食品添加剂种类较多、高糖、营养不均衡的特点,不建议家长为孩子购买果冻类产品作为日常零食。
综合来看,吃果冻虽然谈不上对身体有多大害处,但总体营养价值偏低,算不上健康的零食。当然,果冻作为一种休闲食品,偶尔吃几个,一般问题不大。
此外,有一些食用果冻的注意事项:
1.儿童和老人应谨慎吃果冻
因为幼儿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发育还不完全,而老人的身体机能有所下降,所以三岁以下儿童或老人在吸食果冻时存在进入气管或支气管的隐患。
建议三岁以下的儿童更好不要吃果冻。学龄儿童和老人吃果冻时需要有人监护,可用小勺取食,细嚼慢咽。
2.不要一口吞食果冻
因为果冻体积通常比较小,有些人吃果冻时喜欢采用吸啜的 *** ,而果冻在口中比较结实和难以溶化,吸啜时不容易破坏其完整性,因而容易引发气管阻塞。因此,不要一口吞食果冻。
3.吃果冻不能代替水果
普通的果冻中主要含有糖类和膳食纤维,其它营养素很少。
而水果可以为我们提供维生素C、钾、镁和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素,其中的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等),还能增进人的食欲,帮助食物消化,而且能使食物保持一定的酸度,从而保护维生素C的稳定性。另外,水果中的芳香物质有一定的香味,同样有 *** 人的食欲和帮助食物消化的作用。
即便是加入少量果粒或果汁的果冻,在营养上跟新鲜水果仍然没法比。
以上就是宝宝可以吃果冻吗,宝宝吃果冻注意事项,请大家继续关注。
Hackernews 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Mozilla 在其 Firefox 浏览器中加入了带外数据软件升级,包含了两个高影响力的安全漏洞。 Mozilla 称,这两个漏洞正在被大肆利用。 标记为 cve-2022-26485和 cve-2022-26486的零日漏洞被描述为影响 XSLT ...
乌克兰计算机应急响应小组(CERT-UA)在周二的一份安全公告中称,他们刚刚破坏了 Sandworm 想要攻陷一家该国能源供应商的企图。据说 Sandworm 是一个与俄罗斯军事情报部门有关联的黑客组织,期间试图利用臭名昭著的新版 Industroyer 恶意软件,来切断未具名的某能源供应商的变电站...
丰田汽车旗下零部件制造商日本电装于13日宣布,其德国当地法人受到了网络攻击。该公司确认其网络感染了勒索软件。被认定发动了此次攻击的黑客集团已经发布了勒索声明。公司称虽然目前并没有立刻对公司经营造成影响,但是“关于受害的详细情况正在调查中”。公司已向德国当地政府提交了受害报告。 据信息安全公司三井物...
Hackernews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个企业网络间谍黑客组织在消失了7个月后重新浮出水面,今年它针对4家公司进行新入侵行动,其中包括俄罗斯最大的批发商店之一,同时对其工具集进行了战术性改进,以试图阻挠分析。 Group-IB 的伊万 · 皮萨列夫说: “在每一次攻击中,攻击者都展示了广泛的...
Wormhole Portal 刚刚遭遇了“桥梁”漏洞攻击,导致该加密货币平台损失了相当于 3.228 亿美元的 ETH 和 SOL 。问题源于以太坊区块链上的一个“智能合约”缺陷,别有用心的攻击者可借此将一款加密货币转换成另一种并跑路。 攻击后,失窃的加密货币资产已缩水至 2.94 亿美元。虽然...
有争议的面部识别公司Clearview AI通过从互联网上搜罗自拍照片,积累了一个约100亿张图片的数据库,以便向执法部门出售身份匹配服务,今天,该公司再次被勒令删除人们的数据。法国的隐私监督机构CNIL今天说,这是因为Clearview违反了欧洲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 在一份关于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