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崛起的美国和野心勃勃的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都想成为世界的霸主,相互之间竞争,相互之间敌意重重,在各个方面都非要争出个高低来。不过经过了几十年了冷战和军备竞赛之后,铁憨憨苏联终究还是被美国人给拖垮了,彻底解体。
而直接肢解苏联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开始频频向美国献媚,梦想着跟着美国吃香喝辣,在那段时间里,美国虽然没有实现承诺,但两国关系总体还不错。
不仅对于俄罗斯的大多数技术禁运得以解除,还让俄罗斯进入瓦森纳协议,在技术共享上的待遇等级要比中国高得多。
俄罗斯也一改苏联时期处处对钢美国的作派,容忍美国进一步肢解塞尔维亚,对北约东扩进行了默认,还甚至一度试图加入北约。而美国对于俄罗斯在车臣的所作所为也装做没看见。
不过,等到2000年,随着油价上涨和新技术的引用,俄罗斯过了困难期之后,经济实力开始迅速增强,战斗民族的大国雄心再次升起。对于美国在独联体地区的横冲直撞越来越不满。
实际上,美俄关系公开恶化,也就是08年奥运之际,普京大帝教训了北约撑腰的格鲁吉亚之后,然后2012年大选普京当选,再到西乌一意西行,俄罗斯收回克里米亚,美俄才彻底撕破脸皮,重新进入对抗状态。
也就是说,因为地缘上美国在独联体地区,不断扩大影响力和意识形态冲突,使得两个大国间的矛盾重新回到苏美对抗的状态。
至于大多数人认为的美国对俄罗斯打压,我个人认为,其实只是正常的念冲突,并不能说是美国刻意在围堵俄罗斯。
苏联解体之后,这些独联体国家,无论是格鲁吉亚,还是乌克兰,都希望加入欧盟和西方,享受更高的资本、技术转移和优越的市场,过上欧洲人那样的好日子,都不愿意和日渐没落的俄罗斯受苦受穷,再加上乌克兰大饥荒那样的历史宿怨,有点脑子的,都会对西方阵营产生向往,其实,这中间并没有美国什么事。
可是对于俄罗斯来说,这种向西的倾向,本身就是对俄罗斯国家安全和尊严的侵犯,因为在它的眼里,虽然苏联不复存在,但继承苏联的自己,仍然是独联体地区核心利益的掌控者。只是由于没有什么可以吸引这帮昔日小兄弟的东西,俄罗斯只能靠暴力殴打,威逼恐吓,来打碎这些独联体国家的西去梦想。
在这种情况下,自认为一家独大的美国,无论是基于国际义务,还是意识形态方面,都不可能继续沉默,必须站出来彰显正义。这时,俄罗斯就认为,是美国在背后搞鬼,是它一直在离间独联体国家,打压俄罗斯。
两者的区别在于,对独联体国家心态不同。俄罗斯认为,独联体国家虽然脱离了苏联,但只是分家单过的兄弟,仍然属于共同利益群体。
而美国,自从苏联解体后,一向以正义化身的国际警察自居,为了自己世界老大的面子和影响力,当然不可能无视俄罗斯在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的行动。而且,其实在格鲁吉亚问题上,美国最初并没有表态。所以说,在国际关系中没有谁对谁错,一切都是以自己的利益立场为主。
据Security affairs网站消息,4月21日,安全研究人员Khaled Nassar在Github上公开了Java 中新披露的数字签名绕过漏洞的PoC代码,该漏洞被追踪为CVE-2022-21449(CVSS 分数:7.5)。 漏洞的影响范围主要涉及 Java SE 和 Oracle Gr...
尽管未能赢得 AV-TEST 的最高防病毒(AV-Comparatives)等级评价,但 Microsoft Defender 仍是市面上最合适的产品之一。尴尬的是,在 Windows 11 Build 22581 编译版本中,许多人发现遇到了媒体播放问题。由 Reddit 网友的讨论可知,问题与系...
Windows 10/11 系统中的 Windows 安全中心现在变得更令人安心了。正如微软操作系统安全和企业副总裁 David Weston 所宣布的那样,内置的免费 Windows 杀毒软件现在提供了一个新的选项,可以防止脆弱的驱动程序。只不过目前还没有在 Windows 11 系统中看到这个选...
近期,网络安全公司Binarly研究人员发现16个影响惠普企业设备的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高危漏洞。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漏洞植入固件,使其能够在操作系统更新后继续存在并绕过 UEFI安全启动、Intel Boot Guard和基于虚拟化的安全性。受影响的设备包括多个惠普企业设备,如笔记本电脑、...
Hackernews 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从2021年6月,一个可能来自巴基斯坦的攻击者与一个针对感兴趣目标的后门攻击有关,该攻击使用了一种基于 windows 的远程访问木马,名为 CrimsonRAT。 Cisco Talos公司的研究人员在与The Hacker New...
本周三,包括美国能源部(DOE)、网络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局(CISA)和联邦调查局(FBI)在内的多个机构,向关键基础设施运营商发出了严重的潜在攻击警报。近年来,某些持续威胁(APT)参与者创建了许多定制工具,并在针对工业控制系统(ICS)、监控和数据采集设备(SCADA)等关键基础设施的攻击事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