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清晨,一匹快马疾驰在帝国的大道上,这是在紧急情况下启用的八百里加急。前方战事吃紧,战情信息亟需送往京城,途中每到一个驿站都要换人换马,日行八百里,一刻也不能耽误。即使如此,等皇帝得到信息也需数天,路途中不知累死了多少匹马。
进入19世纪,随着电报、 *** 和传真的发明,信息传递效率大大提升,但如何实时传输大容量数据信息依然是一个难题。直到20世纪90年代Internet诞生,大容量数据信息才可以通过 *** 实时传播。在Internet中,有一种设备默默承担着数据信息转发的重任,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角——路由器。
路由器是连接两个或多个 *** 的硬件设备,在 *** 间起网关的作用。它通过读取每一个数据包中的IP地址来决定如何传送。路由器的一个作用是连通不同的 *** ,另一个作用是选择信息传送的更优线路。
只说概念估计大家还是觉得太抽象了,那我们就从大家熟悉的上网速度出发,来看看 *** 时代路由器的发展变化吧!
1994年中国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全功能接入Internet,从此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中国互联网时代从此开启。一开始互联网主要是被高校和研究所使用,作为学术探讨的科研工具。随着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的兴起,普通民众越来越多的使用门户网站来访问Internet。那时候的网民多数使用调制解调器(Modem,也称为“猫”)通过 *** 线拨号上网。
伴随着一阵“猫”的吱吱呀呀的叫声,等待一两分钟后,计算机终于连上了互联网,网民开始享受56 kbps的超级“慢”速度。6元/小时的高昂费用,使得上网是件很奢侈的事情。机智网民解锁的上网姿势是这样的:拨号上网后快速打开要看的所有网页,然后断开 *** ,再细细品读网页内容。
那时候家里一般只有一台电脑上网,还用不到家用路由器,所以我们对路由器也没什么概念。但其实 *** 中是有路由器的,只是用在了运营商 *** ,我们感受不到。
运营商 *** 中的路由器主要为PSTN接入提供了10M或100M以太网接口,并组建了X.25或帧中继广域网,承担数据转发作用,通过OSPF、BGP等路由协议计算更优路径,采用最长匹配和逐条转发方式将数据包送到目的地。
又熬了几年,终于出现了ADSL。ADSL可谓是宽带接入的一哥了,相比较Modem拨号,可以实现上行1 Mbps、下行8 Mbps的宽带接入速度,不仅上网速度提高了一大截,上网的同时还可以拨打 *** 。
在当时,ADSL拨号上网可是很前卫的,村里谁家要是用ADSL拨号上网,绝对算是引领潮流,走在路上,会随时接受别人羡慕的目光。ADSL之后,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更多基于DSL技术的拨号上网方式,例如ADSL2、ADSL2+、VDSL、VDSL+等,我们统称为xDSL(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e)。
xDSL利用在模拟线路中加入或获取更多的数字数据的信号处理技术来获得高传输速率(理论值可达到52 Mbps)。 *** 发展到这里,在家上网撩个网友,看个视频已毫无压力。数据的快速转发背后,运营商 *** 中的路由器有哪些改进呢?
这时候的路由器也更新换代,接入侧接口由十兆或百兆以太网接口升级为千兆以太网接口,使得 *** 带宽也相应地升级为千兆以太网。同时,路由器由原来只支持X.25或帧中继升级为支持ATM。ATM是一种以信元为基础的分组交换技术,采用定长标签,只需维护比路由表小得多的标签表,与IP路由方式相比,转发性能大大提高。广域网带宽也随之大大提高,更高可达622 Mbps,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网民的上网体验了。
这真正让网民有人生达到巅峰感受的是当下的光纤接入(简称PON)时代。相对于xDSL,PON *** 可以实现更高千兆级的 *** 接入速度。高清视频、 *** 游戏,通通无压力,超高网速让你爽到爆。炎炎夏日,空调、Wi-Fi、西瓜,可以尽情体验惬意人生了。
提到Wi-Fi,就不得不说几乎家家都有的无线路由器了。现在每个家庭都有多台设备(电脑、手机、PAD等)需要上网,家用无线路由器自然是不可或缺了。其实,数据要想在广域网传送,也少不了之前我们提到过的运营商使用的电信级路由器。
无线路由器好比将无线AP和宽带路由器合二为一,它不仅具备无线AP的无线覆盖功能,还可以实现宽带路由器的所有功能,实现家庭 *** 中的Internet连接共享,实现基于xDSL、PON *** 或小区宽带接入的无线共享接入。
无线路由器集成了路由器功能、防火墙功能、带宽管理功能,集成宽带以太网WAN接口,并内置多个10/100/1000Mbps接口以及2.4GHz或5GHz无线频段,既提供有线接入还提供无线接入方式,不仅可以用在家庭,还可以用在办公室、企业等场合。
如果说无线路由器是名声在外的武林高手,电信级路由器就是深藏不漏的“扫地僧”了,它身居各大电信机房,除了专业人士偶见其真面目以外,其他人很少见到。电信级路由器面对海量数据快速转发的需求,不断与时俱进,无论功能还是性能上都大大提升。
功能上,路由器开始大规模支持MPLS,克服了广域网中ATM造价昂贵、带宽有限的局限性。MPLS独立于第二和第三层协议,将IP地址映射为简单的具有固定长度的标签,在数据转发时,只在 *** 边缘分析IP报文,而不用在每一跳都分析,从而节约了处理时间。
性能上,路由器的接入侧接口(路由器和BRAS之间的接口)已升级为10G或40G以太网接口。MPLS可以将ATM和IP技术的优势结合起来,在保持IP技术简洁性的前提下,提供类似于ATM技术的高性能。MPLS对带宽没有限制,广域网单端口带宽能力已提升至100Gbps。
顺应5G、大视频/VR/AR、移动互联网、智能物联网和云计算等的发展,路由器也将不断更新换代,大容量、高性能、全业务路由器产品,集群路由器,虚拟化路由器等产品层出不穷。更大容量、更高性能、更灵活运维,路由器,未来可期!
文中涉及的缩略语:
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
AP(Access Point,接入点)
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
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
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边界网关协议)
BRAS(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
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数字用户线路)
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
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
ONU(Optical Network Unit,光 *** 单元)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
PAD(Portable Android Device,平板电脑)
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 *** )
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共交换 *** 网)
RADIUS(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 In User Service,远程用户拨号认证服务)
VDSL(Very High Speed Digital Subscriber Line,超高速数字用户线路)
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
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
来源:中兴文档
编辑:藏痴
一款用于窃取 Facebook 登录凭证的恶意 Android 应用目前在 Google Play 商城上已经被安装超过 10 万次,而且该应用目前仍可下载(发稿时已下架)。这款恶意程序被伪装成“Craftsart Cartoon Photo Tools”卡通化应用,允许用户上传图片并将其转换为卡通...
在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的几个月前,一队美国人在乌克兰各地寻找一种非常特殊的威胁。据悉,其中一些小组成员是美国陆军网络司令部的士兵,其他人则是民用承包商和一些美国公司的雇员,他们帮助保护关键基础设施免受俄罗斯机构对乌克兰采取的网络攻击。 自2015年乌克兰电网遭遇网络攻击进而导致基辅部分地区停...
Hackernews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个企业网络间谍黑客组织在消失了7个月后重新浮出水面,今年它针对4家公司进行新入侵行动,其中包括俄罗斯最大的批发商店之一,同时对其工具集进行了战术性改进,以试图阻挠分析。 Group-IB 的伊万 · 皮萨列夫说: “在每一次攻击中,攻击者都展示了广泛的...
当地时间5月6日,宜家(IKEA)加拿大公司表示已经将该公司大约9.5万名客户的个人信息数据泄露事件通报给加拿大的隐私监管机构。宜家(IKEA)加拿大公司在致受影响客户的一封信中表示,可能已被泄露的数据包括客户姓名、电子邮件地址、电话号码和邮政编码。 宜家加拿大公司已通知加拿大隐私专员,因为有95...
网络安全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通过MSI安装程序分发的新版本的Jupyter infostealer。 2020年11月,Morphisec的研究人员发现,威胁者一直在使用.Net infostealer(记为Jupyter),从受害者那里窃取信息。 恶意软件Jupyter能够从多个应用程序收集数据,包...
2021年CVE回顾: 时间飞逝,转眼间来到了2022年。新的一年即将开始,让我们来回顾一下2021年的物联网设备CVE情况。 2021年CVSSV3平均值为5.5,2020年CVSSV3平均值为6.1,同比去年下降0.6。 通过平均值的对比,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各大厂商在2021年对物联网安全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