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客教程 > 正文内容

面对疫情新谣言 96.7%受访者都更加警惕了

访客3年前 (2022-03-20)黑客教程760

  遇到来源不明的疫情消息,71.8%受访者表示没有官方消息一律先观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

  

  随着冬季气温降低,我国本土疫情呈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新发谣言也随之而来:新冠疫苗接种开放网站预约、凭社保卡可领疫情补贴、春运被取消、春节燃放烟花能给空气消毒……各类疫情谣言让人防不胜防。面对疫情新谣言,你会如何应对?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530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2.2%的受访者遇到过疫情谣言。96.7%的受访者面对各类新发的疫情谣言更加警惕了。当遇到来源不明的疫情消息,71.8%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官方消息一律先观望。

  72.2%受访者表示遇到过疫情谣言

  山西的张超(化名)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他对记者说,1月25日凌晨他打开某平台首页,看到一条山西新增确诊病例90例的信息,当时就给他吓了一跳,“寻思着这还得了,一下子冒出来这么多”。他觉得这个数字明显有问题,又觉得大平台不至于出现低级错误。

  很快,这个信息被证明是谣言。但该平台只是修改了这条信息,并未作出任何解释,这让他对该平台的公信力产生了怀疑。

  “多喝茶能杀死新冠病毒、注射疫苗会修改基因……小道消息到处都是,传得有鼻子有眼,让人防不胜防。”90后赵嘉(化名)在北京一家国企就职,他感到,现在每天都被真真假假的疫情信息包围着,“谣言涉及春节、饮食、疫苗、核酸检测等方方面面”。

  赵嘉认为,处在发达的 *** 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谣言很容易被迅速传播,“现在不是谣言本身让人焦虑,而是谣言四起的环境让人感到没有头绪。”赵嘉表示,以前他会比较轻易地相信谣言,如今他都会以权威信源通报为准,不再盲目恐慌。

  大学生吴婷婷(化名)也感慨,“有时同一个谣言能够一天更新几个版本。一张聊天截图、一段聊天记录,都能被大家在各个微信群、朋友圈疯狂转发”。

  调查中,72.2%的受访者遇到过疫情谣言,仅11.8%的受访者表示没遇到,15.9%的受访者不确定是不是谣言。交互分析发现,受访00后遇到的比例更高(80.0%),其次是90后(78.0%)。

  96.7%的受访者表示,面对各类新发的疫情谣言更加警惕了。70后警惕性更高(98.0%),其次是90后(97.4%)。

  当遇到来源不明的疫情消息,71.8%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官方消息一律先观望,63.7%的受访者会先分析判断内容可靠性,20.4%的受访者会向权威机构求证。

  “前阵子听街坊邻居说,县城有人确诊了,之一反应就是特别担心,后来被辟谣是假的,才松了一口气。”60后刘女士对记者说,很多时候并不能分辨消息真假,常让她信疑两难。

  发现有人散布谣言,43.7%受访者会告诉身边人别信

  赵嘉有天晚上刷微信朋友圈,看到有人发了一条大意为“异地不返乡人员扫码能申请补贴4000元”的消息,还配了一张二维码图片,本人还在底下评论“不是病毒,保真”。赵嘉的之一反应就是假的,“当时我就投诉了,过段时间再打开看,已经显示‘包含恶意欺诈内容,被多人投诉,已停止访问’的文字了”。

  80后山东姑娘徐恬怡(化名)说,每看到权威媒体发布辟谣信息,她都会转发给妈妈,让家里人少受困扰。“去年有阵子,喝醋、吃大蒜能消灭新冠病毒的谣言传得沸沸扬扬,我妈就囤了好多醋和大蒜,后来辟谣,我妈说自己白瞎功夫和钱了”。

  发现有人散布谣言,调查中,43.7%的受访者会告诉身边人别信,42.0%的受访者会立即进行纠正,38.0%的受访者会果断举报,34.4%的受访者会转发辟谣信息,30.8%的受访者置之不理,16.3%的受访者坦言直接拉黑。

  75.6%受访者期待严厉打击恶意散布谣言者并予以惩罚公示

  赵嘉表示,比疫情更动摇人心的是谣言,谣言治理刻不容缓。“我在网上搜索‘疫情谣言’关键词,能出来很多条各地惩治造谣者的新闻,看得大快人心”。他说,特殊时期,我们不光要与病毒作斗争,还要稳定军心,坚决打击谣言,执法部门绝不能缺位。“也特别需要媒体的正向积极宣传,及时公布准确消息,维护健康良好的舆论环境”。

  张超认为,作为公共平台,首先要做到自身不造谣,其次要把关平台上疫情信息的真实性,同时也有必要对各类谣言进行及时通报。“去年疫情最严重那几个月,微博上每天下午都会定时给用户发私信,推送谣言汇总,提醒广大用户不要轻易上当。那段时间我基本每天都会去看有没有什么新的辟谣。我认为这是一个公共平台应该做的”。

  “造谣的人有时故弄玄虚,说‘我这消息源绝对可靠,比官方都早’,企图打消人们的疑虑,鼓动人心。” 吴婷婷说,“一些人造谣是出于看热闹不嫌事儿大、蹭热度、博关注的心理,是极不负责任、缺少法律意识的表现,需要加大力度治理,以儆效尤。而作为信息接收者,要注重加强心理素质,客观冷静地看待分析问题,不能偏听偏信,减少造谣者的可乘之机。”

  如何有效遏制谣言?75.6%的受访者建议严厉打击恶意散布谣言者并予以惩罚公示,73.6%的受访者希望权威媒体发挥职责,之一时间核验纠正谣言,52.5%的受访者认为公众要提高自身媒介修养,保持理性、不盲从,52.5%的受访者建议社交媒体以私信、搜索栏等方式公布汇总谣言。

  受访者中,00后占17.6%,90后占38.0%,80后占35.8%,70后占6.7%,60后占1.5%。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黑客技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123.com/61211.html

“面对疫情新谣言 96.7%受访者都更加警惕了” 的相关文章

两个Mozilla Firefox 零日漏洞曝光

Hackernews 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Mozilla 在其 Firefox 浏览器中加入了带外数据软件升级,包含了两个高影响力的安全漏洞。 Mozilla 称,这两个漏洞正在被大肆利用。 标记为 cve-2022-26485和 cve-2022-26486的零日漏洞被描述为影响 XSLT ...

美政府悬赏 1000 万美元来寻找能够识别或定位俄黑客组织 Sandworm 成员的信息

据TechCrunch报道,美国政府通过悬赏1000万美元来寻找能够识别或定位黑客组织Sandworm成员的信息,从而加大了对六名俄罗斯情报官员的追捕力度。黑客组织Sandworm的成员为俄罗斯军事情报部门GRU的一个部门工作–以对关键基础设施,包括食品供应和能源部门发起破坏性和毁灭性的网络攻击而闻...

美国在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前已展开网络防御秘密任务

在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的几个月前,一队美国人在乌克兰各地寻找一种非常特殊的威胁。据悉,其中一些小组成员是美国陆军网络司令部的士兵,其他人则是民用承包商和一些美国公司的雇员,他们帮助保护关键基础设施免受俄罗斯机构对乌克兰采取的网络攻击。 自2015年乌克兰电网遭遇网络攻击进而导致基辅部分地区停...

谷歌修复了积极利用的 Android 内核漏洞

近期谷歌发布了Android的5月安全补丁的第二部分,其中包括对积极利用的Linux内核漏洞的修复。该漏洞编号为CVE-2021-22600,是Linux内核中的一个权限提升漏洞,威胁者可以通过本地访问来利用该漏洞。由于Android使用修改后的Linux内核,因此该漏洞也会影响操作系统。 谷歌的...

TrickBot 团伙转移阵地,Emotet 成新选择

Hackernews 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TrickBot 是一个臭名昭著的“ Windows 犯罪软件即服务”(Windows crimeware-as-a-service,简称 caa)解决方案,被各种黑客用来提供下一阶段的有效载荷,比如勒索软件。TrickBot似乎正在做...

IRISA 开发新型恶意软件检测系统 通过树莓派探测特定电磁波

计算机科学与随机系统研究所(IRISA)的一支研究团队,刚刚介绍了其新开发的一套恶意软件检测系统,特点是利用树莓派来扫描设备中的特定电磁波。团队成员中宝库了 Annelie Heuser、Matthieu Mastio、Duy-Phuc Pham 和 Damien Marion,且由于这套装置专注于...

评论列表

边侣绣羽
2年前 (2022-07-27)

。赵嘉的第一反应就是假的,“当时我就投诉了,过段时间再打开看,已经显示‘包含恶意欺诈内容,被多人投诉,已停止访问’的文字了”。  80后山东姑娘徐恬怡(化名)说,每看到权威媒体发布辟谣信息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