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站入侵 > 正文内容

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含义(上诉不加刑原则的概念)

访客2年前 (2022-02-28)网站入侵1133

上诉不加刑原则是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它的基本含义就是对仅有被告人上诉的,不得加重刑罚,只有检察机关在提出加重抗诉的意见时才作为例外。目的是在保证上诉救济权的有效行使。

这是程序正义的基本体现。

实体正义只有放在程序的框架下去追寻,才具有稳定性,才能避免人为的随意性,才能确保真正的公正。

因为正义,多少人曾假汝之名…

我们只相信规则,只有通过规则正义才能被看见。只有遵守规则人们才会信仰法治,只有通过规则的博弈才能完善法律的秩序,才能保证法治是在轨道上行驶,也只有遵循规则才能区分人治和法治。

规则意识是法的基本精神。

上诉不加刑原则之所以一再被强调,就是因为这个原则蕴藏着现代法治的基本理念。

1、控审分离

控审分离是现代法治的基本前提。

自抓自审、自诉自审,就会成为纠问制的县老爷,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这就会从根本上否定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那时候辩护权、程序保障也就无从谈起。

上诉不加刑的原则是控审分离原则在二审阶段的延续。

上诉人上诉,检察机关没有抗诉,二审加重刑罚就是在代行控方职权。

上诉人上诉,检察机关抗诉提出加重刑罚的立场,这个时候加重刑罚就不是在代行控方的职责,而只是对控方意见的采纳,仍然是一种居中裁判。

但是如果检察机关抗诉也认为一审量刑过重,与上诉人立场一样了,这个时候法院就不能加重刑罚。因为这是彻头彻尾的控方立场,如果法院秉持了控方立场,又居中裁判就违背了中立性原则。自己提出了加重的立场,又自己表示同意。无异于混淆了控审界限,也让辩护权形同虚设。因此这是实质的违反上诉不加刑原则。

法官代行检察官的职权是刑事诉讼制度不可碰触的红线。因为这不是在破坏了一个原则,这是颠覆整个现代司法制度的根基。

刑事诉讼法明确强调发回重审也不能加重刑罚,就是在传达一个很明确的信号,就是这个强调这条原则的绝对性。

因为总有冲破程序边界的欲望。

此前就有观点认为可以通过发回重审加重刑罚的方式,解决认罪认罚无理上诉的问题。不要以为这只是一个观点,实践中就有人这么干,在仅有被告人上诉人的情况下,通过发回重审的方式已经加重了刑罚,目前已经发出了纠正审理违法通知书。

2、寒蝉效应

上诉加刑将使上诉制度失去意义,因为这会引发寒蝉效应。

上诉碰到检察官没什么,因为如果检察机关当初没有抗诉,二审检察机关也不能提出加重的意见。即使检察机关抗诉了,提出了加重的意见,还可以进行辩护,法院未必会采纳检察机关的意见。

但是如果提出加重意见的是法官,那还辩护什么呢,那就一定会被加重刑罚,这就是一个确定性的风险。

而如果上诉一定会被加重刑罚,那谁还敢上诉?

如果谁都不敢上诉,那碰到真正的冤错案件怎么办?就会失去了程序内的纠错机会。

失去程序内的纠错机会,就会加剧程序外的权利主张,比如 *** 或者暴力事件,憋到一定程度就已经不在意你加不加刑了,但积怨一旦形成也就很难化解,即使解决了,也会减损司法机关的公信力。因为这是一个迟到的正义。

上诉制度的意义,在于给司法制度上了一个保险丝。

即使有些问题,有些电火花,跳一下闸,好好检查一番,确保安全之后,再推上继续运行,也不晚。

如果有问题那就赶紧修,因为是之一时间发现一切都还来得及。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报警机制。如果没有上诉,上级法院也不知道哪个案件会有问题。上诉你才知道,不上诉怎么知道呢,不敢上诉的话怎么才能知道呢?

那就只能铸成大错才知道。为什么很多小案子申诉到了两高都变得大案子了,那就是积累性损害造成的。

就像没有保险丝的时候,只有发生火灾时才知道出问题了。

而发生火灾的时候又会对现场产生破坏作用,那个时候可能就很难说清楚问题的真正原因了。

就像很多冤假错案就是因为时过境迁,想要查 *** 相变得困难重重。

3、程序正义

我们一开始只是会追问这个案子判的对不对,并不太在意怎么判的问题。

但时间一长我们就会发现,这是不靠谱的,当你考虑程序的时候,对实体问题根本无从解决。

当我们在意程序正当性的时候,其实是我们法治水平提高的表现。

因为,案件的谁对谁错,有时候是说不清的,因为对事实的认知存在弹性,不容易把握。实体问题很滑,很容易在分歧之间溜出指间。变得说不清、道不明。

因此,我们才更加关心程序问题,因为程序更加刚性,研究怎么处理不违反规则、怎么处理最有利于防止偏私才更实际、也更有意义。

就像切蛋糕的问题,不是费尽心思的考虑让谁切。那样就完全寄托于一个人的人性,但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而且每一次都要重新考虑,这样效率会很低。

更好的规则就是让切蛋糕的人最后挑,这就是通过规则的力量一揽子解决了人性的问题。

而如果“最后挑”这个原则,能够被随意打破的话,那个公平的机制也就形同虚设了。

比如说转到谁哪谁自己拿啊,一边说一边把盘子转出去,因为切的人最了解大小,他会迅速挑选出更大的,或者把相对更大的拿走,然后别人再接着挑。通过声称转到哪随机分的方式,好像也很公平,其实变成了自己之一个拿,或者与第二个人同时拿,比如在旁边的人开始挑的时候,自己也趁机把自己选好的拿过来。这个过程,大家可能也都没注意,因为大家的注意力都专注于等待盘子的转过来的那一刻。这就是叫掩人耳目。

通过抛出一个随机的方式,掩盖了自己先拿的事实。通过貌似合法的外衣,掩盖一个违法的事实。这才真正可怕的,也是最需要警惕的。

因为它的隐蔽性很容易使人被蒙蔽。

回望历史,多少恶行都是披着正义的外衣。

所以,我们才有严格的落实程序,公正才会变得有希望。只要违反了程序,公正的结果就变得具有极大不确定性。

只要违反了程序,程序的作用就失去了,人性就无法得到约束。

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将这种公正的不确定性就视同是对程序正义的破坏。

不是我们信任人,我们只是不相信不受约束的人性。

我们在意的不是一次的结果,我们在意的是持续获得好结果的机制。

而司法规则是所有社会规则的示范,司法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基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黑客技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123.com/77925.html

标签: 阅历杂谈

“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含义(上诉不加刑原则的概念)” 的相关文章

Facebook 因算法漏洞连推糟糕内容 一直持续半年

Facebook动态消息(News Feed)因为存在重大排序错误,过去6个月一直推送“糟糕”内容。由于排序算法存在漏洞,动态消息抬高了虚假、暴力信息的权重。去年10月,工程师发现推送有问题,当时动态消息中的虚假信息明显增多。 虚假信息本来是经过事实核查员审查过的,应该早早得到抑制,但这些信息却四处...

乌克兰安全局宣称逮捕了协助俄军开展通讯中继服务的黑客

Vice 报道称,在最近一次行动中,乌克兰安全局(SBU)声称抓获了一名在乌境内为俄军提供通信服务的黑客。在当天上午 10 点发布的推文和电报消息中,SBU 分享了本次行动的诸多细节。尽管尚未得到另一独立消息源的证实,但我们已经看到了面部打码的黑客、以及所谓的通信系统照片。 电报帖子指出,黑客...

未打补丁的 Exchange 服务器遭 Hive 勒索攻击 逾期就公开数据

虽然在 2021 年微软就已针对 Hive 勒索软件发布 Exchange 服务器的安全补丁,并敦促企业及时进行部署,但是依然有一些组织并没有及时跟进。消息称这些尚未跟进的组织近日再次遭受了 Hive 勒索软件的攻击,被黑客获得了系统权限。 在攻击获得系统权限之后,该勒索软件就会通过 PowerSh...

Microsoft Defender 又一次误将 Google Chrome 更新视作可疑活动

近日,我们在 Twitter 和 Reddit 等平台上见到了不少系统管理员报告,可知问题主要集中在被 Microsoft Defender for Endpoint 安全防护软件标记为“可疑”的 Google Chrome 更新上。由于谷歌更新服务(GoogleUpdate.exe)没有给“goo...

跑分软件 UserBenchmark 被 23 款安全软件误标记为“恶意软件”

反病毒软件主要根据各种病毒特征进行预防、隔离等操作,但有时候也会出现误杀的情况。UserBenchmark 就是最新案例。根据 VirusTotal,这个流行的免费基准测试工具已被近二十个网站标记为恶意软件。 UserBenchmark 是一个轻量级的免费软件,可以测试你的 CPU、GPU、内...

跨越多代:三星修复影响上亿 Android 设备的硬件密钥安全漏洞

SamMobile 报道称,尽管三星总能在 Google 正式发布修复之前,就为自家规模庞大的 Android 移动设备提供安全更新。然而过去多年销售的三星智能机,还是被发现存在一个出厂即有的安全漏洞,使得黑客能够轻易提取包括密码在内的敏感信息。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问题在于 Galax...

评论列表

弦久觅遇
2年前 (2022-05-27)

上诉不加刑原则是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它的基本含义就是对仅有被告人上诉的,不得加重刑罚,只有检察机关在提出加重抗诉的意见时才作为例外。目的是在保证上诉救济权的有效行使。这是程序正义的基本体现。实体正义只有放在程序的框架下去追寻,

竹祭岁笙
2年前 (2022-05-27)

结果的机制。而司法规则是所有社会规则的示范,司法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基石。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