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黑客 > 正文内容

乡约是什么官「建议收藏」

访客3年前 (2022-02-23)网络黑客996

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白鹿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清末民初陕西关中农村历史变迁和人物命运及生活变化的史实,引起众多人关注。剧中除了主角族长白嘉轩,另一主要人物---白鹿原的“乡约”鹿子霖,也被演员何冰塑造得活灵活现。

(电视剧“白鹿原”中的乡约鹿子霖)

剧中鹿子霖的的职衔是“乡约”,这个名称以前还真不熟悉,说不清是个什么官职。

如果从字面词义理解,“乡约”就是现时人们常说的《乡规民约》。应是邻里乡人互相劝勉共同遵守,以相互协助救济为目的的一种制度。

翻查史料才得知,“乡约”真是官名,而且是如此演变成的:

《乡约》始于宋,盛于明,普及于清,延及于民国。其组织形式从最初的“讲学”形式到松散而不固定的组织状态,再又逐渐发展成为有组织的固定状态。

中国最早的成文乡里自治制度,大都认为是北宋学者吕大钧、吕大临等几兄弟于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制定的“吕氏乡约”(又名蓝田公约)。

光有了制度不行,还要有人监管。而负责管理和推演《乡约》的人,也从最初的单纯“教化民众”,逐渐演变成同时负有一定行政事务的“乡约”,因而“乡约”后来也被归纳为“官人”中的一类。

史料介绍,负责组织管理、讲解、执行《乡约》奖罚的人,最初叫“约长”,“约正”,“约史”,“讲约”等,后来又干脆将这些人直接称之为“乡约”。从此以后,“乡约”就专指负责此事的人了。.

有的词条更简明,说“乡约”就是明清时期乡中小吏。由县官任命,职责是传达政令,调解纠纷。对照到今天,大约相当于乡镇长和村委会主任。

我国北宋时期,理学极为兴盛,蓝田理学家吕氏兄弟在总结前人基础上,制定出历史上之一部体系完整、操作性强的《乡约》,并在家乡率乡人演习推广,教化民众,以正乡俗,遂“使关中风俗为之一变”,以至在全国也争相效仿,迅速推开。

( *** 图片)

各地《乡约》的内容和实施 *** 不尽相同,但一般都能在一定的范围,有一个适当集中的地方设有“立约所”:“立约所”多设置在祠堂、庙堂、馆堂或其它公共房内。

明代万历十九年,陕西蓝田东乡柳庄寨(今邵家寨)村民合资修建“约亭”,并铸“乡约钟”一口置于内,上铭宋吕氏乡约以正乡俗。

村民日常发生的利益冲突,斗殴争执,墙界地畔之类多在平时即由“乡约”调处平息,非重大事件一般不去找县府。

村民中的红白喜事,婚丧嫁娶,也请“乡约”按照“礼仪”主持进行。涉及官府公事公务,也由“乡约”出面应酬接待,配合处理。“乡约”实际已成为官府与村民间的桥梁,是不拿官薪的民间官吏。

到清代,“乡约”的组织机构已普及到村,并成为定式沿袭到民国。

《白鹿原》中有一段对清未民初时县以下政权变化的记述:“皇帝在位时的政权机构齐茬儿废除了,县令改为县长;县下设仓,仓下设保障所;仓里的官员称总乡约,保障所的官员叫乡约。”鹿子霖告诉白嘉轩县府任命他当了白鹿保障所的乡约,白嘉轩大惑不解,说:“乡约怎么成了官名了?”

白嘉轩的疑惑不无道理,正如前面所说,“乡约”原本的确不是一种官名。

中国历史上自秦设县以来,县级政权机构基本稳定沿袭,至今保留不变。而县级以下的基层政权机构却是在不断变化中,从简到繁,从松散到严密,从民间到自治到官方管理逐步演进至今。

古时的社会经济形态比较简单,自秦汉至隋、唐,都在县以下设名为“里”的居民组织。先秦时初以8家为邻,三邻为朋,三朋为里。

里设“三老”或里君(里尹、里正、里胥)管理,主掌教化,宣讲政令,推行政事,这实际就是“乡约”的前身。(电视剧中《白鹿原》中的白鹿仓总乡约田福贤)

从历史小说中也会看到有关“乡约”的佐证。如《儒林外史》第六回:“族长 严振生 ,乃城中十二都的乡约。”;《老残游记》第十五回:“﹝魏老儿﹞连忙跑来看时,却好乡约、里正俱已到齐。” 作家沙汀的《丁跛公》中也有“ 丁跛公是穆家沟的乡约。”

如同电视剧中演绎的一样,“乡约”在民国中期以前这段时间仍在起着明显的作用。后来则每况愈下,农村社会动荡,民不安生,持续的抓丁拉夫,催粮派款,彻底冲垮了农村社会的正常秩序,以“教化民众”为主旨的“乡约”逐渐衰退。

新中国成立以后,“乡约”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只有个别地方人们仍习惯称村上的头面人物为“乡约”。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还经常听到农村中对一些喜管闲事的人讥讽为:“人窝中的‘乡约’”···。可见“乡约”在中国历史上对人们生活影响之深。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栏目右上角的提示“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配图均源于 *** )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黑客技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123.com/81475.html

标签: 建议

“乡约是什么官「建议收藏」” 的相关文章

FritzFrog P2P 僵尸网络攻击医疗、教育和政府部门

Hackernews 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个P2P的Golang僵尸网络在一年多后重新浮出水面,在一个月内侵入了医疗、教育和政府部门实体的服务器,感染了总共1500台主机。 Akamai 的研究人员在与 The Hacker News 共享的一份报告中称,这种名为 FritzFrog 的“分...

美政府正在对量子计算机对加密技术构成的威胁做准备

在现在跟黑客直接对抗之时,美国政府官员正在为另一个更长期的威胁做准备:攻击者现在正在收集敏感的加密数据并希望他们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将其解锁。这种威胁来自于量子计算机,它的工作方式跟我们今天使用的经典计算机非常不同。 它们使用的不是由1和0组成的传统比特,而是可以同时代表不同数值的量子比特。量子计算...

Clearview AI 被指违反澳大利亚隐私法 已收集至少 30 亿人面部数据

澳大利亚信息专员发现,Clearview AI 在许多方面违反了澳大利亚的隐私法。在此前的双边调查中发现,该公司的面部识别工具未经同意并以不公平的方式收集澳大利亚人的敏感信息。由澳大利亚信息专员办公室(OAIC)和英国信息专员办公室(ICO)进行的调查发现,Clearview AI 的面部识别工具不...

迎接 2022 世界密码日:保持良好使用习惯、善用多因素认证与密码管理器

为了迎接今年 5 月首个周四的“世界密码日”的到来,USA Today 觉得很有必要继续提醒大家提升安全意识。首先是尽量为工作、娱乐、网银、网购等各种在线活动配备强密码,且需避免使用同一个密码,以免所有账号被攻击者一锅端。 资料图(来自:Bitwarden) 业内知名开源密码器(US News &...

提取指纹并不难:新安全实验表明只需少量成本就能解锁你的手机

相比较传统密码,在业内指纹被认为是更安全的数据保护形式。但事实上,指纹欺骗可能要比电影情节中所描述的操作要简单得多。根据 Kraken 安全实验室的说法,你所需要的只是一点木头胶水、一台激光打印机和一张醋酸纤维板。 几天前,这家加密货币交易公司在其官方博客上发表了一份报告,描述了如何进行“指纹破解...

攻击者使用 Python 勒索软件加密 VMware ESXi 服务器

Sophos报告称,最近观察到的一次攻击使用了基于python的勒索软件变种,目标是一个组织的VMware ESXi服务器,攻击者加密了所有虚拟磁盘。 攻击者使用了自定义Python脚本,该脚本一旦在目标组织的虚拟机管理程序上执行,就会使所有虚拟机脱机。 Sophos的安全研究人员解释说,攻击者相当...

评论列表

鸢旧弦久
3年前 (2022-07-08)

期以前这段时间仍在起着明显的作用。后来则每况愈下,农村社会动荡,民不安生,持续的抓丁拉夫,催粮派款,彻底冲垮了农村社会的正常秩序,以“教化民众”为主旨的“乡约”逐渐衰退。新中国成立以后,“乡约”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只有个别地方人们仍习惯称村上的头面人物为“乡约

只酷贪欢
3年前 (2022-07-08)

回:“﹝魏老儿﹞连忙跑来看时,却好乡约、里正俱已到齐。” 作家沙汀的《丁跛公》中也有“ 丁跛公是穆家沟的乡约。”如同电视剧中演绎的一样,“乡约”在民国中期以前这段时间仍在起着明显的作用。后来则每况愈下,农村社会动

泪灼酒颂
3年前 (2022-07-08)

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

嘻友怯慌
3年前 (2022-07-07)

乡约”实际已成为官府与村民间的桥梁,是不拿官薪的民间官吏。到清代,“乡约”的组织机构已普及到村,并成为定式沿袭到民国。《白鹿原》中有一段对清未民初时县以下政权变化的记述:“皇帝在位时的政权机构齐茬儿废除了,县令改为县长;县下设仓,仓下设保障所;仓里的官员称总乡约,保障所的官员叫乡约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