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看视频、玩游戏学习……很多老年人沉迷于刷手机来完成学习的任务。但也有参与者发现,不看广告就无法避免学习的任务,而广告宣传的高收入却来不及实现,甚至可能面临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工人日报》年6月7日)
“学习APP”并不新鲜,以前也曾经流行过。在无法割年轻人的韭菜后,一些应用将目标转向了老年人。
这里有一个经典的例子:退休后,杨宝东成为了“学习APP”的玩家。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下载了各种各样的应用,包括看广告学习、猜成语学习、玩游戏学习。一些应用声称通过走路、吃饭、购物和睡觉来学习。事实上,经过这么多年的忙碌工作,他没有赚到任何钱。
“学习APP”赚不到钱是很多人的一种感觉。这些“学习应用”声称能够在不支付成本的情况下学习。注册后,用户接收各种任务,通过观看视频、登录、邀请好友等方式从平台领取代币。然后将它们转换成现金。行话是“零”。结果很多人熬了一夜,转发到朋友圈、微信群等朋友的对话框。他们辛辛苦苦什么也得不到,或者即使得到了什么,那也不是真的现金,而是一张“消费抵扣券”,意思是想花就要花。
“学习APP”只是借助人们的“贪婪心理”进行的创意营销。里面全是小广告,甚至是野广告。这其实和前些年流行的“跑步学习APP”一模一样,是老把戏了。目前,“跑步学习APP”早已销声匿迹,目前出现的各种“学习APP”只是复刻版的卷土重来。
面对“学习APP”,人永远不应该成为自己的“学习工具”。要更加理性,不要被商家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即使真的“无聊”,也不能做没有意义的事情。而且,对于别人来说,你到处转发也是一种骚扰。有多少人会点击你转发的“学习APP”上的信息!
看视频可以学习,看文章可以学习,玩游戏可以学习。表面上看起来确实很吸引人,但实际上,当我们沉迷其中的时候,我们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掉进了别人设计的陷阱。“学习APP”创造了一种门槛极低的学习方式,唤起了人们试一试的欲望,契合了大多数人“闲着也是闲着,反正也没什么损失”的心理。有些“学习app”不骗钱,却利用用户的时间、社交关系、手机内存来占据注意力。用户不是在学习的应用上学习,而是成为他们学习的工具。
对于相关部门来说,需要关注“学习app”的发展趋势,确保监管得当。对于那些打着“帮人学习”幌子的应用,要好好打 *** ,净化 *** 空间,不能让“学习应用”在灰色地带徘徊。“学习APP”,不能走歪门邪道学习,但需要走正道。(郭)
Hackernews 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Mozilla 在其 Firefox 浏览器中加入了带外数据软件升级,包含了两个高影响力的安全漏洞。 Mozilla 称,这两个漏洞正在被大肆利用。 标记为 cve-2022-26485和 cve-2022-26486的零日漏洞被描述为影响 XSLT ...
尽管苹果一直在警告侧载应用程序的危险性,并坚持对上架 App Store 的应用展开严格的审查。但由于 TestFlight 和 WebClips 这两项功能的存在,越来越多的恶意软件开发者正在积极利用这两大“官方漏洞”。比如欺诈者可忽悠 iPhone / iPad 用户侧带有恶意软件的应用程序,进...
Hackernews 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研究员发现,黑客滥用高影响反射/放大方法,实施长达14小时的持续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放大率达到了破纪录的4294967296倍。 这种攻击载体被称为 TP240PhoneHome (CVE-2022-26143) ,已经被武器化,可以...
网络安全研究人员将该 APT 组织追踪为 UNC3524,并强调在某些情况下,该组织可以对受害者环境进行超过 18 个月的访问,展示了其 “先进 “的隐匿能力。 在每一个 UNC3524 受害者环境中,攻击者都会针对一个子集的邮箱,集中其注意力在执行团队和从事企业发展、兼并和收购的员工或 IT 安...
Wormhole Portal 刚刚遭遇了“桥梁”漏洞攻击,导致该加密货币平台损失了相当于 3.228 亿美元的 ETH 和 SOL 。问题源于以太坊区块链上的一个“智能合约”缺陷,别有用心的攻击者可借此将一款加密货币转换成另一种并跑路。 攻击后,失窃的加密货币资产已缩水至 2.94 亿美元。虽然...
一个名为C-23(也被称为 GnatSpy,FrozenCell,或 VAMP)的APT组织在他们的恶意应用程序中加入了新的特性,这些特性使得它们对用户的行为更具适应力,用户可能会试图手动删除它们,安全和网络托管公司可能会试图阻止访问或关闭其C2服务器域名,但这些恶意应用程序也能应对。 这款间谍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