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护宇
创作立场声明:快速输入特殊符号,我有一个小妙招!
先提个问题:像下面这种数字,你会怎么输入?
➊➋➌➍➎➏➐➑
比如搜关键词「实心带圈数字」,看,结果就会立马出来
如果你对输入法很熟悉,那么还可以调出「特殊符号」
上面两种 *** 虽好,但你会发现不够快!
所以,如果你经常需要输入类似的特殊符号
强烈建议使用输入法的「自定义短语」功能!用简单缩写代替反复输入!
比如我会将带圈数字设置成:
hy —— ❶
he —— ❷
hs —— ❸
Q:这些缩写是什么意思呢?
A:hy(黑一)、he(黑二)、hs(黑三)。
大家也可以找到自己习惯的缩写。
那,如何在手机端和电脑端分别使用该功能呢?
❶ 电脑端
这里以「搜狗输入法」为例。
我们可以对着浮动状态栏点击鼠标右键,再依次选择「属性设置」→「高级」→「自定义短语设置」
选择「添加新定义」,填入内容的缩写拼音,并且选择「排列位置」。这样每次只要输入简单缩写,就可以快速 输入啦~
❷ 手机端
我自己试用过「搜狗输入法」和「讯飞输入法」。发现搜狗中类似的功能叫做「快捷短语」,跟上面讲到的不太一样,它需要你把信息提前囤好,用的时候需要翻找,不能以缩写的形式调出。
为了和电脑端的使用习惯保持一致,所以在手机端我更喜欢用「讯飞输入法」,设置过程也很简单
依次点击讯飞小图标 → 个性短语
之后的设置和电脑端类似,不再赘述~
既然说到了 自定义短语 功能,还能用到哪里呢?我给大家列举了几个场景,看看能不能激发大家的脑洞:
1)常用信息输入
比如:地址、手机号、银行卡号、邮箱、公司名称、税号等,这是几乎每个人都输入过的信息。
我们完全可以用「自定义短语」功能提前设置,设置的时候应以简洁好记为主,不然很容易忘记。
我个人习惯用拼音缩写,如: *** → dh
2)临时重复用语
如果你在某个时间段,需要集中写完一份材料,比如主题报告、毕业论文,那这个功能也必须用上!
当年我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经常需要输入一组单词「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很长,对吧?但是活用「自定义短语」功能之后,输入速度可以很快,而且不用担心输错!
这个功能对于那些医学、化学类的小伙伴,尤其实用!一想到那些奇奇怪怪的药品名称,哈哈,我至今还「心有余悸」(狗头)
3)其他用法
之前在看知乎回答的时候,还看到过关于「自定义短语」的好用法,这里也介绍给大家。
有两个回答我觉得挺不错,也放出来帮大家开开脑洞
▲ 放课程代码
▲ 放常用函数公式
所以啊,今天这篇文章,借着输入特殊符号 这个需求,我们又挖出了「自定义短语」功能。
一句话:凡是需要重复输入的信息,大家都可以考虑使用「自定义短语」。
希望今天的文章对大家有帮助,我是护宇,下篇文章再见~
据报道,犯罪黑客正在通过一种有效的、狡猾的技术用偷来的执法部门的电子邮件从大型科技公司、ISP、运营商和社交媒体公司窃取用户数据。据网络安全记者Brian Krebs称,更具体地说,攻击者显然正在伪装成执法官员以获取传票特权数据。 一般来说,他们使用被破坏的执法部门电子邮件账户。 这种策略还依赖于...
早在 5 月,微软就认定有俄罗斯背景的 NOBELIUM 黑客组织要对持续数月的 SolarWinds 网络攻击事件负责,并同企业、政府和执法机构达成了合作,以遏制此类网络攻击的负面影响。早些时候,微软更进一步地剖析了 NOBELIUM 使用的一套更加复杂的恶意软件传送方法。可知其用于造成破坏,并获...
适用于桌面 PC 和笔记本的 Chrome 稳定版将新增“Privacy Guide”功能,它将帮助该网络浏览器的用户理解和实施隐私、安全和在线安全设置。虽然 Chrome 浏览器一直有大部分的这些设置,但现在 Google 声称隐私和安全控制应该更容易理解。 图片链接:https://static...
《以色列早报》称,研究人员利亚德-莫德科维茨和奥菲尔·哈帕兹发现了一个针对多个组织的网络攻击,并破坏了服务器以挖掘加密货币或获取数据。大约有2000家公司受到攻击,并以其服务器为发射平台,对更多组织进行攻击,由于攻击是分散的,这使得他们更难追踪。 网络攻击的主要目标主要是印度、越南和美国的媒体...
韩国当局透露,Kimsuky在2021年5月成功入侵了国家核智库韩国原子能研究所(KAERI),KAERI被揭露此事的韩国新闻机构指控掩盖事实。恶意软件分析公司IssueMakersLab在5月14日发现了对KAERI的攻击。有13个不同的互联网地址参与了这次网络攻击,其中一个与Kimsuky有关...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不断发展,躲在灰色角落的各种网络安全威胁也愈演愈烈。近年来,我们已经听到大量有关加密劫持、网络钓鱼、以及勒索类恶意软件的报道,且企业组织正在被更多攻击者给盯上。其中许多网络安全威胁,都使用了欺骗性的电子邮件作为攻击媒介,以诱使受害人在设备上安装恶意软件。 今天,软件巨头微软再次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