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事件汇总(中国十大食品安全事件)
10月5日,黑龙江省鸡西市居民王某及其亲属9人在家中聚餐,共同食用了自制酸汤子后,引发食物中毒,用餐9人陆续全部死亡。官方最初通报初判系黄曲霉素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媒体报道突出食材在冰箱冷冻一年,引发了公众对冰箱长时间保存食物安全性的担忧。但很快官方的初判结果遭到专家质疑。10月12日,官方通报称系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国家卫生健康委等相关部门开展米酵菌酸相关知识的科普,自制食品的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关注。
如图1所示,舆情整体呈现“波浪式”特征。
食品安全事件汇总(中国十大食品安全事件)
之一阶段:央视报道黑龙江省鸡西市酸汤子食物中毒事件,官方初步判定为黄曲霉素中毒,引起专家质疑
10月8日,在微博平台,@我是你的小仙女儿嘛r发布微博爆料黑龙江省鸡西市食物中毒事件(已删除)。次日,@张霖202010发布微博称,10月5日,家人到鸡西市鸡东县四海矿亲戚家做客,6日早上因吃了亲戚家中的自制酸汤子导致9人食物中毒。截至9日,包括其父在内共有7人身亡。
10月10日,央视新闻客户端发布《黑龙江一家庭聚餐疑似食物中毒 7人死亡 曾食用冷冻一年的食品》称,10月5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兴农镇某社区居民王某及其亲属9人在家中聚餐,期间共同食用了自制酸汤子。调查得知,该酸汤子食材已在冰箱冷冻一年,疑似该食材引发食物中毒。经医院化验检测,食物中黄曲霉素严重超标,初步判定为黄曲霉素中毒。相关部门提示,受黄曲霉菌污染的粮食及食品不能食用。该报道发出后,舆情迅速升温。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新京报网等新闻网站,@新华网、@中国新闻周刊、@凤凰周刊、@梨视频等微博账号纷纷转发。许多网民对在冰箱里长时间冷冻储存食物表示担忧。
很快,许多食品安全专家开始发声质疑初步调查结果。如微信公众号“饮食参考”发表《一家9人吃死7个,黄曲霉毒素又当了背锅侠!》等文章表示,冰箱冷冻一年和中毒没有任何关系。黄曲霉毒素只有在很严重的霉变情况才可能引起人的急性中毒,且致死率没有如此之高。
第二阶段:死亡人数上升,官方再次通报中毒原因为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舆情热度升至更高峰
10月12日,根据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官方微信“龙江卫生健康”发布的最新消息,鸡西市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12日,该事件死亡人数已升至8人。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黑龙江鸡西 “酸汤子”中毒事件死亡人数升至8人》为题进行了报道。
当晚,食品安全专家钟凯、阮光锋等人在微信公众号上发文表示,此次事件的“真凶”终于找到。此外,在微博平台上,#鸡西酸汤子中毒已致8人死亡#等话题登上热搜榜,累计阅读量超16亿人次。在微博平台带动下,相关舆情在13日升至更高峰。
第三阶段:事件死亡人数再次上升,国家卫生健康委发文提示慎吃长时间发酵的酵米面类食品,舆情小幅反弹
10月19日,红星新闻发表《黑龙江酸汤子中毒事件:唯一幸存者去世》称,“酸汤子”中毒事件中最后一位患者于当天中午去世。至此,此次事件的9名中毒者全部死亡。
同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文提醒,酵米面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使用了发霉变质的原料,为保证生命安全,更好的预防措施是不 *** 、不食用酵米面类食品。
20日,新浪微博@梨视频发表《黑龙江鸡东县唯一一家酸汤子店改卖面条,顾客:现在不敢吃了》称,鸡西市鸡东县唯一一家酸汤子店已不 *** 酸汤子出售,改售卖面条。老板称,原来许多人来吃酸汤子,现在没有多少人来了。许多人表示不敢再食用酸汤子了。
米酵菌酸已经不是之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就在8月初,广东省曾发生一起因食用粿条而米酵菌酸中毒致1人死亡的食物中毒事件。然而就在2个月后,在东北又发生了致9人死亡的惨剧,一南一北两起食物中毒事件中虽然食用的食物不同,但“凶手”都是具有高度致死性的米酵菌酸。从最初医院检测透露的中毒原因、媒体的报道以及网民的反应来看,媒体、公众对于米酵菌酸均不甚了解,甚至医院一度将此事归因为黄曲霉毒素。
中毒原因的“乌龙”和“反转”也再次折射出科普工作的欠缺和媒体科学专业素养的缺失。同时也暴露出当地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时,之一时间对外信息发布的过程中没有做好专业性把关。
此次事件被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后,网民高度关注。大部分网民对于米酵菌酸知之甚少。实际上,不仅是米酵菌酸,据专家介绍,很多自制的食物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如自榨花生油、自制葡萄酒、自制腌制小菜等,这些都是人们认为纯天然、无添加、健康的食物,殊不知缺少了食品安全知识、缺少专业消毒杀菌过程,这些自制食品实际上是“有毒”食品。此外,每年都会发生的食用自采野菜、野果、野生蘑菇中毒的事例。这些事件也提醒我们,食品安全知识的科普仍亟待加强。如何提高科普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可接受性,农村是科普的重点地区,如何打通科普“最后一公里”,还需要有关部门与专家、协会等联合起来深入研究和探讨。
SentinelOne 的 SentinelLabs 去年就曾发现 Microsoft Azure 的 Defender 存在多个安全漏洞,其中部分漏洞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被评为“关键”。微软已经为所有的漏洞发布了补丁,但 SentinelLabs 敦促 Azure Defender for IoT 用...
以色列似乎正在从一场大规模的网络攻击中恢复过来。据Haaretz和Kan的Amichai Stein报道,攻击者在周一晚上攻陷了几个以色列政府网站,其中包括卫生部、内政部、司法部和福利部网站。总理办公室的网站也受到了影响。以色列国家网络管理局在一份声明中称,现在所有的网站都已重新上线。 虽然以色列政...
5月5日,SentinelLabs 发布报告,显示他们曾在知名防病毒产品Avast 和 AVG (2016 年被 Avast 收购)中发现了两个存在时间长达近10年之久的严重漏洞。 这两个漏洞被跟踪为 CVE-2022-26522 和 CVE-2022-26523,存在于名为 aswArPot.s...
上周三,Evina的一位法国网络安全专家Maxime Ingrao发现,在Play Store最热门的新免费应用程序中,有一些恶意软件窃取了Facebook凭证和其他一些数据。他公开了自己的发现,并在Twitter上上传了详细版本。 这名研究人员在安装一个应用程序时偶然发现了该恶意软件,当该应用程...
美国网络安全与基础设施安全局(CISA)高级官员周一表示,安全专业人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严重的 Log4j 安全漏洞作斗争。如果未打补丁或无视修复,一个月前在 Apache Log4j 中曝光的 Java 日志库安全漏洞,将给互联网带来巨大的风险。网络攻击者可利用广泛使用的软件中的漏洞,接管受...
长久以来,安装付费(PPI)恶意软件服务已经成为网络犯罪生态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恶意软件运营者提供支付、恶意有效载荷和目标信息,负责运行服务的人把分发和传播部分外包出去。可访问性和合适的成本使得恶意软件运营商可以利用这些服务作为一种武器,用于快速、批量和地理定位的恶意软件感染。 通过了解这些服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