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渗透破解 > 正文内容

洋辣子对植物都有什么危害?如何防治?它蛰了人很疼,咋办?

访客2年前 (2022-02-14)渗透破解575

说起农村洋辣子这个“妖孽”相信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尤其是夏天的时候很多树上都会有,像香椿树、核桃树、花椒树、枣树甚至是玉米地里都会有。现在还记得小时候调皮有一次用竹竿打邻居家的核桃吃,打着打着一个洋辣子就顺着脖子掉到了衣服里,那个滋味只有被蛰过的才能体会到,晚上睡觉的时候都不敢平躺着睡碰一下就 *** 辣的疼。这不马上就要进入夏季了,而夏季正是洋辣子“肆虐”的季节,若是被洋辣子蛰了咋整呢?老农:“这四招轻松搞定!”

之一招、用蜡烛

农民被洋辣子蛰了之后不要惊慌,即使痛痒也更好不要用手去挠,若是把毛挠断了反而不好处理。农民可以回家把蜡烛点燃,然后把融化的蜡油滴在被蛰的地方,等到蜡烛凉了之后在揭下来,这样就可以把扎在皮肤上的洋辣子毛一起带出来,毛出来之后也就不疼了。使用普通的蜡烛可能会有点烫,要是家里有低熔点的蜡烛那就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招、以彼之身还彼之道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被洋辣子蛰了还需洋辣子来治,农民朋友若是被蛰了不要急着离开,可以尝试找一下是哪个洋辣子蛰的,若是幸运的找到了那就很好办。沿着洋辣子的 *** 把它的肚子翻开,在肚子里面可以找到一条绿色的线,线里面就是“解药”,把线弄破后涂抹在被蛰的地方,疼痒很快就可以缓解,这个 *** 也被农民称为“以毒攻毒”。

第三招、“神器”马齿苋

马齿苋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所以在笔者老家农民常用的 *** 就是马齿苋。若是在干农活时不小心被洋辣子蛰了后就找马齿苋然后用石头捣碎取其汁液涂抹在被蛰的地方,一会也可以缓解疼痒症状。

第四招、肥皂水

因为洋辣子毛上的毒属于酸性的,而肥皂水属于碱性的,使用肥皂水洗被蛰的地方可以中和洋辣子的毒素,从而缓解疼痒。

以上四个 *** 各有优劣,蜡烛和肥皂水的 *** 虽然好用,但是在山上被蛰了因为没有原料这两个 *** 就是白搭。马齿苋虽然挺多的,但是也不可能遍地都是忍着疼痛还要去找也不方便。所以还是第二招“以毒攻毒”更好使,直接翻开洋辣子的肚子找到绿线一涂就可以了。

农民朋友,被洋辣子蛰了你还有什么好 *** 缓解痛痒呢?欢迎留言分享

其他网友观点

院子里种了一棵核桃树,每年夏天都会“生”两波洋辣子,洋辣子不仅危害核桃树,落在人身上,也会刺痛难忍,令人急欲除之而后快。今天大乡就详细的介绍一下洋辣子这个农村“神兽”。

洋辣子的危害

洋辣子是黄刺蛾的幼虫,因背部上布满着小刺,又叫刺毛虫。其危害的果树、绿化树木多达120种。黄刺蛾的卵会产在树叶的背面,幼虫以树叶的叶肉为食,经常吃得一片叶子仅剩下叶脉,严重影响树木的光合作用。

再说说对人的危害,洋辣子身体上布满的毛刺有毒,被人体触摸后,会刺入皮肤。由于毛刺很细小,极难清除,并且会引起皮肤的刺痛、红肿,严重的会有中毒反应,一般两三天后还有不适感。洋辣子泛滥的季节,会严重影响人们在果树下的农事作业。

洋辣子生活史

为了更好的防治洋辣子,我们需要对洋辣子的生活史做一些了解。洋辣子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一年发生2代,一般在五六月份越冬的虫茧开始羽化并产出之一波卵,卵粘附与树叶背面。到了六月份小洋辣子就孵化出来了,并开始咬食产卵叶上的叶肉。

六七月份进入洋辣子的活动爆发期,其生长速度较快,在其他树叶上活动蚕食树叶,为成茧化蛹储备营养。进入7月末8月初洋辣子就开始再一次化蛹了。8月中下旬第二波洋辣子开始孵化,八九月份是第二波洋辣子的活动爆发期。

洋辣子防治

知道了两波洋辣子的产卵期及孵化期,就可以进行物理防治了。洋辣子刚孵化后活动能力较弱,在树叶的背面集中分布,易于观察。可以在这个时期将产卵叶进行人工摘除,并及时消除。

也可以对洋辣子进行化学治理,可用2.5%的敌杀死乳油3 000倍液、50% 马拉硫磷乳油 1 000倍液或90%的晶体敌百虫喷雾灭杀。用药期可安排在产卵期及幼虫孵化初期,即之一波防治时间可在六月末七月初,第二波防治时间可在八月中下旬。

也可用生物防治发来消除洋辣子,青虫菌对洋辣子的幼虫会感染,并使其致病而亡。所以在洋辣子幼虫孵化期喷洒100亿孢子/克的青虫菌600液,来降低幼虫的成活率。

蜇伤处理

洋辣子被蜇伤后或不慎沾有洋辣子毛刺的叶片后,会刺痛难忍,需要做一些处理。由于洋辣子的刺毛很细,刺入皮肤后不易挑出。所以被蜇伤之一时间不能用手揉搓,防止毛刺进入更深,而应先用塑料胶带在蜇伤的部位轻轻粘一下,尽量带出更多的毛刺。

处理好毛刺后,再用肥皂水或其他碱性水来清洗患处,以中和洋辣子的酸毒性。

还有一种“以毒攻毒”的 *** 可以试用一下,即将洋辣子的虫体挑破,将洋辣子体内的汁液涂抹在蜇伤的地方。

【大乡】,专注科普三农领域的“冷知识”、“趣知识”,快来关注、点赞吧!其他网友观点

洋辣子在我们农村当地的土语是:粗粝毛!它的学名也不是洋辣子,而是刺娥。又叫荆条虎,八角罐。你看长的是不是很形象!

洋辣子就是刺娥的幼虫。这种害虫遍布全球,我国各地都有分布。它的身上长满了有毒的小长刺儿,有点吓虎人,花色品种繁多,大的,小的,绿的,黄的,红的,花色的,条纹的,长得一看就不好惹。在野外若不小心被它亲到,简直是件痛苦不堪的糗事啊。我现在看到图片都会情不自禁起一身鸡皮疙瘩的。

它的幼虫洋辣子对植物的危害力很大,被洋辣子攻击到的植物叶子会很快被吃光,吃完这棵还要爬到另一棵树上去。如果你的果园里遭到这种害虫的攻击一定要及时处理,咋办呢?要怎么防治呢?除了可以喷一些高效的1500倍的喷液或辛硫磷乳油1000倍,能杀死他的虫卵和身体外。但是也会给果实带来危害。有人说用大灯就是那种黑光灯来杀灭成虫。也可以去买野黄蜂对付幼虫。我认为重在防御,秋冬季节修剪树杈时就应该收集虫卵的茧,把害虫消灭在摇篮里。如果是快要成熟的果树上,我不建议打药,更好的办法是人工抓,或者用力摇树干,把洋辣子摇晕倒地上,在集中处理它,或者让果园里的散养鸡吃掉。

如果你在野外不幸中招,更好的办法,不是大家所说的那样:拔出毒刺儿,挤出毒液,没用,我试过。也不是涂肥皂水,抹酱油。更没有自带胶带粘,因为你在野外根本没有这些急救的措施和材料。

最最地道的 *** 是:立马找块小石头把蛰你的这个洋辣子敲碎,挤出他身体的汁液,抹在被它蛰的地方,一会儿就会不疼不痒了,奇效!今年再被蛰一定要按这个法子去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黑客技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123.com/88444.html

“洋辣子对植物都有什么危害?如何防治?它蛰了人很疼,咋办?” 的相关文章

乌克兰和美国在俄对乌采取军事行动前成为网络攻击目标

现在,不少新报告指出了跟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的军事行动直接或间接有关的黑客行动。许多专家预测,俄罗斯将在乌克兰发动重大网络攻击,如关闭该国的电网。虽然大规模的行动还没有实现,但关于小规模攻击的报告已经开始出现。 当地时间周一,Google表示,它发现了针对乌克兰官员和波兰军队的广泛的网...

苹果尚未修补 macOS Big Sur 与 Catalina 的关键漏洞

尽管发布了一个更新来解决macOS Monterey中的两个零日漏洞,但苹果还没有将其应用于最后两个macOS版本,这可能会让多达40%正在使用的Mac计算机处于危险之中。 苹果在2022年3月31日对macOS Monterey的更新中解决了这些关键的漏洞。然而,到目前为止,它还没有更新macO...

微软宣布 Windows 11 将原生整合网络钓鱼保护

在 4 月 5 日的活动中,微软宣布了适用于 Windows 11 系统的新安全功能,从而在操作系统层面提供网络钓鱼保护。通过 Microsoft Defender SmartScreen,微软提供网络钓鱼的检测和保护,保护 Windows 11 设备免受恶意程序侵害。 在更新日志中,微软表示:...

QNAP 修复了关键的 QVR 远程命令执行漏洞

近期,QNAP发布了几项安全公告,其中一项针对严重的安全问题,该问题允许在易受攻击的QVR系统上远程执行任意命令,该公司的视频监控解决方案托管在NAS设备上。QVR IP视频监控系统支持多重频道和跨平台视频解码,专为监控家庭和办公环境而设计。该漏洞编号为CVE-2022-27588,严重程度得分为...

欧洲刑警组织:Deepfakes 对网络安全和社会的威胁越来越大

近日,欧洲刑警组织发布了其首份深度伪造研究报告–《面对现实?执法和深度伪造的挑战》(Facing reality? Law enforcement and the challenge of deepfakes),这是欧洲刑警组织创新实验室就新兴技术的风险、威胁和机遇等方面技术发展研究形成的报告。该报...

盘点 2021 年十大网络安全事件

作者:知道创宇404实验室 (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https://hackernews.cc/archives/37193) 在网络安全领域,2021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世界各地频发网络安全事件,诸如数据泄漏、勒索软件、黑客攻击等等层出不穷,有组织、有目的的网络攻击形势愈加明显,网络安全风险持续...

评论列表

礼忱世味
2年前 (2022-05-27)

中和洋辣子的毒素,从而缓解疼痒。以上四个方法各有优劣,蜡烛和肥皂水的方法虽然好用,但是在山上被蛰了因为没有原料这两个方法就是白搭。马齿苋虽然挺多的,但是也不可能遍地都是忍着疼痛还要去找也不方便。所以还是第二招“以毒攻毒”最好使,直接翻开洋辣子的肚子找到绿线一涂就可以了。农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