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黑客 > 正文内容

洞熊是如何灭绝的?

访客2年前 (2022-02-07)网络黑客642

洞熊(Ursus spelaeus)是已经灭绝的史前巨熊,这种动物曾经广泛分布在今天的欧洲地区。

网上有许多资料称洞熊的体型巨大,甚至比今天的棕熊和北极熊还要大。事实上,洞熊的体型和今天的棕熊差不多,成年雄性体重在500公斤左右,更大个体也不超过800公斤,小于今天更大个体的北极熊。

图注:洞熊的骨骼化石,图片来自 ***

从身体结构上看,洞熊与棕熊非常相似,两者在距今120万年前才分家。之所以被称为洞熊,是因为它们的化石最早在欧洲的洞穴之中被发现,不过洞熊生活的冰川时期欧洲的确比今天要寒冷,因此洞熊会寻找洞穴作为居住地。

图注:今天生活在欧洲的棕熊,图片来自 ***

图注:洞穴中洞熊留下的抓痕,图片来自 ***


从洞熊的分布上看,曾经广泛分布于欧洲,向东直到高加索地区。在距今20000年前,洞熊彻底灭绝了,灭绝的原因与我们人类有直接关系。

前面提到洞熊生活在寒冷的冰川期,当时的气候严寒,让它选择寻找洞穴取暖居住。距今20万年前甚至更早的时期,人类从南方的非洲进入欧洲,在面对寒冷气候时,人类也选择洞穴生活,于是一场人与熊因为洞穴居住权的战争就爆发了。

早期的尼安德特人和后期的智人因为争夺洞穴与洞熊爆发了激烈的冲突,人与熊之间的战争持续了几十万年。在许多洞穴的岩壁上,都留下了人类绘制的洞熊形象,甚至还有人与洞熊争斗的场面呢。

图注:人类留在洞穴中的洞熊形象,图片来自 ***


从尼安德特人到智人,人类在与洞熊的长期搏斗中逐渐占了上风,他们依靠团队协作和使用武器杀死了大量的洞熊,最终将洞熊们赶尽杀绝。除了人类的猎杀,冰川期末期气候的变化,导致了欧洲环境的更替,也造成了洞熊食物的减少,这也可能是造成洞熊灭绝的原因之一。

从目前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来看,曾经广泛分布于欧洲的洞熊在距今20000年前彻底消失,而造成它们消失的原因是来自于人类的持续猎杀,惨遭相同命运的还有洞狮。

图片来自 *** ,侵删

其他网友观点

洞熊(Cave Bears)在数万年前就已经灭绝,目前人类只能通过化石来证明和了解这种生物确实在地球上生存过。对于研究人员来说确定洞熊的灭绝原因是一项重大的挑战,有些学者认为是天气变化所导致的,不过近期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的论文认为遭到灭绝的原因是人类的祖先。

洞熊是一种于更新世生存在欧洲与亚洲的熊,于120万年和其他的熊类分支,在约二万年前的冰河时期灭绝。洞熊高达10英尺,重达1600磅以上,比现今的棕熊还要大上许多,但并不像今天的熊一样具有爬树的能力。

毋庸置疑洞熊是令人生畏的野兽,雄性体重超过1000磅,一些标本可能会超过2000磅。不过调查研究发现当时尼安德特人正在寻找合适的洞穴过夜,因此双方的冲突最终导致了洞熊的灭绝。

研究人员检查了整个欧洲十几个化石遗址发现的59个洞穴熊标本的遗骸。通过对骨骼进行取样并获得基因组信息,研究人员能够绘制出一个显示熊群数量上升和下降的时间线,发现当人类开始在整个大陆蔓延的同时洞熊数量开始急剧下降。

熊已经出现在洞穴壁画中,这些壁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早期人类在欧洲各地移动的时间,因此我们知道这两种物种经常接触。结合人类到达时熊开始死亡的事实,数据表明古代人确实成功地捕猎了熊。

当然这并非定论,可能是当时有其他多种因素导致洞熊数量的下降。不过这项研究结果为更好的研究洞熊提供了新的思路方向。

其他网友观点

洞熊是一种生存于更新世亚欧大陆北部的熊,在约2万年前的冰河时期灭绝。因其化石多在洞穴内发现,故命名为“洞熊”,在很多著名的洞穴中,差不多都发现了洞熊的整副骨骼化石。此外,洞熊化石在我国北京周口店曾有发现。和巨型短面熊同为更新世两大巨熊。·

在波兰高山中的洞穴中,由于没有受到人类的影响,那里的洞熊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演化,出现了一类比较特殊的洞熊,完全适应了高山环境,即德宁格尔熊(Ursus deningeri),它们约出现于公元前700,000年,生活于克劳默间冰期(Cromerian interglacial)。

各个时期的化石证据表明,在距今300,000到15,000年的整个更新世,洞熊遍及欧亚大陆的各个角落,更新世末期,最后的洞熊类曾生存于中、南欧一带。直到最后的冰期结束,它们才真正开始消失。洞熊并不单独生活,而是以小型家族群体形式存在,彼此间有相当的协调和联系。在一些洞穴的壁上常常可清晰地辨认出洞熊的爪印,这是它们扩大其生存空间的一个有意识的经常性举动。

洞熊类头骨在欧洲、亚洲的许多山洞附近都有发现。在个别地区,它们的头骨被当作龙的头骨,从而引起许多地方传说。在奥地利一头被称为龙的雕刻,其形象就明显来源于洞熊的头骨,其雕刻时间大概为公元1400年左右。

在高加索山脉诸多洞穴的发掘中,科学家们已经确认有6或7个洞有古人类生活的遗迹,而其余洞穴中往往被洞熊盘踞。通过研究,在古人类食物残余物的遗迹中,科学家们确认有2到6头洞熊的部分遗骸。在瑞士,通过对15个有洞熊遗迹洞穴的勘察,有两个也与古人类有关,这些遗迹基本确定是在马格达兰期;德国阿尔卑斯山地区洞熊遗迹也是在马格达兰期。

据研究,早在克鲁马农人出现在欧洲之前,洞熊的数量已经呈明显降低之势。这表明,尼安德特人也已经开始猎捕洞熊,但当更进步的人类出现后,其相对先进的工具和围猎技巧,更进一步加剧了洞熊灭绝的速度。(在欧洲早期的岩画作品中,就有古人类用长矛围捕狂怒的熊类的场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黑客技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123.com/88943.html

“洞熊是如何灭绝的?” 的相关文章

精心伪造的微软客户支持和帮助文档实际上是窃取信息的 Vidar 恶意软件

网络安全公司Trustwave的安全团队SpiderLabs警告Windows用户,一个名为Vidar的新恶意软件活动将自己伪装成微软支持或帮助文件。因此,毫无戒心的用户可能很容易成为受害者,而Vidar是一个偷窃数据的恶意软件,可以窃取被利用者的信息。 微软编译的HTML帮助(CHM)文件虽然现在...

数百个 GoDaddy 托管的网站,短时间内被部署了后门

Bleeping Computer 网站披露,网络安全分析师发现 GoDaddy 管理服务器上托管的部分 WordPress 网站,被部署了大量后门,所有网站都具有相同的后门有效载荷。 据悉,这次网络攻击可能影响到许多互联网服务经销商,已知的包括 MediaTemple、tsoHost、123Re...

Google Chrome 99.0.4844.84 紧急更新修复了已被利用的零日漏洞

Google已经为Windows、Mac和Linux用户发布了Chrome 99.0.4844.84,以解决一个在外部被利用的高严重性零日漏洞。浏览器供应商在周五发布的安全公告中说:”Google已经得知CVE-2022-1096的一个漏洞存在于外部。” 99.0.4844.84版本已经在稳定的桌...

Google 发布第 3 个紧急更新 修复 Chrome 中另一个零日漏洞

Google 今天发布了第 3 个紧急更新,修复了存在于 Chrome 浏览器中的另一个零日漏洞。周四,Google 面向 macOS、Windows 和 Linux 发布了 Chrome 100.0.4898.127 更新,会在未来几天内完成部署。 本次更新修复了追踪为 CVE-2022-1364...

谷歌搜索 2021 Webspam 报告:过滤垃圾网站数量是 2020 年的六倍

由周四发布的“网络垃圾”(Webspam)报告可知,谷歌搜索在 2021 年过滤的垃圾网站数量、竟是 2020 年的六倍。据悉,作为 Alphabet 旗下子公司,Google 有一套名为 SpamBrian 的人工智能垃圾过滤系统,并且可在超过 99% 情况下实现“不受垃圾所困扰”(spam-fr...

安全专家发现新型恶意 Windows 11 网站:镜像内含恶意文件

自 Windows 11 系统 2021 年 6 月发布以来,不断有各种活动欺骗用户下载恶意的 Windows 11 安装程序。虽然这种情况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有所遏制,但现在又卷土重来,而且破坏力明显升级。 网络安全公司 CloudSEK 近日发现了一个新型恶意软件活动,看起来非常像是微软的官方网站...

评论列表

萌懂折奉
2年前 (2022-07-28)

今300,000到15,000年的整个更新世,洞熊遍及欧亚大陆的各个角落,更新世末期,最后的洞熊类曾生存于中、南欧一带。直到最后的冰期结束,它们才真正开始消失。洞熊并不单独生活,而是以小型家族群体形式存在,彼此间有相当的

囤梦竹祭
2年前 (2022-07-28)

定论,可能是当时有其他多种因素导致洞熊数量的下降。不过这项研究结果为更好的研究洞熊提供了新的思路方向。其他网友观点洞熊是一种生存于更新世亚欧大陆北部的熊,在约2万年前的冰河时期灭绝。因其化石多在洞穴内发现,故命名为“洞熊”,在很多著名的洞穴中,差不多都发现了洞熊的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