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渗透破解 > 正文内容

臭氧层空洞为什么不在人口稠密的地区,反而在无人的南北极?

访客2年前 (2022-02-07)渗透破解816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叫臭氧,以及南极臭氧空洞形成原理。

臭氧是地球大气中一种微量气体,它是由于大气中氧分子受太阳辐射分解成氧原子后,氧原子又与周围的氧分子结合而形成的。

随着人类活动,特别是氟氯碳化物(CFCs)等人造化学物质被大量使用,很容易破坏臭氧层,使大气中的臭氧总量减少,在南北两极上空的下降幅度更大。在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稀薄区,被科学家形象地称之为“臭氧空洞”。

北极为何出现较大臭氧空洞?

目前北极中部的大部分地区(覆盖面积约为格陵兰岛的3倍)上空的臭氧含量创下历史新低,出现一个罕见的较大臭氧空洞。

南极臭氧空洞每年都会形成,因为冬季该地区的温度通常会骤降,从而形成高空云层。“这些条件在北极地区很罕见,那里温度变化更大,通常不会导致臭氧层的损耗。”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大气科学家Jens-Uwe Groo说。但是今年,北极出现了较强冷空气,加上强劲的西风环绕,将冷空气困在极地涡旋当中,才诱发了类似南极的臭氧空洞事件。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其他网友观点

臭氧层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的臭氧层是由分子组成的臭氧,或O3。这些分子在地球周围提供了一个保护层,吸收大部分太阳辐射,特别是一些导致晒伤的有害紫外线。

当紫外线照射到氧气分子时,臭氧自然产生并将其中一些分解成单个氧原子。这些单个氧原子然后与其他氧原子结合2气体分子,形成氧3。在类似的反应中,O3分子可以分解成氧原子和氧分子2。

通过这种方式,臭氧、氧气和自由氧原子在平流层中不断地结合、分裂和重组。这些反应是由紫外线辐射的能量驱动的,紫外线辐射在这个过程中被吸收。

这些公式和图表说明了这个过程:

O2+氧+紫外线能量→氧3

O3+紫外线能量→02+0

臭氧层是如何被耗尽的?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注意到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变得比平时薄得多。经过一些研究,大气科学家认识到这一点臭氧沉积e象征式互动是人类活动产生的空气污染物的结果——特别是无毒的气溶胶气体分子氯氟烃的释放。

含氯氟烃,或含氯氟烃,是化学惰性气体分子,通常用于灭火器、许多不同类型的气溶胶罐(如发胶)和冰箱冷却剂,始于20世纪20年代。使用这种产品会将氯氟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这是几十年来没有人太担心的事情;毕竟,这些分子是化学惰性和无毒的,所以没问题,对吧?没那么快。

当稳定且惰性的含氯氟烃进入大气层后,它们不会分解,也不会与周围的任何物质发生反应,直到它们到达平流层,那里的紫外线辐射非常强烈。紫外线辐射的高能量足以将氯原子从氯氟化碳分子中分离出来。这些游离氯原子然后在以下反应中分解臭氧分子:

O3+氯→ ClO +氧2

尽管氧原子中的第三个氧原子3分子与氯原子结合,它更容易被其他单个氧原子吸引,所以在ClO化合物被创造出来后,它又很快发生变化,就像这样:

ClO +氧→氯+氧2

在这些反应中,氯氟化碳分子中的氯起着催化剂—它有助于打破O3分子和形成氧2分子。结果是,与臭氧形成和循环的自然循环不同,臭氧被分解成氧2而不是循环回O3因为没有游离的氧原子留给氧2结合。此图显示了这一过程。大气中氯原子的存在改变了自然臭氧反应(吸收紫外线能量的反应)

O2↔ O3

O3+ O → 2O2

第二个反应是由氯原子的存在驱动的,不吸收紫外线能量。结果是平流层缺少臭氧分子;由于这种变化,臭氧层的保护层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渐变得越来越薄,越来越缺乏保护。

臭氧空洞的形成与气候的寒冷有关,事实上,地球上不仅南北极,现在青藏高原上空也发现了臭氧层在变薄,这里正是我国夏季气温更低的地方。

其他网友观点

或许正是因为臭氧空洞在人稀少的南北两极,让更多的人免受紫外线照射,但可以肯定的这决不是天的仁慈,而是对人类发岀的警告,至于为什么空洞岀现在两极,那需要专家解读,或许与地球的极向或是与地球轴芯自转有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黑客技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123.com/89097.html

“臭氧层空洞为什么不在人口稠密的地区,反而在无人的南北极?” 的相关文章

研究发现 Linux 和树莓派成为凭证黑客攻击的首要目标

新的研究表明,黑客经常使用相同的常用密码,通常是默认密码获得服务器的访问权。来自Bulletproof的数据还显示,在黑客使用的顶级默认凭证列表中,默认的Raspberry Pi用户名和登录信息占据了突出位置。 在整个2021年,利用蜜罐进行的研究表明,目前总网络活动的70%是机器人流量。随着黑客越...

僵尸网络 Kraken 轻松骗过 Windows Defender 并窃取加密货币钱包数据

微软最近对Windows Defender的排除权限进行了更新,没有管理员权限就无法查看排除的文件夹和文件。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因为威胁者往往会利用这一信息在这种被排除的目录中提供恶意软件的载荷,以绕过防御者的扫描。 然而,这可能无法阻止ZeroFox最近发现的一个名为Kraken的新僵尸网络。这...

研究人员谈论潜在的没有性能成本的 CPU 安全漏洞缓解措施

一位安全研究员在上周末的自由和开源软件开发者欧洲会议(FOSDEM)上围绕缓解像Spectre和Meltdown这样的处理器漏洞发表演讲,所提出的方式力求让性能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Cyberus科技公司的Sebastian Eydam在2022年FOSDEM会议上发言,谈到有可能在几乎没有性能成本...

针对 Okta 认证公司的黑客攻击使成众多大中型企业处于高度警戒状态

网络安全公司F-Secure正在对其企业安全业务进行品牌重塑,新名称为WithSecure,并设计了时髦的新标志。WithSecure以前被称为F-Secure Business,它将专注于企业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而消费者安全产品和服务仍以现有的F-Secure名称提供。 据路透社报道,被全球数千家...

因 UpdraftPlus 插件存在漏洞 超 200 万个 WordPress 网站已强制更新

UpdraftPlus 是一款可靠、易用的 WordPress 备份/还原和克隆插件。上周由于该插件存在严重漏洞,超过 200 万个 WordPress 网站得到了强制更新。该漏洞可能让未经授权的用户下载 WordPress 网站的备份。 JetPack 的开发人员在对 UpdraftPlus...

禁止套娃:新发布的 Log4j 补丁被发现又包含一个可利用的漏洞

就在我们了解到国家支持的黑客已经开始研究上周震惊网络安全界的Log4j漏洞问题时,其他研究人员发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发展信号。Log4j黑客,也被称为Log4Shell已经有一个补丁,已经可以部署到企业。但事实证明,这个补丁玩起了“套娃”:它解决原有问题的同时又产生新的安全问题,且可以被外部利用。因此...

评论列表

冬马照雨
2年前 (2022-05-27)

个氧原子3分子与氯原子结合,它更容易被其他单个氧原子吸引,所以在ClO化合物被创造出来后,它又很快发生变化,就像这样:ClO +氧→氯+氧2在这些反应中,氯氟化碳分子中的氯起着催化剂—它有助于打破O3

鸢旧澉约
2年前 (2022-05-27)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叫臭氧,以及南极臭氧空洞形成原理。臭氧是地球大气中一种微量气体,它是由于大气中氧分子受太阳辐射分解成氧原子后,氧原子又与周围的氧分子结

嘻友澉约
2年前 (2022-05-27)

科学家们注意到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变得比平时薄得多。经过一些研究,大气科学家认识到这一点臭氧沉积e象征式互动是人类活动产生的空气污染物的结果——特别是无毒的气溶胶气体分子氯氟烃的释放。含氯氟烃,或含氯氟烃,是化学惰性气体分子,通常用于灭火器、许多不同类型的气溶胶罐(如发胶)和冰箱冷却剂,始于20世纪2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