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姓蒯 你知道怎么读吗?
“能读准我的姓,我给你发红包。”初次见面,蒯悦就给导报记者出难题。因为姓氏少见,几乎没人能读准蒯悦的姓。
蒯悦是湖北人,在厦门某银行工作,一到新环境,自我介绍对于他来说总是件麻烦事。“我都是直接把姓名写在黑板上,而且注明了读音、声调,为kuai,念第三声,不然别人不晓得该怎么读。”蒯悦说。
因为“蒯”字较为生僻,既没有知名度高的家门,也没有常见的成语、词语,蒯悦在介绍自己时,很少能收获“共鸣”感。在他印象中,只有一位客户表示听说过这个姓,“文革时有个造反派头目是这个姓。”好不容易听到一个本姓“名人”,却是这种来历,蒯悦不知道要怎么接话……
除了自我介绍麻烦外,蒯悦还得经常教别人“蒯”字怎么念。“有人把它误认为相似的字,还有人直接忽略掉姓氏。”蒯悦介绍,因为“蒯”和“荆”、“崩”等字有些相似,喊错自己名字的人不少。此外,有些刚认识的朋友,为了避免读错,干脆称呼蒯悦为“小悦”,听得蒯悦一阵肉麻。
有趣的是,对于“蒯”姓的来历,一些同事朋友比蒯悦自己还感兴趣,还特意翻阅资料。“听一个同事说,春秋时期有一个叫‘蒯’的封地,后来就有人以此为姓。”蒯悦说。
导报记者 朱黄 梁张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Google 今天发布了第 3 个紧急更新,修复了存在于 Chrome 浏览器中的另一个零日漏洞。周四,Google 面向 macOS、Windows 和 Linux 发布了 Chrome 100.0.4898.127 更新,会在未来几天内完成部署。 本次更新修复了追踪为 CVE-2022-1364...
据TechCrunch报道,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最近遭到网络攻击,超过51.5万名“高危人群”的数据被泄露,这很可能是国家支持的黑客所为。在周三发布的更新中,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证实,最初的入侵可以追溯到2021年11月9日,即在1月18日攻击被披露之前的两个月,并补充说,其分析表明,入侵是对其...
GitHub今天透露,一名攻击者正在使用偷来的OAuth用户令牌(原本发放给Heroku和Travis-CI),从私人仓库下载数据。自2022年4月12日首次发现这一活动以来,威胁者已经从几十个使用Heroku和Travis-CI维护的OAuth应用程序(包括npm)的受害组织中访问并窃取数据。...
2018年,英特尔、AMD、ARM曝出CPU安全事件,引起广泛关注,舆论一片哗然。虽然英特尔公司表示此次事件不仅仅是英特尔,还涉及AMD/ARM等厂商,且CPU 漏洞补丁基本不会给普通用户造成任何影响,但这次bug依旧被定为成行业大事件。 时隔几年,CPU又再次曝出一个大bug,有意思的...
位于乌克兰的Setapp开发商MacPaw已经创建了一个Mac应用程序,供用户了解他们的数据是否被保存在俄罗斯服务器上,依照该国法律可以被当局读取。总部位于乌克兰基辅的MacPaw已经告诉用户,尽管俄罗斯入侵该国,但这家乌克兰公司开发的软件作品Setapp、CleanMyMac X等将继续提供支持。...
为了迎接今年 5 月首个周四的“世界密码日”的到来,USA Today 觉得很有必要继续提醒大家提升安全意识。首先是尽量为工作、娱乐、网银、网购等各种在线活动配备强密码,且需避免使用同一个密码,以免所有账号被攻击者一锅端。 资料图(来自:Bitwarden) 业内知名开源密码器(US 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