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武汉一家长爆料称,孩子参加5天1000元的校外培训机构冬令营活动,在参观“私人博物馆”时不慎打碎价值“130万”的文物(陶俑)。家长提出两点质疑,一是该文物价值130万元的真实性,二是如此贵重的文物摆放怎如此随意,且不牢固?
从监控画面中可以看到,当时一名学生经过陶俑的时候,身体不慎触碰到陶俑的手部,注意,是触碰而不是撞击或推倒,结果陶俑就从中间部位断成了两截,摔在地上破损。蹊跷的是,意外发生后,众人都上前去围观,而带队老师却始终站在后面“漠不关心”,一直看着手机。
事发后,馆方已报警,文物的修复费用和具体损失赔偿还在协商中。
对此网友们也是纷纷热议:
“是不是该找个专业的第三方鉴定真伪?若是真的,博物馆自己怠于保护,有故意为之之嫌;若是假的,博物馆有敲诈之嫌。”
“这次也不怪孩子,根本没看见他伸手碰,这么容易掉下来的东西会是文物?我们这边一个没啥欣赏价值的陶罐都用玻璃罩着呢。”
“不是真文物吧,是拿来碰瓷学生的吧。就算是文物,这样置放太随便了吧。这和法拉利在马路上走S线有啥区别?出意外是早晚的事。”
不得不说,这个所谓的私人博物馆要是不能拿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解释为何如此贵重的文物却摆放如此随意,是很难服众的。也希望大家要引以为戒,不管到底是真文物还是真碰瓷,去参观博物馆的时候,千万要小心文物,不要随意触摸。否则真遇到了这样的事情,最后没事也会惹上一身骚。
大家怎么看呢?
据报道,犯罪黑客正在通过一种有效的、狡猾的技术用偷来的执法部门的电子邮件从大型科技公司、ISP、运营商和社交媒体公司窃取用户数据。据网络安全记者Brian Krebs称,更具体地说,攻击者显然正在伪装成执法官员以获取传票特权数据。 一般来说,他们使用被破坏的执法部门电子邮件账户。 这种策略还依赖于...
Hackernews 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个名为“RED-LILI”的攻击者发布了近800个恶意模块,与正在进行的针对 NPM 软件包库的大规模供应链攻击活动联系紧密。 以色列安全公司 Checkmarx 说: “通常,攻击者使用一个匿名的一次性 NPM 帐户发动攻击。”“这一次,攻击...
上周,Chrome Security 团队的 Adrian Taylor,在一篇谷歌安全博客文章中解释了“为何在野外被利用的 CVE 漏洞似乎有所增加”。对于这种漏洞利用的可见性增长趋势,归咎于多个方面的因素。而谷歌旗下的 Project Zero 团队,也有对包括 WebKit、IE、Flash、...
微软今天宣布近日捣毁了一个名为 ZLoader 的主要犯罪僵尸网络,这也是使用 XLM 宏作为攻击面的僵尸网络之一。微软的最新行动包括技术和法律活动,以破坏利用 ZLoader 作为恶意软件即服务(malware-as-a-service)的犯罪集团的运作。 在本次捣毁行动中,微软还锁定了一位开发...
Surfshark的一项研究显示,自3月开始入侵乌克兰以来,俄罗斯账户被攻破的次数比2月多136%。反过来,乌克兰在黑客攻击中充当受害者的场景比战争前的那个季度少67%。这些数字很可能是由于黑客组织Anonymous在冲突开始时宣布它将特意针对俄罗斯的事实。 sandr Valentij说。”泄...
Krebs On Security 周二警告称:黑客正越来越多地利用受感染的政府和警察部门的电子邮件账户,以从移动运营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和社交媒体公司榨取敏感的客户信息。周四,美国参议院内精通技术的议员之一表示,其对这份报告感到很是不安,并且已向科技企业和联邦机构发去询问,以了解此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