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企业的发展速度可以用快速发展来形容,尤其是在通信技术领域,中国的华为是领头羊。不仅在5G领域拥有专利技术,还可以与西方公司合作。没想到,由于其在国外市场的耀眼表现,反而成为了美国打压的对象。
华为之所以对美国施压很大,是因为华为不仅拥有类似苹果的智能产品产业链,还开发了自己的控制系统,如鸿蒙系统、欧拉等系统。不过最近有消息透露,华为计划开发浏览器内核。一旦消息属实,谷歌可能不得不被彻底抛弃。要知道浏览器和内核完全是两个概念。目前全球浏览器只有Gecko、Webkit、Presto、Bink四个内核,这些内核一直掌握在欧美企业手中。然而,如果你想开发一个浏览器内核,无异于重新开发一个操作系统。以谷歌浏览器使用的内核为例,大小在16G左右,但需要程序员编写上亿代码,至少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同时会有1000名 *** 工程师联手打造。这意味着排除研发;d费用,聘请1000名专业 *** 工程师需要5年时间,光员工的工资就可能达到几十亿元。
更重要的是,独立开发内核组件并不难。最困难的是如何让这些组件同时运行而不引起bug。此外,我们还需要解决使用哪些代码的问题,这样浏览器就不会直接崩溃,甚至保证用户体验不受影响。因此,浏览器内核不仅要比其他浏览器快,还需要优化 *** 传输、编译等。也就是说,开发一个浏览器可能不难,但如果你打算开发一个浏览器内核,那就难如登天了。当时谷歌的Chromium内核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从开发初期就搭载了苹果开发的WebKit引擎,并且还在Safari浏览器中使用了Firefox的一些源代码,所以成功了。那么华为开发浏览器内核有多难呢?如果之前开发了浏览器,就相当于做了一盘鱼香肉丝。然后,研发;d芯不仅对原料有要求,对烹饪 *** 工艺也有极高的要求,甚至对厨师也是如此。
也就是说,只要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最后就不可能做出一盘“鱼香肉丝”。所以,如果华为只是想打造一款可以和谷歌媲美的浏览器,只需要开发浏览器就可以了,没必要大费周章开发内核。更重要的是,浏览器内核本身并不能带来什么好处。只有当用户数量增加时,它才能对这个内核有一定的依赖。
再加上投资周期长,回报时间慢,很多企业并不打算开发浏览器内核,而是主要开发浏览器,所以外界会怀疑这是一个国际笑话。所以在华强看来,华为绝对没有必要开发浏览器内核,做一个好的浏览器让用户有一个好的体验,绝对比开发浏览器内核更划算。毕竟华为开发一款可靠的浏览器并不难,但研发;d内核意味着研发;d费用会大大增加,从长远发展来看不划算。
(文字/华强)
利用窃取过来的 NVIDIA 代码,威胁者利用签名证书来签署恶意软件,使其看起来值得信赖,并允许在 Windows 中加载恶意驱动程序。本周,NVIDIA 公司证实,他们遭受了一次网络攻击,使威胁者得以窃取员工的证书和专有数据。 对本次泄露事件负责的勒索集团 Lapsus$ 表示,他们已经窃取了...
近日 Android 设备被爆存在安全漏洞,但根源来自于苹果的无损音频编解码器(ALAC)。目前,美国市场 95% 的 Android 设备来自于高通和联发科,安全公司 Check Point 指出尚未安装 2021 年 12 月 Android Security Patch 的设备都存在“Out-...
Hackernews 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韩国安全分析人士在YouTube上发现了一场恶意软件传播活动,攻击者使用Valorant当做诱饵,诱骗玩家下载RedLine——一个强大的信息窃取工具。 这种类型的滥用是相当普遍的,因为黑客发现绕过YouTube的新内容提交审核,或者在被举报和禁号时创...
今年夏季 REvil 团伙发起了将近 3 周的大规模恶意软件攻击,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秘密扣留了密钥。该密钥本可以解密多达 1500 个网络上的数据和计算机,包括医院、学校和企业运营的网络。 援引华盛顿邮报报道,联邦调查局渗透了 REvil 团伙的服务器以获得该密钥。不过在和其他机构讨论之后,...
ARSTechnica 报道称:约有上万台 Palo Alto Networks 的 GlobalProtect 企业虚拟专用网服务器,受到了 CVE-2021-3064 安全漏洞的影响。然而为了修复这个评级 9.8 / 10 的高危漏洞,Randori 也苦等了 12 个月。这家安全公司指出,在最...
昨晚,据称是恶意软件开发者在国外 BleepingComputer 论坛上发帖,公开了 Maze、Egregor 和 Sekhmet 勒索软件操作的主解密密钥。经安全公司 Emsisoft 确认这些解密密钥是合法的,该公司勒索软件专家和威胁分析师 Brett Callow 表示解密密钥的发布是高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