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谁之一个制造出可以架在鼻梁上的眼镜?
就是被称为“明朝科学巨人”的孙云球。
明崇祯三年(1630年),孙云球出生于一个已衰落的官宦之家。
他自幼聪慧,13岁考中秀才,不久因父亲病故,孙云球挑起家庭重担,依靠卖草药的微薄收入赡养母亲。
他喜爱科学研究,尤其对机械制造颇有天赋,如今不再科举,便刻苦钻研西方传入的数学知识,探讨测量、几何之法。
眼见许多人视力不佳,做事不便,孙云球暗下决心,要改变这一现状。
02
据记载,远在宋朝,便有人尝试用水晶纠正视力。
元朝,眼镜从西域传入,取名“靉靆”,价格与一匹马相当,然而改善视力效果并不明显。
到了明代,出现了拿在手上的类似如今放大镜的“一片镜”,价格十分昂贵,普通人根本不敢问津。
孙云球定下目标,要研发出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眼镜。
他先是赴杭州向陈天衢学习光学,并邀请部分学者来苏州进行探讨。
孙云球将从他们那里学到的光学知识具体化,利用苏州的琢玉工艺,逐渐掌握了“磨片对光”技术。
当时,国外传入的眼镜镜片多为玻璃磨制,孙云球从宋朝人研究眼镜的例子中得到启发,采用水晶作为镜片原料,几经试验,终于 *** 出水晶凹凸镜片。
03
与其他制镜人不同,孙云球能够根据患者年龄、疾症的不同而“随目配镜”。
他事先磨制好24种各类度数的眼镜,让顾客自试,看哪一种最合适便为之配制该种眼镜,这其实就是现代的“主觉验光”。
水晶眼睛治疗眼疾效果明显,深受欢迎,人们争相购买,孙云球的舅舅董某便是受益者之一。
身为秀才的董氏近视严重:“阅文缮写,在见寸以内”。
使用眼镜后,视力大为改善:“顿使目光远一尺有余”。
1678年,董氏乡试中举,孙云球 *** 的眼镜功不可没。
大明王朝1566中的眼镜
04
不仅如此,孙云球还对眼镜的形状结构进行改进,将传统的“单片镜”改良为可以久架在鼻梁上的双镜片眼镜。
此项发明,自然引起轰动,孙家店铺顿时门庭若市,人们不惜出重资购买,苏州眼镜业在此基础上兴盛起来。
孙氏眼镜畅销全国,为了让更多眼疾患者用上质优价廉的眼镜,孙云球总结多年制镜经验,写成《镜史》一书。
他在书中仔细介绍了制镜的历史、原理和 *** ,各地制镜者都可据此制造光学镜片。
《镜史》的畅销促进国内眼镜制造业快速发展,眼镜价格也随之一路走低,从几十金降为七八金。
到了清“顺治(1644~1661年)年间,苏杭人大量制造、贩卖眼镜。
每副值银最贵不过七八分,甚至四五分,二三分都可购买以改善视力,便宜的价格最终使一般百姓都能使用。
05
孙云球一生制造各类光学仪器达七十余种,凭一己之力将中国的光学制造业推向新的起点。
他把磨制的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在一起制造出望远镜,还制有“存目镜”,用来观察物体,能将极细小的东西,看得一目了然,这可能是一架简单的显微镜。
另外,还发明了“察微镜”,如果说“存目镜”是一种简单显微镜的话,那么“察微镜”就应该是一种复合显微镜。
孙云球还磨制过多面镜、夜明镜、鸳鸯镜、夕阳镜、火镜、端容镜、焚香镜、摄光镜、夕阳镜、佐砲镜等。
这些仪器性能和用途各异,但均“巧妙不可思议”。
1662年,年仅33岁的孙云球英年早逝。
他的发明创造以及所写《镜史》一书,现在看很重要。
但在当时上层不是很在意,毕竟连出生年月都是靠猜的,据说镜史被发现,他的出生年份定为1650年左右,死于1681年以后。说明那时候根本没人重视科技。
近日,两位安全研究人员成功入侵了亿万富翁兼电影制片人 Jeffrey Katzenberg 的 Mac 计算机,意味着 macOS 设备并不能自动抵御网络威胁。虽然没有提到特定的 macOS 设备型号,深谙社会工程的 SocialProof Security 首席执行官 Rachel Tobac 还...
一款用于窃取 Facebook 登录凭证的恶意 Android 应用目前在 Google Play 商城上已经被安装超过 10 万次,而且该应用目前仍可下载(发稿时已下架)。这款恶意程序被伪装成“Craftsart Cartoon Photo Tools”卡通化应用,允许用户上传图片并将其转换为卡通...
美国联邦调查局警告食品和农业公司,要做好准备,防止勒索软件操作者在播种和收获季节攻击农业实体。联邦调查局的警告指出,以前在这些季节对6个粮食合作社的勒索软件攻击是在2021年秋收期间进行的,2022年初的两次攻击可能通过破坏种子和化肥的供应而影响种植季节。 “网络犯罪分子可能将农业合作社视为有利可...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下属“公民实验室”(Citizen Lab)的研究人员当地时间周一发文称,该实验室的核心任务是对民间社会的数字威胁进行研究。在调查雇佣军间谍软件的过程中,他们偶尔会观察到一些案例,怀疑政府正在使用间谍软件对其他政府进行国际间谍活动。这些案件绝大多数都不属于他们的范围和任务。然而,在某...
Wormhole Portal 刚刚遭遇了“桥梁”漏洞攻击,导致该加密货币平台损失了相当于 3.228 亿美元的 ETH 和 SOL 。问题源于以太坊区块链上的一个“智能合约”缺陷,别有用心的攻击者可借此将一款加密货币转换成另一种并跑路。 攻击后,失窃的加密货币资产已缩水至 2.94 亿美元。虽然...
Hackernews 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TrickBot 是一个臭名昭著的“ Windows 犯罪软件即服务”(Windows crimeware-as-a-service,简称 caa)解决方案,被各种黑客用来提供下一阶段的有效载荷,比如勒索软件。TrickBot似乎正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