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一、天气预报是处于基本准确的状态。
我个人认为天气预报其实还是比较准确,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之下,我在前一天看到第二天的天气情况之后,基本不会有太大误差。
很多人会吐槽天气预报不准,其实我也比较能理解,因为天气预报他只是一个大概的范围,他预计哪个城市会有雨,但是每个城市的每个地区遍布非常广阔,所以每个地区之间还是会有些许差异。我是一个习惯看天气预报的人,我今天晚上会预计明天的天气如何,再根据天气情况穿衣服,一般情况之下都不会有太大差异。
二、天气预报的预测其实非常困难。
天气预报提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如果计算出现一点点错误,那么就会相差非常多,在我们的计算方案里面也有很多数据是不够精确。
因为我们人类目前对于大气的运动规律,其实并没有完全掌握,所以想要计算它的准确率本身就存在一定困难;另一个方面是每个地区它的地势地貌并不一样,所以天气对于地势还是会有一定影响,这会带来各个地区天气不一样,也并不准确;另外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我国目前在监测预警能力的一些人才上面缺失,有的天气预报员就过度依赖于一些数字,所以很难预测得到准确的天气。
三、天气预报也是为了帮助人们了解天气。
我个人认为天气预报就是为了帮助人们了解天气情况,让人们根据预测的天气进行农耕或者穿衣、出行更为方便。
虽然目前对于天气预报的准确性还存在一定差异,但是我们目前基本上已经能够慢慢地了解到他的天气情况,所以目前的天气预报对于我们日常生活需求已经足够,他并不能影响我们进行外出或者农耕。所以对于天气预报的不准确性,我还是抱着比较理解的态度。
气象科学属于预测科学,本身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加之监测网点并没有精细到每个区域,而且天气预报是概率预报,比如在夏天,强对流天气多发,受地形等因素影响,局地性的降水较多,此时产生预报误差的可能性会增大。
基于目前的科技水平,天气预报还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准确,但气象部门会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提高预报准确率。
大气运动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数值天气预报的方程组虽然能演算,但毕竟是把实际情况抽象成理想的数学物理模型,很难真实而全面地反应大气运动规律。
并且,数值天气预报用到的原始方程组根本求不出解析解,只能求出数值解(可以理解为近似值),因此会有一定的误差。
另外,数值天气预报把实际空间划分成一个个方块来计算,那么方块内部发生的细微大气变化就没办法反映,就像打了马赛克会丢失一部分信息一样。
但老天爷可不管你这些,“蝴蝶效应听说过没?一只蝴蝶煽动翅膀都能导致远处的龙卷风,所以计算误差也好、观测误差也罢,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放大,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
天气预报是根据应用大气的变化规律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利用各地预报点的数据,综合形成的对某一个地点,某一个时间内的天气状况进行一定范围的预测 。
那既然是预测,就存在着不确定性,世界上的每一样预测都不是绝对准确的,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误差是合理的,所以说天气预报的预测不准确,我们是应该合理接受的。天气情况是大自然的自然变化,这个变化,是人为难以控制的,难以预测的,它可能下一秒就会发生转变,也有可能很长时间都没有变化,人们想靠现代科技彻底的掌握了解到自然现象的变化,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就像突然的暴风雨,地震,龙卷风,我们有时候还无法料及,无法防御,做好对策,发生灾祸,更何况天气情况这种微小的变化。
但是天气预报还是能大体告诉我们今天的天气的大致走向的。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小小的改变,但是我们也不要着急气愤吐槽。毕竟天气就像女人的脸,说变就变。而且我们在在手机上看到的天气预报是手机通过天气APP推荐给你的,我们用着不同的手机,那么推荐的天气APP也是不同的,他们的天气情况,后台采纳的数据也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所以有时候后台资料都不一样,那么报给你的天气情况,当然也就不一样了,我们要根据评价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最准确的软件来看查天气,但是天气预报这种东西是不能精确到每一个细节的,我们只要大概知道今天是晴朗的,还是多云的,还是有雨的,做一个提前的准备就很好了。毕竟科技发展水平摆在那呢。可能,以后科技进一步发展,我们的确能准确了解天气情况。
一个由多个全球执法机构组成的联盟–包括FBI、特勤局、英国国家犯罪署、欧洲刑警组织和其他机构–最近领导了一次行动,以查封RaidForums拥有的网络域名。RaidForums.com通常被描述为世界上最大的黑客论坛之一,它承载着一个留言板系统,恶意方可以在这里购买、出售和交易来自重大漏洞的黑客和...
有争议的面部识别公司Clearview AI通过从互联网上搜罗自拍照片,积累了一个约100亿张图片的数据库,以便向执法部门出售身份匹配服务,今天,该公司再次被勒令删除人们的数据。法国的隐私监督机构CNIL今天说,这是因为Clearview违反了欧洲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 在一份关于违...
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报告,2021 年上半年勒索事件支付的赎金总额将近 6 亿美元,轻松超过了 2020 年全年的总额。该报告由财政部金融犯罪执法网络周五发布,重点提及了今年发生了几起高调的勒索软件攻击事件,包括 Colonial Pipeline 和肉类加工厂 JBS USA Holdings...
Google 安全团队 Project Zero 近日分享了过去几年安全研究的统计数据,在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团队共计报告了 376 个漏洞,期限为 90 天。其中 351 个(93.4%)已被修复,14 个(3.7%)被供应商标记为“WontFix”,11 个(2...
在一份公共服务公告中,联邦调查局透露,与SIM卡替换有关的犯罪行为有惊人的增长,在2021年给美国公众造成了价值超过6800万美元的损失。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其在线账户的访问和恢复与电话号码绑定为2FA(二次验证),攻击者通过恶意挂失SIM卡,并将所有数据如电话、恢复短信和OTP转移到他们选择的设...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刚刚通报了一起高级持续性威胁(APT)事件,可知黑客利用了未经修补的 Fortinet 网络设备中的漏洞,对市级政府机构的网络造成破坏。由 FBI 官网披露的行业警报可知,有关部门在 2021 年 5 月检测到了入侵迹象。 其实早在 2021 年 4 月打上了另一款 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