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360行,不可能给你一一列举,举几个通俗的例子吧! 农业:假如天旱农民伯伯看天气预报未来十天不下雨,他会选择去给田里浇水。 水利防汛防旱部门:雨期或汛期,他们会加固大堤预防旱涝灾害的发生。 环卫:秋风扫落叶的时候,如果预报明天有大风,他们会组织人力清扫路面 天气预报部门:遇有重大天气情况;如地震,暴雨暴雪,冰雹,雷电,台风等恶劣天气,会提前向有关部门通知预防。我这样解释你明白了么?
教学目标:
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产、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4、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区别天气与气候;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教学用具:
多媒体投影仪。
学法指导:
1、“从生活实际入手,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习时一定要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化枯燥为有趣,时时处处感受有用的“地理”。
2、“在游戏中学习地理”。天气预报的符号多而不好记,怎样才能快速有效地记住呢?同学们之间不妨比一比、试一试,看谁记得快,或者坚持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自己也学做天气预报员,播报天气预报。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播放不同地区的图片,展示不同地区的.生活环境,说明人类生活的环境存在很大差异,然后让学生回答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不同地区的环境差异?(气候)“那么世界的天气与气候是怎样的呢?这一节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吧。”
投影:
之一节天气与气候
师:1、播放“上学路上的四幅图”,让同学们思考:这四幅图中分别是什么样的天气?(晴、雨、大风、雪)感受如何?(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回答天气变化快还是慢?)引出“天气”的概念与特点(学生通过读书来回答)。
投影:一、天气
1、概念
2、特点
师:“天气是变化的,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每一天的天气状况呢?在民间有许多关于天气的谚语,咱们交流一下,看谁知道得多?”(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
投影:关于天气的谚语。
过渡:“光靠谚语是不能准确掌握天气变化的,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知道每天的天气状况呢?”(看天气预报)
师:“通过什么来知道天气状况呢?”生:“要靠卫星云图”。
投影:卫星云图。
师:讲解卫星云图上的蓝色、绿色、白色分别代表什么?然后让学生看图回答,青藏高原和自己家乡所在的位置是什么样的天气?
设问:在天气预报图上怎样识别天气情况呢?(根据天气符号)
投影:“常见天气符号”图,指导学生逐一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活动: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记忆天气符号的比赛,看哪一组记得又对又快。2、选择几个天气符号,看谁画得好。
投影:“相信你能行”(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兴趣中获取地理知识)。
师:结合“沙尘暴”的符号,补充沙尘暴的有关知识,同时让学生思考我国西北地区为什么经常发生沙尘暴?应采取什么措施?(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投影:“风”的符号,设问:如何识别不同的风呢?(说明:之一,什么是风杆、风尾、风旗。第二,风向的判断。第三,风级的表示 *** 。)
投影:“考考你”(测试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过渡:“熟记了“天气符号”,假如给你一幅城市天气预报图,你能当一次预报员吗?”
投影:“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发布天气预报(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对天气符号的记忆)。
过渡:“人们知道每天的天气情况,就可以合理安排户外活动。”
投影:课本第59页活动2的图,解答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养成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然后根据天气状况安排户外活动。
师:让学生谈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引出“气候”,然后让学生读书,掌握气候的概念与特点。
投影下面的表格:
天气气候
概念
区别
学生结合表格把问题写出来(目的是加深对天气与气候的理解)。
投影:判断下列词语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①风和日丽②暴风骤雨③四季如春④阴转多云(让学生判断,目的是正确区分天气与气候)。
阅读“大气环境监测”,让学生知道现在人们越来越关心大气的质量,列举一些事实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问:我们能为保护环境做哪些事呢?(学生分组讨论)
小结: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课后活动:搜集天气谚语,并验证其准确性。
板书设计:
天气与气候
一、天气
二、气候
1、概念1、概念
2、特点2、特点
三、天气预报
1、卫星云图
2、天气符号
天气和气候都是用来表述大气的运动状况,但天气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短时间内的大气运动状况,而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来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的综合,如:长江中下游在每年的6月中旬到7月中旬,经常会出现阴雨连绵、闷热、潮湿的梅雨天气就是当地的气候特点。天气中的短时间可以是一天、几天、一月、一年或是几年,我们可以说今天的天气好、这个月的天气好、今年的天气好、这几年的天气比较好,但不能说今天的气候好或今年的气候好。而气候是一个地方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天气所表现出的特征。
天气是一个地方大气状况在短时间内的具体表现。它是经常变化的。同一时刻不同地区天气状况不同。人们研究天气关注的时间是一天——几天,关注的要素有气温、降水、云、风、阴晴等。
气候是一个地方大气状况在长时间内的综合表现或平均状态。一个地方的气候在很多年都不会明显变化。人们研究气候关注的时间是一年,关注的要素有气温、降水等。
伴随着风暴等天气模式的改变,气压变化会对身体产生一定影响,有些人对此尤其敏感。
1、头痛/偏头痛。
气压低与偏头痛的发病和持续时间有直接相关性。研究人员指出,低气压会造成大气和鼻窦之间产生压差,从而导致头痛或偏头痛。当鼻窦充血或阻塞时,问题会加剧。
2、关节疼痛。
气压及周围环境温度变化和膝关节疼痛程度之间存在联系。这可能是由于气压影响了连接关节囊的液体黏度,也可能是它触发了关节神经末梢的疼痛反应。不管是哪种情况,当暴风雨来临时,有些人会感到关节疼痛。

扩展资料:
气象灾害主要有以下种类:
1、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
2、雨涝:内涝、渍水;
3、干旱:农业、林业、草原的旱灾,工业、城市、农村缺水;干热风:干旱风、焚风;
4、高温、热浪:酷暑高温、人体疾病、灼伤、作物逼熟;
5、热带气旋:狂风、暴雨、洪水;
6、冷害:由于强降温和气温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树受害;
7、冻害:霜冻,作物、牲畜冻害,水管、油管冻坏;
8、冻雨:电线、树枝、路面结冰;
9、结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冻,雨雪后路面结冰。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天气变化带来三种身体不适
地球大气经常在运动和变化着,因此人们看到的天气现象总是处在千变万化之中。有时晴空万里、风和日丽,有时浓云密布、风狂雨骤,具有瞬息万变的特征。天气就是指一个地方在短时间内气温、气压、温度等气象要素及其所引起的风、云、雨等大气现象的综合状况。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的和特殊的年份偶然出现的天气状况的综合。气候和天气有密切关系: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对天气的概括。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是通过该地区各气象要素(气温、湿度、降水、风等)的多年平均值及特殊年份的极端值反映出来的。例如,北京的气候:1月份平均气温是-4.7℃,7月份平均气温是26.1℃,更低气温记录是-22.8℃(1951年1月13日),更高气温记录是42.6℃(1942年6月15日);年平均降水量636.8毫米,夏季(6—8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4%。概括说来,北京的气候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由于自称为 Lapsus$ 的组织泄露了与英伟达黑客攻击相关的数据,被盗的代码签名证书被用于远程访问未受保护的 PC,其他情况下则被用来部署恶意软件。 根据 Techpowerup 的报道,这些证书被用于“开发一种新型恶意软件”,BleepingComputer 将 Cobalt Strike...
Hackernews 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SonicWall 发布了安全更新,其中包含一个跨多个防火墙设备的关键漏洞,未经身份验证的远程攻击者可以将其武器化,以执行任意代码并导致拒绝服务(DoS)情况。 根据CVE-2022-22274 (CVSS 得分: 9.4)的跟踪记录,...
在西方云计算供应商撤出俄罗斯后,俄罗斯面临严峻的IT存储危机,在数据存储耗尽之前,俄罗斯只剩下两个月的时间。这些解决方案是在数字转型部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出席会议的有Sberbank、MTS、Oxygen、Rostelecom、Atom-Data、Croc和Yandex的代表。 据俄罗斯新闻媒...
新的研究表明,黑客经常使用相同的常用密码,通常是默认密码获得服务器的访问权。来自Bulletproof的数据还显示,在黑客使用的顶级默认凭证列表中,默认的Raspberry Pi用户名和登录信息占据了突出位置。 在整个2021年,利用蜜罐进行的研究表明,目前总网络活动的70%是机器人流量。随着黑客越...
微软最近对Windows Defender的排除权限进行了更新,没有管理员权限就无法查看排除的文件夹和文件。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因为威胁者往往会利用这一信息在这种被排除的目录中提供恶意软件的载荷,以绕过防御者的扫描。 然而,这可能无法阻止ZeroFox最近发现的一个名为Kraken的新僵尸网络。这...
据德国媒体报道,德国执法机构在最近的执法行动中扣押俄罗斯暗网市场Hydra的服务器,同时收缴价值2500万美元的比特币。不知道这个黑市的创始人是不是漫威的粉丝,所以才会起九头蛇这个名字。 目前访问该市场会弹出德国执法机构挂出的提示,而收缴的2500万美元比特币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具体来说是4月5日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