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个明朝的十三陵,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是明朝13位皇帝的陵墓,所以称其为十三陵。是迄今中国乃至全世界现存规模更大、保存最为完善的皇帝陵墓群建筑。但是,就是在这样的皇帝陵墓群中,竟然有一个太监陵墓。这是为什么呢?这个太监是谁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这位被安葬在皇陵里的太监是明末崇祯帝的太监王承恩。
王承恩是河北省邢台市人,少时因为家贫做了太监,进入皇宫,成为曹化淳手下的一名小太监,在朱由检还是信王的时候,王承恩就被派到了朱由检身边监视他,后来阴差阳错,朱由检有了机会做皇帝,王承恩便一心一意帮助朱由检登上皇位,并成为朱由检的心腹太监,后来更是成为秉笔太监,可谓权倾朝野。
明十三陵除了埋葬以上十三位皇帝外,还有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
按理说,皇陵只能埋葬皇帝、皇子、皇妃,怎么还会多埋葬了一位太监呢!
王承恩其人在明朝的历史上无论权力还是名气,都远远不及刘瑾、魏忠贤等人,但是与刘瑾、魏忠贤等明朝太监相比,王承恩的殉葬崇祯皇帝的壮烈行为,实在是光辉得多。
在大明王朝即将覆亡,几十万明朝士兵丢盔卸甲,文武百官招之不来时,一个作为家奴的太监却能陪伴君主左右,王承恩活的忠贞,死的悲壮。
如今,王承恩墓保存还算完好。陵只剩一个直径6米的土堆,但完整地保留了三通石碑。王承恩墓坐西朝东,碑首有“敕建”字样,碑文800字,为清顺治帝亲自撰写。紧靠墓前的碑高2米,碑首有“御制旌忠”四字,碑文240字,是顺治二年营建思陵时,顺治帝为褒奖王承恩“贞臣为主,捐躯以从”撰写的。
王承恩于明朝万历年间进宫,在崇祯皇帝朱由检刚出生的时候就被派到身边照顾,陪伴着朱由检一路成长。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登基后,王承恩也是魏忠贤势力的一份子,但在魏忠贤要迫害朱由检的时候,王承恩选择帮助朱由检,最后在朱由检登基过程中立了大功。王承恩侍奉了崇祯皇帝朱由检大半辈子,任司礼监太监,但是从来不弄权,一心帮崇祯做事,是对皇帝最忠诚的人。
王承恩一步步走上高位,心狠手辣,心机颇深,但他一直忠于朱由检,凡事以朱由检为先。如果是在和平年代,王承恩或许会有个安逸舒服的晚年,但朱由检和王承恩的时代,偏偏没有那么顺利。
北京城破以后,紫禁城的数千侍卫、太监鸟兽散,早就不管皇帝死活了。
而王承恩到了这个地步仍然跟在崇祯身边,没有私自逃走。
最终崇祯自杀时,王承恩也吊死在主子身边。
一般认为,崇祯命令王承恩务必稍后再次,一定要确认自己已死,防止被李自成活捉受到耻辱。
王承恩忠心的执行了主子最后一个命令,随后自杀殉主殉国。
可以说,王承恩这种太监从古至今很少见的。
Hackernews 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Mozilla 在其 Firefox 浏览器中加入了带外数据软件升级,包含了两个高影响力的安全漏洞。 Mozilla 称,这两个漏洞正在被大肆利用。 标记为 cve-2022-26485和 cve-2022-26486的零日漏洞被描述为影响 XSLT ...
3 月 24 日,欧盟管理机构宣布《数字市场法案》(Digital Markets Act,简称DMA)已达成共识,将会对欧洲的大型科技公司进行全面的监管。作为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雄心勃勃的法律,该法案中最引人注目的措施将要求每个大型科技公司(在欧盟拥有超过 750 亿欧元的市值或超过 4500 万人...
视频链接:https://n.sinaimg.cn/sinakd20211219s/138/w600h338/20211219/9907-45d93401a89f40f888b22dc250f73fab.jpg 区块链项目Ronin发布消息称,黑客从该项目窃取价值6.15亿美元的加密货币。按照R...
法新社消息,西班牙政府2日表示,该国首相桑切斯和国防部长罗伯斯的手机在一次“非法的、外部的 ”干预中被通过“飞马”间谍软件窃听。报道还称,西班牙首相府、议会关系与民主记忆大臣费利克斯·博拉尼奥斯·加西亚也证实说,“这不是推测,是非常严重的事实,希望司法部门进行调查。” 法新社报道截图 去年7月,这...
有争议的面部识别公司Clearview AI通过从互联网上搜罗自拍照片,积累了一个约100亿张图片的数据库,以便向执法部门出售身份匹配服务,今天,该公司再次被勒令删除人们的数据。法国的隐私监督机构CNIL今天说,这是因为Clearview违反了欧洲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 在一份关于违...
一个名为C-23(也被称为 GnatSpy,FrozenCell,或 VAMP)的APT组织在他们的恶意应用程序中加入了新的特性,这些特性使得它们对用户的行为更具适应力,用户可能会试图手动删除它们,安全和网络托管公司可能会试图阻止访问或关闭其C2服务器域名,但这些恶意应用程序也能应对。 这款间谍软件...